王冬
[摘 要] 高職院校的學生具有明顯的職業特色,因此,教師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根據高職學生的專業特色和職業分類選擇不同的體育教學項目,能夠提高高職學生的體育素養。提出了采用課內外結合的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和校內外體育一體化建設的方式,為高職體育教學的研究提供了參考。
[關 鍵 詞] 體育素養;職業能力;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1-0138-01
體育素養是指在先天的遺傳素質的基礎上,通過后天努力形成的與體育運動相關的,包括身體素質、體育知識技能、體育意識、體育品德和體育行為在內的體育綜合素質與修養的總稱。職業能力是指從事的職業活動與實現全面發展所必備的能力,包括進行職業活動所需要的知識、技能、經驗和態度。主要包括職業知識和技能、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和學習能力等。高職學校培養的學生具有明顯的職業特點,在強調對學生工作能力培養的同時也要注意對學生體育素養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讓高職學生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具有綜合素質的全面型人才。
現行的高職體育教學往往是單一的體育教學模式,沒有體現出高職教育職業性的特點,教師都是根據體育教學組織的安排圍繞某一個項目或者一個技術進行教學,學生被動地學習,機械地進行體育活動,這種教學方式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專業特點,忽視了對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很難達到提高學生職業體育素養的要求,因此高職體育需要在以下方面進行創新:
一、采用分班選課的方式進行體育教學
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學生的不同班級、不同專業進行分班選課,根據他們的職業特點來選擇適合他們的體育項目,從而滿足不同從業人員的專業體能需求。比如根據高職院校學生從事的崗位工作對身體姿態的要求可以分為靜態站姿、靜態坐姿、運動變姿、工廠操作姿態以及特殊崗位姿態等幾類,根據他們的專業與今后所從事的工作采取的主要姿態來對他們的體育訓練項目進行劃分,將相似職業的學生進行集中訓練,這樣的體育教學會更加具有針對性,也更容易被學生接受。
二、根據學生的職業特點來確定體育項目
高職學校的學生不同的職業崗位對職業體能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高職體育教學應該針對學生的專業特點、職業類型以及長期從事這類職業對人的身體造成的影響來設置一些適合他們的體育項目,幫助他們預防職業病,針對職業特色選擇體育項目,并給他們講述健康的職業鍛煉知識,這樣才能讓學生學習起來更加有目的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機電工程專業的學生,可以訓練他們的耐力和協調性,體育項目可以選擇體操、球類等;土建專業的學生,可以訓練他們的肩背力量和靈敏性,體育項目可以選擇戶外拓展;財經專業的學生,可以訓練他們的注意力,體育項目可以選擇高爾夫球;服務類專業的學生,可以訓練他們的形體和反應速度,體育項目可以選擇藝術體操和一些韻律舞蹈類等。
三、采用課內外結合的體育俱樂部模式教學
目前,我國的高校體育俱樂部有課外體育俱樂部、課內體育俱樂部以及課內外相結合的體育俱樂部三種形式。課外體育俱樂部是高校體育課的有益補充,是為了對學校體育功能進行拓展,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習慣而設立的。課內體育俱樂部是將體育理論融入課堂當中,從思想、組織和方法上對傳統的體育授課方式進行改革的一種教學模式,提倡的是體育的自由性、隨機性和開放性。學生的學習是一種積極主動的行為,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導,而只是起輔助教學的作用,學生和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變化。課內外相結合的體育俱樂部模式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整體體育觀念,讓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好習慣。在課內體育俱樂部形式下,教師不再以講授為主,而是改為以引導為主,幫助學生活學活用,重新認識體育,根據自己的職業特點和興趣,樹立重在參與、講究預防、明確要領、完成動作等體育素養理念,讓學生正確地鍛煉。課外體育俱樂部的形式可以讓學生自發地組織一些訓練項目和游戲,讓他們擔任活動的組織者、策劃者和志愿者等角色,提高他們的參與意識和能力。通過觀看一些體育比賽增進他們對體育項目的了解,提高他們對體育美學的鑒賞力,提升他們的體育素養。
四、采取校內外一體化的形式進行體育教學
高職院校由于其教學特點,經常會與一些校外企業合作,因此可以利用這一職業特點加強校內和校外體育課程的一體化設計,通過校外體育鍛煉的指導,將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法與和職業相關的運動技能學習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利用先進的網絡教學模式讓體育教學從校內延伸到校外,將學校與企業的體育教學資源結合在一起,真正實現從校內體育到社會體育的過渡。
總之,高職院校對學生體育素養的培養要結合他們的職業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學生體育運動的針對性和主動性,為塑造高職學生良好的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丹.高職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培養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17).
[2]吳寶全.基于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的高職體育教學探討[J].山東社會科學,201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