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
[摘 要] 隨著“創新創業”理念的提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機制越來越成為高校重要的話題,也成為校與校之間交流的重點主題。以高職院校為例,立足于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現狀: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較弱、高職創新創業師資力量薄弱、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支持力度較小以及高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資源利用率較低等,從建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加強創新創業師資力量建設、鼓勵師生投身創新創業訓練營、充分利用高校校友資源、以校園為起點助力雙創人才培養以及與校外結合促其更好地發展等方面進行了經驗總結。
[關 鍵 詞]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經驗總結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1-0214-02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不斷推進,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越來越顯得重要,各個高校也都非常重視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作為高職院校也不例外。面對特殊的學生群體及教育教學模式,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機制的建設也變得十分有必要。如何更好地進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成為高校教育教學人員必須正視的一個問題。通過不斷的交流學習以及結合我院“雙創”人才培養的實際,現以高職院校為例對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機制的經驗進行總結和分享,希望能夠對高校雙創人才的培養有一定的促進和借鑒意義。
一、高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現狀
(一)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較弱
高職院校學生的整體素質與普通本科院校相比較差。他們大多都不具備良好的行為習慣,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執行力較差。最重要的是,他們基本上不具備創新創業意識,需要身邊有人去引導、去啟發、去推進。整體上,呈現出的就是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較弱。所以對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就顯得非常重要。
(二)高職創新創業師資力量薄弱
作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需要擁有足夠的師資力量。現階段,高職創新創業師資力量薄弱,相關方面的創新創業導師資源匱乏,學生在很多時候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指導和幫助。所以,加大高職創新創業師資力量的建設對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高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支持力度較小
縱觀整體,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基本上處于緩慢發展的狀態。當然,其發展的狀態與各院校的支持力度是分不開的。所以,我們要想更好地進行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就必須給予必要的支持力度。
(四)高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資源利用率較低
隨著雙創的提出以及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很多院校相繼建立大學生創業園(創業實踐中心)。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真正發揮它的作用,致使高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資源利用率較低。
二、高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經驗總結
(一)建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和實施是高校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重點。為了更多更好激發和樹立大家的創新創業意識,高職院校在制訂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的時候要加重創新創業課程的比重,積極引導學生樹立創新創業意識,進行創新創業項目實訓,力求通過課堂教學與課下指導等方法培養創新創業人才。
我院形成了“入學引導、各課并行、綜合實訓”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在學生入學初期,相關專業都會開設《創新創業入門課程》,積極引導學生樹立創新創業意識;在隨后的學習中,每一門課程的教育教學都注重加大實訓課的比例,力求通過實訓課程使學生具備創新創業者的精神,即專注、包容、堅持,力求提高學生的執行力;后期相關專業學生都會開設《創業綜合實訓》課程,力求整合學生在校期間的所學,提高其綜合素質。
我院作為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機制制定時建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的目的在于:讓有創新創業想法的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實現項目的落地,使選擇就業的學生具備創新創業的意識,因為即便選擇就業,他們也有很大的可能性加入一些創新型的公司,如果他們更理解創業者的思維,就會更容易理解領導為什么這樣去處理和解決問題,這樣就和普通的員工形成了很大區別,會有助于他們更好地和領導層溝通。
(二)加強創新創業師資力量建設
要想更好地進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那么創新創業師資力量就顯得十分重要。作為高職院校,現階段創新創業師資力量比較薄弱,要想更好地進行高校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就必須加強創新創業師資力量的建設。我院采取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激勵教師參加創新創業師資培訓與認證,取得相關方面的資格證書,使其更加具備指導和輔助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
2.鼓勵這些老師進入企業掛職親身經歷,從而更好地培養創新創業人才。
3.做好創新創業師資的“傳、幫、帶”,讓具有創新創業師資培訓資格的教師,對全院相關專業教師進行培訓及心得分享,形成輻射帶動作用,真正在學院形成“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氛圍。
4.邀請創新創業方面的專家或者企業家到學院進行講學和指導,不斷提升我院師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5.組織師生進行企業走訪、參觀眾創空間以及觀看項目路演,通過實戰及親身經歷增強我院師生的創新創業意識。
(三)鼓勵師生投身創新創業訓練營
在制定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機制的時候,我院一直堅持“走出去”原則。當然,現階段有很多創新創業訓練營以及創新創業培訓機構,我院積極倡導師生利用假期投身創新創業訓練營,進行創新創業的實訓和鍛煉。在我院,參加較多的是創新創業的夏令營活動。但是我院有自己選擇參與訓練營的標準,具體要求如下:
1.實行的是全程準軍事化管理,力求通過訓練營的活動提升師生個人的綜合素質。
2.課程設置以創新創業項目完善孵化、個人技能指導培訓和個人特長增進展示三大模塊為主,要設置更多的創新管理課程。
3.邀請企業家進行面對面經驗分享交流活動,以前輩的經驗告誡后來者,希望他們在自己執行中少走彎路,更加有效地提升創新創業的成功率。
4.優秀企業觀摩活動,通過企業的參觀走訪,了解公司的基本構架及管理方法,學習不同的文化,使其擁有更多的實際經驗等。
我們這樣做的目的在于:鼓勵學生利用集訓的時間,啟動他們的創新創業夢想,使其得到一個可落地實施并且商業模式清晰可以直接運營的項目,從而極大限度地提升師生在創新創業方面的能力。
(四)充分利用高校校友資源
校友作為高校畢業生走進社會后的巨大寶貴財富,校友資源也越來越被各個高校所重視,所以其對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當然,如何更好地利用高校的校友資源進行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就值得我們去深思。結合我院實際,常采用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進行校友企業的走訪,通過走訪進一步加強校企的交流與合作,盡可能多讓學生受益,更多地去啟發學生的創新創業夢想,主要在走訪中認真體悟、用心觀察、發現痛點,助力“雙創”人才的培養。
2.不定期舉行校友沙龍,邀請校友給學生分享成敗的心得,通過校友給學生提供一些經驗教訓,將成為他們成功成才的不懈動力。
3.實行校友一對一幫扶制度,因為校友思考問題的思維和學生思維存在很大的差異,通過這樣的一對一幫扶,能夠適時解決學生在創新創業方面的問題,實現學生進入社會前的對接,理解學校與社會之間的差距。
4.與校友實時互動舉行項目路演活動,由校友、企業家以及創業導師進行現場點評,指出創業計劃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活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等。
總之,高校在制定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機制的時候可以充分考慮發揮校友資源。
(五)以校園為起點助力雙創人才培養
學校是學生生活和學習的主要陣地,所以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機制的制定還需要以校園為起點,讓校園成為雙創人才培養的催化劑,我們要讓校園成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苗圃”或“森林”,使其能夠得到很好的呵護和成長。我院在這一塊所采用的做法如下:
1.我院為此特意建立了大學生創業園,制定了相應的管理和規章制度,通過嚴格的管理使學生樹立一種正確的企業觀、經營意識等。
2.每一個創業項目都配有專業的指導老師,對于創新創業過程中的問題及時進行溝通和處理,使學生在校的創新創業想法基本上都能夠順利落地。
3.我院還積極組織學生帶著自己的創新創業項目參與項目路演,實現“創新、創業、創投”,使其能夠更好地落地和發展。
4.我院還積極地參與各種創新創業大賽,力求我院師生在各種大賽中不斷積累和成長,促進我院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等。
5.我院還提供了100萬元創業基金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為學生鋪就成功成才之路。當然,學院還積極進行政府及社會創新創業扶持資金的引入,學院力求為有創新創業想法的學生謀取更多的福利,助力學生創新創業夢想的實現等。
總體來說,校園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機制的制定起到了較為重要的基礎性作用,我們要重視校園的起點作用,助力雙創人才的培養。
(六)與校外結合促其更好地發展
關于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光靠學校是不行的,還需要借助校外的一些資源,力求實現從學校到社會的良好過渡,促進其更好的發展。我院采用的方法如下:
1.依托學校現有資源,充分利用大學生創業園,與大型的企業集團相聯合擴展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
2.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加強與區域社會的聯系,開門辦學,讓學生進入到企業中去,強化實踐教學,并真正實現校企合作。
3.聯合校外高新技術企業以及電子商務創業基地等,開展企業家與大學生舉行聯誼活動,以便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
4.積極與眾創空間、創新創業孵化器相結合,使學生的創新創業想法從無到有、從小變大、從大到強,使落地的項目得到更加長足的發展,最終實現從學校到社會的良好過渡。
三、結束語
“創新創業”已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基調,本文以高職院校為例,面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現狀,結合我院的實際,從之前千方百計地進行創業人才培養機制的制定過程中提煉出了以下六點經驗總結,即建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加強創新創業師資力量建設、鼓勵師生投身創新創業訓練營、充分利用高校校友資源、以校園為起點助力雙創人才培養以及與校外結合促其更好地發展等,希望能夠給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機制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