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紅
[摘 要] 當前隨著時代的發展,高職學生的就業環境也隨之變化,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求職難、就業難已成為社會熱點問題之一。高職學生就業創業能否成功,除受外界環境影響外,也受自身因素影響。基于此認識,從高職學生先天特質角度出發,研究其先天特質對就業創業結果的影響,期望通過改變其主觀因素,從而爭取積極有效的就業行動來應對就業環境,以便更好地擇業、就業或創業,提高就業創業的質量,增加成功的機會。
[關 鍵 詞] 高職學生;先天特質;就業創業傾向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1-0232-02
眾所周知,社會的經濟發展狀態與就業機會密切相關。伴隨經濟結構的調整,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提高及需求結構調整,同時提高了人才之間的競爭。而我國高職教育已進入大眾化時代,畢業生就業面臨激烈的競爭和挑戰。國內很多學者從宏觀經濟層面,針對新的供需矛盾對高職學生就業創業傾向進行了調查分析。而從高職學生先天特質角度出發進行研究,可以很好地探討高職學生先天特質對其就業創業傾向的影響,幫助高職學生更客觀地看待自己,有助于采取對應的方法解決困難,減少壓力。這無論對求職者本人或者政府勞動就業機構都意義重大。
一、高職學生先天特質的調查研究
(一)問卷的編制
本次研究的問卷,是在借鑒國內已有的測量工具的基礎上綜合高職畢業生就業創業碰到的問題而編制,本問卷調查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方面為先天特質的調查問卷:一個子量表包括30個項目,采用五分評分方法,一:極其不符合,二:很不符合,三:基本符合,四:很符合,五:極其符合。數字越接近五,表示被試所選擇項與自身的情況越符合。第二方面,不同先天特質的人就業創業的傾向研究量表。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為研究對象,共向2000人發放問卷,收回1863份,回收率為93.15%。
(三)數據處理與統計
運用Epata軟件對反饋的有效問卷進行原始數據錄入,再使用Excel對數據進行處理,然后用SPSS20.0進行數據分析,探討高職學生先天特質對就業創業傾向的影響。
(四)研究結果與分析
1.基本描述統計
所回收的有效問卷中,有22.5%的高職學生為老虎型特質,有13.5%的高職學生為海豚型特質,有23.8%的高職學生為企鵝型特質,有20%的高職學生為蜜蜂型特質,有20%的高職學生為八爪魚型特質。
2.相關分析
調查高職學生的先天特質不是本研究報告的主要目的,本文所要研究的是高職學生先天特質對就業、創業傾向的影響,以及探究提高高職學生就業創業質量,增加成功機會的對策。
(1)老虎型特質的學生:勇敢、挑戰、積極、權力導向、目標導向、重實質性報酬;這一特質的人群善于通過對主動性個體施加一定的影響,去改變或者改善個體客觀職業生涯狀況。比如,提高本職業的薪資水平,增加晉升的機會。對工作績效有顯著的預測力;更能識別創業機會,在創業行動或意識上更積極主動;具有人際勝任力,領導能力和可信賴性;有高度的組織責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高尚的價值追求。
(2)海豚性特質的學生:熱情、分享、樂觀。這一特質的人群對自身完成某項任務的能力認識不到位,面對求職中的競爭畏懼,但同時又表現出能夠比別人得到更多求職機會的正面情感。屬于注重工作在工作根尋上進行投資(包括直接成本和機會成本),即愿意在工作找尋中付出各方面的努力,同時識別創業機會的概率會大一些。
(3)企鵝型特質的學生:耐心、和諧、合作。這一特質的人群求職清晰度不足,不知道自己將來的職業發展,盲目隨從畢業大軍到處奔波找工作,他們會分散精力,花很多時間來嘗試不同的機會,而使求職密集度相對降低。
(4)蜜蜂型特質的學生:精確計算、注重程序化、強調分工明確。這一特質的人群對自己實現特定領域行為目標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提前考慮得非常清楚,在職業行為中對求職、晉升、學習的規則非常詳細,并且實施路徑也很明確。團隊中注重分工明確,能清晰列出所掌握的對求職有所幫助的技能。能較客觀地識別創業機會并積極抓住創業機會。
(5)八爪魚型特質的學生:善于整合、周延性強、有彈性。這一特質的人群在求職過程中善于把零散的信息對接起來,從而實現就業信息的資源共享和協同合作,形成對個體求職有價值的資源庫。能隨時根據就業創業環境來調整個體自身的求職意愿或清晰度,識別創業機會的概率大。
3.不同先天特質的人就業創業的傾向結果分析
就業創業傾向是指求職者通過付出求職努力所產生的結果或取得成就,它帶有求職者的期望,但并不是都反映了求職者的期望,就業創業質量用工作滿意度、工資、職位與教育程度的符合度、離職意向和工作年限等維度考量。
通過分析先天特質和就業創業傾向的關系,可以得出:老虎型特質已被錄用的畢業生得分明顯高于其他特質畢業生,其他幾類特質的畢業生得分相差不多。所有類型的畢業生求職自我效能最高,相反創業機會識別度分數整體都不高。
學生干部相比非學生干部,更多地去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能夠正確地引導對自我的評價以及完善自己的不足之處,同時學生干部的接觸環境更寬廣和復雜,在開展工作時接觸的各類任務較多,所以學生干部相對于非學生干部的適應性與交往性更強。由于學生干部渴望得到更多的榮譽,所以會做好本職工作并且幫助其他同學,為班級解決更多的問題,這也就是學生干部的利他性。
低年級的多數學生沒有社會實踐的意識,不能向社會推薦和展示自己并且對自己的就業方向感覺模糊,而高年級的學生在參與就業市場競爭時,了解就業的形式。
專業差異對就業行業有很大影響,科學研究院和綜合服務技術業更加吸引理科生,國家的黨政機關和社會團體更加吸引文科生。
二、建議與對策
通過分析結果可以看到,高職畢業生的先天特質與就業創業傾向關系密切。針對本次調查研究,對畢業生求職提出幾點建議和對策,期望對畢業生就業創業有所幫助。
(一)學校方面
1.有針對性地對各種特質、身份、背景的學生進行培訓。引導其彌補自己的不足與缺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能力。根據調查結果分析企鵝型的學生所占比例較大,因此根據類型特點應當加強畢業生職業生涯規劃,提高畢業生的職業信息收集效能,如果沒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面對鋪天蓋地的求職信息,畢業生往往會迷茫甚至會對自己的將來產生懷疑,在這樣沒有明確目標的情況下,收集的職業信息多而雜,但是有效性卻很差,這就需要學校的幫助。與學生分享前沿的就業信息,幫助學生更全面地掌握以及培養學生的就業意識。
2.在平時上課期間,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這樣有助于學生自己的職業規劃。
3.就業指導中心為不同特質與不同身份背景的畢業生進行規劃指導,為在校學生解惑答疑,提高大學生職業指導的效率,增加自信感,為畢業生走向社會提供幫助。與此同時,學校還要注重學生的心理問題,在求職期間難免會出現一些不良情緒,要引導學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學生積極人格的發展,培養學生意志力和耐挫力,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質來開展心理輔導,更要密切注意學生的就業壓力問題。
4.個人特質是個體經過長期積累的,受外界教育、環境的長期影響形成的性格特征。高校培養學生與就業創業相關的個人特質應當注意兩個層面,一是精神層面,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培養學生敢于冒險、敢于探索的創新精神;二是能力層面,培養就業創業的能力和技能以及溝通交流的能力。在物質形態上,高校結合就業創業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性和親和力,為其提供更多的創新創業的實踐機會,更多地開辟創新基地,開放更多專業化的實驗室,提供一個優越的實習機會。在環境方面上,應結合大學文化的建設,鼓勵創新創業的活動,從而為大學生積極營造創業文化氛圍,更好地引導學生自覺地改變自己的氣質,形成一個優秀的特質,慢慢地成長為國家的人才。
5.由于文科類專業就業相對于理科來說較窄,應當明晰其對就業面的認識,從而面對就業從容不迫。對家庭因素的建議:農村學生通過參加各種活動提高社交性與適應性。對獨生子女的建議:培養獨生子女的獨立意識與集體觀念。對年級的建議:低年級學生要明晰其就業的方向,使其從迷茫中盡快走出來,對于馬上就業的高年級學生,應當在解其就業迷惑的同時著重培養就業能力。
(二)個人方面
1.高職學生可根據測試的特質結果結合自身情況,聯系所學專業整合出自己的職業定位點,對自己有一個更加全面、客觀的認識。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將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其中,從而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因為一個學生的專業技能是單位選拔的重要指標,要豐富自己的閱歷。在實踐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就業方向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2.高職學生應通過自我評估、職業機會的評估,并且結合自己的性格、特長、環境等因素做出選擇。在平常學習的生活中要積極尋找一個有效的方法,讓自己向著積極的方向發展。當步入社會后可以根據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總結經驗,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
3.高職在校生應當積極參加各類活動,提升性格特質中的短板因素。與專業教師溝通,通過網絡學習明晰自己的專業就業面。非學生干部應該積極參加各類活動,在活動中得到鍛煉,進而提升自己在各方面的素質與能力。獨生子女應盡快融入集體生活,培養自己的獨立意識與集體感。積極參與各類團體活動,進而鍛煉自己的團隊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