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晉兵
[摘 要] 在深化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之下,職業高中的物理教師對物理學科重要性的認識和感受也在逐步深化。物理教學要順應職高職業需求,強化物理教學意義,以此為重要認知點,尊重需求,明確意義,積極領航;因材施教,夯實基礎,循序漸進;增強實驗,接軌實踐,提高能力。
[關 鍵 詞] 職高物理;教學意義;基礎;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1-0080-01
當前,在深化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之下,職業高中的物理教師對物理學科重要性的認識和感受也在逐步深化,物理教學中,提高物理學習能力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密切相連。如何順應職高職業需求,強化物理教學意義是目前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認知點,以下是筆者的一些認識與感悟。
一、尊重需求,明確意義,積極領航
物理是職業教育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在對口考試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可是學生并不清楚這一點,加之公認的物理課難學的原因,又有很多學生忽視或者厭倦物理的學習。物理教師必須竭力使學生明確物理學習的意義,明晰今后的職業需求,想方設法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物理教學方法,為學生的職業發展積極領航。這里想反復論證一下物理學習和職業的關系。
首先,在中高考成績比例中,物理的比重相對較高,物理成績不好,必然影響升學。從某種意義上說,物理學科學不好,其他的學科成績也不會有多優秀。其次,物理學習具有極為嚴密的邏輯和豐富的論證性。我在調研中發現,不少學生能在技能大賽中獲獎,就受益于良好的物理學習思維。他們思考問題嚴密、條理清晰,操作技能駕輕就熟。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和物理成績也證明了這點。最后,從專業角度出發,職高的很多專業課程的實踐性,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和物理學科也是相同的。比如,機電技術、汽車維修、電子技術等就和物理學科聯系密切,其推理方法是互為印證的。所以,物理老師必須高屋建瓴申明意義,為物理教學做好鋪墊。
二、因材施教,夯實基礎,循序漸進
積極領航就要關注職中學情。職高生雖然與普通高中的學生處于同一個年齡階層,但在學習態度、方法能力方面存在明顯差異,自然在教法學法方面也有差異。
(一)關注學生知識與能力欠缺現狀,努力激趣、強化溝通
現狀決定方向和教學策略。對抽象的概念、規律,我們應充分利用現代化的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也可以進行具體直觀的實物演示,一方面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熱情,另一方面使知識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我們還要加強師生溝通、重視學法指導。實踐證明,只有適合學生的才是最好的。
(二)關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差異,開展目標教學、分層教學,夯實基礎
智力方面,職高生無論記憶力、理解力,還是推理能力、動手能力等與普高生都有距離,當然絕不是說學生愚笨,而是基礎薄弱問題;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很多學生自卑感強、興趣缺乏,意志力、自控力差。這是不良學習習慣和方法態度的折射。教師如果忽視這一點,必然出力不討好,教學無成效。怎么辦?因材施教,抓好常規,落實基本的學習方法。比如課前預習,抽查逼近,比如學習小結,書面交回。還需要分層教學,培優扶差,人人進步。教師可以成績為主,結合個人的性格交際與日常表現,分層布置梯度學習任務,明確不同難易度教學內容和練習設計,兼顧不同層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的幸福感、成就感,強化學生的學習信心,促進良性循環。
三、增強實驗,接軌實踐,提高能力
物理的基礎就是觀察與實驗。其意義不僅是提升學習興趣和學習激情,更是提升學生學科素養的基本策略。教師首先要抓住直觀教學的有利因素,及時調動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同時把加強實驗教學和生活實踐接軌,活學活用,提高綜合教學質量。
比如教學《浮力》,讓學生先行準備好所需學具:水杯、木塊、鐵皮。教學中,教師先預設問題調動參與熱情:同一木塊分別放在不同溶液里,液面上暴露的體積相同嗎?形狀不同的木塊放在同一溶液受到的浮力相同嗎?鐵皮如果放在液體里,你確定它會下沉嗎等。請學生自行實驗進行求證,得出正確的結論后老師追問,浮力在生活中有什么具體運用,這樣操作,既有生活觀察和生活經驗,還有動手操作和實踐,二者結合,學生不但學到了科學知識,利用實驗解決了生活問題,更重要的是明白了物理對生活的的影響,清楚了物理實踐的意義和學以致用的科學邏輯。
總之,明確職高物理教學的現實意義,關注其長遠意義,結合學情和學科特點,合理教學方向方法,是對職高物理學科的尊重,只有這樣,物理學習才能發揮積極作用,教師都應勉勵而為。
參考文獻:
袁敏.淺談中職物理教學對專業課的作用[J].新課程,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