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爾
一、構建正確發聲及吐字技巧
對于目前大部分美聲唱法專業的學生而言,常常在一定程度上輕視了一個主要問題,那就是吐字及發聲的問題。這種情況的發生,與我國社會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許多考生會以為學習聲樂是升入大學的一條捷徑,所以在美聲唱法的學習過程中,只一味的機械式唱出選段,并沒有了解其中的真正含義;另外,在演唱的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到使用發聲的正確方法,只是依靠嗓子進行發聲。授課教師應在訓練聲樂教學美聲唱法的過程中,要求學生運用其聲帶震動的頻率帶動出強弱聲音和變化音色。在演唱時,引導學生將自身的每個腔體共鳴都全部打開,使聲音及氣息的高低能夠呈現反方向發展。比如,在男學生演唱高音時,為了其聲音更加具有一定穿透力,授課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將腰部撐開,把氣息停留在口中,通過反方向作用力使聲音得到反彈,然后再使頭腔產生共鳴,從而發出動聽的高音聲線。世界知名男高音帕瓦羅蒂被稱之為高音之王,得到這樣的稱號是因為在其演唱時可以輕松駕馭高音部分和準確把握音樂的整體風格。因此,則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通過自身的刻苦練習,來實現這一要求,授課教師可以通過兩種方式開展相應的練習,一種是閉口哼鳴,另一種是張口哼鳴,這兩種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及改善學生頭腔共勉的教學分體,從而處理掉學生高音不穩及聲線打不開等難題。吐字練習也是學習聲樂教學美聲唱法過程中極為關鍵的部分。尤其是學習美聲唱法,意大利語種的原文演唱對于大部分初學美聲唱法的學生而言都是一件較為困難的事情,許多初學者都會采用一字一句的模仿方式,并不能完全理解歌曲的真正含義和對意大利語種的讀法做出理解及分析。學習意大利語種的初學者,應像最初學習英語語種一樣,從學習音標開始,再學習單詞,最后學習句子,只有這樣,才能將美聲唱法吐字發音真正練習好。
二、在聲樂教學美聲唱法學習過程中氣息技巧的運用
一首動聽的音樂之所以會吸引聽眾,其主要原因是因為演唱者可以將歌曲的深層情感完美表達,宣泄的情感和氣息訓練是具有密切聯系的。氣息作為表達歌曲情感的主要手段,在多年的教學經驗中,學生步入院校之后首先應訓練的就是運用氣息的技巧。在美聲唱法當中許多歌曲都具有較強的沖突性,夸張的表現著喜怒哀樂,這就需要演唱者將聲線與氣息進行有機結合,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逼真的聽覺效果。如果一名聲樂演唱者在表演作品的過程中沒有得到氣息方面的支持,就算擁有足夠豐富的情感也無法表達出歌曲的真正含義。許多聲樂藝術家一直都在強調作為一名聲樂表演者,必須要做到聲情并茂,只有將真實的情感充分表達,在加上聲線的優美才能算得上是一名優秀聲樂表演者,而真實情感的表達又與氣息密不可分,所以可以得知,練習氣息是成為優秀聲樂演唱者的前提條件。對于大部分初學者而言,可能極少有人能夠在演唱的過程中做好氣息的調整,所以才會導致音色存在差異,節奏不穩定。這樣的情況則需要學生在平時開展訓練時強化長音練習,保持流暢氣息,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音樂的整體表現力。
三、正確聲帶發聲技巧
人體結構是極為巧妙的,尤其是聲帶,聲帶是隨著人體逐漸成長而發育形成的,這也是人們經常講到的變聲期。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就會利用聲帶功能,比如,嬰兒在降生時會發出穿透力較強的哭聲,許多專家也在不斷研討,嬰兒是如何做到整天哭喊,卻不會導致聲帶干啞,而成年人卻是喊一會就會嗓子啞的原因。其實主要是因為嬰兒在哭泣的時候,聲帶和腰部力量的配合比較到位,而成年人卻不能運用好這種方式。所以大部分藝術家在授課過程中,會引導學生模仿嬰兒的哭泣聲,從而訓練學生聲帶和腰部力量的配合程度。許多演唱高音歌者,尤其是男高音,在通過這種訓練以后,自身聲帶及音域都會得到顯著的提升。初學者在學習聲樂教學美聲唱法的過程中經常會產生一種誤區,認為演唱者在表演過程中能唱到多高的音量,是由位置決定的,其實并不是,高音時由演唱者聲帶的震動頻率決定的。因為每個人的音色都是具有差異性的,所以發出的聲線也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初學者在學習聲樂時應保護好自身的聲帶,這是日后持續發展的基礎。
四、結語
綜上所述,聲樂教學當中的美聲唱法需要初學者進行長期訓練和科學系統的學習,演唱者可以通過系統且專業的學習提升自身審美意識,只有審美意識有所提升,才能使聲樂練習得到不斷的完善及進步,正確發聲和吐字技巧及氣息運用對初學者整體水平的提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者單位為赤峰學院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