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陜西省各地園長的培訓訴求各不相同,筆者通過全面調研,分析城鄉幼兒園發展差距,認清鄉鎮幼兒園園長存在的問題,鄉鎮幼兒園先天不足的發展短板,從鄉鎮園長肩負的時代責任視角探索培訓方向,為不同層次的園長提供更具有針對性、更為實用的培訓內容。努力縮小城鄉幼兒園教育差距,促進幼兒教育公平發展。
關鍵詞:全面提升;幼兒教育;園長培訓
近幾年來,陜西省幼兒教育事業得到長足發展,公辦幼兒園遍布城鄉,就連陜南、陜北比較偏遠、貧窮的縣,也幾乎在每個鄉鎮建設了一個中心幼兒園,許多農村社區,也建起了幼兒園。短期內急劇擴張的公辦幼兒教育事業,嚴重缺少管理經驗豐富的專業的幼兒園管理人員,也很缺少幼兒師范教育大學畢業的專業幼兒教師。不少幼兒園長,是從優秀的中、小學學校管理層選聘而來的,加強他們的資質培訓,提升其幼兒園管理水平,成為學前教育事業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直面城鄉學前教育差距,認清鄉鎮幼兒園園長水平狀況
城鄉學前教育發展的起點不同,城鄉園長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在培訓實施之前,需對陜西省各地園長的培訓訴求進行全方面的調研,從而為不同層次的園長提供更具有針對性、更為實用的培訓內容。筆者對陜西省園長的培訓訴求調查中發現,首先,來自陜南、陜北不同地區的鄉鎮園長,因所處地方經濟和學前教育發展水平相對落后,鄉鎮園長更關注的是依法辦園和科學規劃園所發展等初期的基本問題,以及如何激勵和領導一支以編外教師、非幼兒專業教師為主的教師隊伍專業化成長的問題。其次,他們領導的幼兒園獲得的辦園經濟支持、掌握的課程資源、教育對象的特點與發達的城市幼兒園差距極大,這使得其在課程的開發上面臨著窘境。如何利用鄉土資源、因地制宜地開展適合鄉鎮幼兒園的課程活動,是農村園長關注的問題。再次,園長的自身素質結構、管理經驗、發展階段不同,對于培訓需求也是不同的。調查中我們發現,鄉鎮園長大多數是在管理崗位上有一定經驗的,但是學歷層次不高,很多并非學前教育專業出身。基于上述狀況,筆者認為,鄉鎮幼兒園園長的培訓目標應該定位于更新園長教育理念,提高園長科學實施保教的專業素養,解決園長辦園的重難點問題,幫助鄉鎮園長形成切實有效的管理思路,掌握管理的方法。
二、推動幼兒教育公平發展,鄉鎮幼兒園園長應肩負起時代責任
鄉鎮幼兒園園長是成長于特殊環境、履行著特殊使命的一個新群體。首先,由于鄉鎮幼兒園尤其是偏遠地區鄉鎮幼兒園是當地初設的文化機構和知識機構,因此園長理應成為鄉村公共知識分子楷模。其次,幼兒教育本身是一項最具公共性、道德性、示范性、人性化的事業,需要園長具有優秀人文修養、高尚道德品質和良好的價值文化自覺力、引領力、整合力、感召力和踐行力。再次,當前很多鄉鎮面臨著辦學條件艱苦、師生流失嚴重、家長素質總體不高等問題,又需要園長有著責任擔當、進取精神、創新意識和堅強毅力。
這些初任(或擬任)園長,亟待明確辦園思想,提升幼兒園管理能力,例如豐富的知識建構、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幼兒園管理中必備的品德修養等。
從因材施教的視角看,在鄉鎮園長培訓中需要將園長劃分為不同的層次,以此適應實際發展的需求。一般來講,對園長的培訓可劃分四個層次,即“專家型園長培訓、在職提高培訓、骨干園長培訓、任職資格培訓”。對于鄉鎮幼兒園園長來講,“任職資格培訓、在職提高培訓”更切合實際,對于一些優秀的鄉鎮園長,作為“骨干園長培訓”對象,更恰當一些。如:對擬任園長或新任園長,培訓目標是進一步豐富園長的知識,開闊園長的眼界,引導園長不斷反思幼兒園管理中的各項實踐活動,及時發現新問題并解決問題,并掌握一定的管理技巧。對于骨干園長,培訓目標是利用獨特的培訓方式幫助園長形成自己的管理風格,激發他們的開拓創新精神,形成先進的辦園理念,擁有嫻熟的管理技巧,能夠深化幼兒園的教育改革。
三、尋找差距補齊管理短板,探索鄉鎮幼兒園園長培訓方向
《全國幼兒園園長任職資格、職責和崗位要求(試行)》從專業精神、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三個方面對園長崗位提出了要求,專業精神包括堅持國家方針政策、擁有正確的教育理念、擁有良好的品德、具有民主的精神和親和力、堅持不斷學習、具有改革創新的膽識等;專業知識包括政策法規知識、教育教學、科學管理等;專業能力包括規劃發展的能力、處理公共關系的能力、組織協調的能力、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能力等。筆者通過多次與前來培訓的陜西城鄉幼兒園長座談交流發現:鄉鎮幼兒園園長最欠缺的專業素養依次為幼兒園危機管理能力、公共關系協調能力、學前教育教科研能力、促進教師成長能力、學前教育政策、法規知識、人事管理能力、安全管理能力。
通過綜合分析,筆者認為鄉鎮幼兒園園長培訓,應該從四個方向創新:第一,重視園長的專業發展。主要突出專業素養結構的講解以及專業成長路徑的分析,幫助學員規劃自身發展。第二,突顯政策法規培訓,提高依法辦園水平。學員對國家教育方針政策以及學前教育政策法規相關知識欠缺,這是培訓的重點。第三,加強學前教育科研培訓,提升辦園質量。學員不知如何開展園本教研或課題研究,更沒有受過系統訓練,應加強學員科研能力的培訓。第四,強調以能力為重,突顯幼兒園管理的實踐能力,特別是危機管理、公共關系協調、人事管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規劃園所發展、安全管理等能力。
四、創新培訓理念,夯實幼兒園園長課程資源
課程資源是園長培訓的重要媒介和載體,也是聯結培訓者和學習者之間的紐帶,筆者圍繞園長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六項職責,改革傳統課程配制,從六個方向引進和設置培訓課程的核心內容。
1.規劃幼兒園的發展
這個課程模塊中,以“促進幼兒園的發展”為為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包括:認真解讀中國當前學前教育的各項法規政策;當前教育形勢下,中國教育改革的基本走向;科學探析出現在中國學前教育中的熱點現象及相關問題;基于國外學前教育的視角,科學把握其教育改革的現狀和趨勢;從對比分析的角度,進一步探索國內外優質幼兒園的辦學經驗;運用科學的眼光,基于理性思維來審視和分析當前中國幼兒園的管理狀態;基于促進幼兒園長遠發展的視角,積極探索改進幼兒園管理的方案;在教育改革趨勢下,積極變革思維方式;促進園長新思維的構建,創新幼兒園的發展;領導園長認真做好促進幼兒園發展的決策和規劃工作。
2.營造育人文化
對園長的培訓以“育人文化”的營造為基礎,內容包括:加強對園長的幼兒園教育,并深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在具體的幼兒園課程實踐過程中,要適當融入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基于文化理念,認真審視中西方文化的特點;以育人為目的來把握文化的作用和內涵;在具體的幼兒園管理工作中,明確精神文明建設;在制定各項幼兒園管理制度的過程中,加強制度文化建設;做好幼兒園內部的物質文化建設工作;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不能忽略行為文化的重要性;以文化建設為目標,利用合適的途徑制定出可行的建設方案;利用典型案例,解析一些優質幼兒園的文化建設。
3.領導保育教育
對于從中、小學教學管理崗位轉崗到園長職位者來說,“保育教育”是陌生的領域,基于“保育教育”的視角來對園長進行培訓,內容包括:培養園長的法律意識,加強對幼兒的法律保護,并積極做到依法辦園;幫助園長認真解讀《幼兒園工作規程》、《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等一些具體的發展章程和政策;進一步讓園長明確兒童游戲活動的價值;具體管理工作中,優化幼兒園的一日活動;為幼兒園的發展創建良好的環境;引導園長做好開發幼兒園課程資源的工作;培養園長具備基本的教學理念,掌握基本的教學策略;管理好幼兒園的科教研工作。
4.引領教師成長
這項培訓課程的培訓目的是促進園長引領幼兒園教師的成長。其內容包括:培訓園長對幼兒園教師的工作進行指導,制定相關的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在具體的培訓中,讓園長認真明確教師的職業道德與理想;進一步加強園長對新入職教師的引領,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指導幼兒園園長解讀《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強化對幼兒園內一些骨干教師的培育;有效構建幼兒園的學習型組織;強化園長的引領工作,幫助教師實現心理成長;適當加強對園本教師的管理與培訓工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一步塑造園長的人格魅力;豐富園長的工作內容,幫助幼兒園教師樹立一定的職業幸福感。
5.優化內部管理
“促進園長對幼兒園內部管理的優化”是培訓目標,內容包括:安全方面,提升園長的安全管理意識,促進幼兒園的安全管理;幼兒園建設方面,促進園長做好對幼兒園規章制度的建設工作;人力資源方面,園長需要把握好人力資源管理的技巧;幼兒園的衛生方面,園長要加強對衛生保健工作的管理;關系到財務方面的知識,園長要對學前教育財政政策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并有效把握幼兒園財務管理方面的知識;做好幼兒園的質量評價工作;在應變能力方面,園長要做好隨時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在幼兒園管理中采取合適的方式,例如人性化管理;強化幼兒園管理方面的知識,并將管理知識付諸實踐;在培訓的基礎上,有效提升園長的執行力和領導力。
6.調適外部環境
對于鄉鎮幼兒園園長來說,“對外部環境的調適”是新時代的新內容,包括:以培訓為主要手段,讓園長充分掌握公共關系學的基本理論;把握影響幼兒發展的兩大外部環境因素,家庭和社區;在幼兒園管理中做好兩大工作,幼兒園危機管理和公共關系處理;在促進幼兒成長的過程中,有效掌握家園合作的基本理論,并在此基礎上把握具體的方法;幫助園長認真區分小學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的不同,并認識它們之間的聯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和經驗,積極探索幼兒園與社區合作的實踐形式;有效掌握0至3歲嬰幼兒的教育知識,促進育人援助和家庭教育工作的開展;認真研究幼小銜接的實踐策略;在把握相關條件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幼兒園與社區合作的有效方式;有效開發幼兒園外部的環境資源,并進行合理利用。
五、提升園長培訓質量,亟待解決的其他問題
對于這些有相當教學管理能力的鄉鎮園長來說,不僅需要配置科學的課程資源,合理設置教學內容,還需要令其信服的有威望的專家隊伍授課。只有得到外部各種要素的支持配合,才不至于培訓流于形式,走了過場,才能形成實效。
這些外部因素包括:第一,長期研究西部鄉鎮園長培訓的專家隊伍,這是影響培訓質量的最直接和最關鍵因素,但目前專家庫成員大多來自城市和先進地區,大多擁有城市和先進地區經驗,即使有西部鄉鎮園長經驗也沒有得到及時更新。第二,課程資源中,必須有令這些“教育前輩”信服的案例資源、項目資源以及網絡平臺資源。第三,西部鄉鎮幼兒園的改革創新,要將園長素質培訓和幼兒園改革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教育行政部門應引導和支持培訓園長運用培訓所得或形成的價值觀念、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運用于學校改革,實現學以致用,實現園長個人和幼兒園共同發展。
作者簡介:
宋亞莉(1973--)女,漢族,陜西富縣人,碩士,陜西學前師范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是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