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小雪
摘 要:在新媒體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有強烈沖擊力與感染力的圖片是傳統紙媒和新媒體備受歡迎的,也是兩者融合發展的有益橋梁。該文分析了新媒體時代需要怎樣的采編人員,并引導傳統媒體人正確認識新媒體時代的“讀圖”、碎片化閱讀——進一步提升新聞圖片的時效性,滿足媒體的發展要求,融入新媒體時代。
關鍵詞:讀圖時代;碎片化;融媒時代;媒體人轉型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網絡信息技術被廣泛地應用于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帶動了傳媒的現代化發展,加劇各個媒體之間的競爭?;凇白x圖時代”的大背景下,新聞攝影方式的應用,為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提供了橋梁。因此,作為一名新聞攝影記者,在全新的發展形勢下,應當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積極融入新媒體時代。
一、新媒體時代需要怎樣的媒體人
中國的媒體正發生著從傳統媒體向現代媒體、從平面媒體向多媒體、從報業集團向傳媒集團全面過度的大轉變。在這樣的形勢下,新聞攝影也避免不了這一挑戰,全民手機攝影嚴重沖擊著傳統媒體攝影記者的工作。許多重要新聞圖片被普通群眾用數碼相機或手機拍了圖片并迅速傳播,攝影記者只有“炒舊飯”了,難得拍到第一手新聞圖片。哪里發生了重大新聞事件,網絡上鋪天蓋地的相關圖片,哪里還需要派攝影記者采訪拍攝呢?新媒體時代,攝影記者們正面臨著新挑戰,該如何應對呢?機遇又何在?
新聞圖片與文字相比,具有視覺上的優勢,新媒體時代這個優勢更突出。作為一名新媒體時代的攝影記者,應當善于捕捉動人的瞬間,帶給人們具有強烈視覺沖擊力、感染力的照片,讓讀者在觀看照片時,能夠感受到新聞發生的全過程。新媒體時代,互聯網傳播者繁雜的新聞圖片,良莠不齊,這更需要攝影記者提升個人文化修養以及政治理論素養,攝影記者僅僅具有高超的攝影技巧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在平時的工作中加強對各類學科的學習,例如心理學、文學、哲學、繪畫等,達到各個學科相互融合的境地。攝影記者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同時,還要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覺悟,由此將會有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能夠第一時間調用自身的知識儲備,迅速地對正在發生的新聞事件進行判斷,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
在新媒體時代,人人都是“攝影記者”,人人都是新聞圖片和信息的傳播者,面對這種情況一名攝影記者更要提高內在素質:立意、構思;畫面的構圖;提煉的內容主題;選用的表現形式,在四個方面脫俗。攝影記者只有在擁有豐富知識儲備時,才會有更為廣闊的思想與視野,相應地所掌握的報道方式也會增加。
二、正確認識新媒體時代的“讀圖”
“讀圖”曾是傳統媒體適應當代都市人生活快節奏的轉型變革,新媒體時代,受眾更喜歡通過“讀圖”獲悉信息,這讓“讀圖時代”得以長久。通過對新媒體特點的分析,可以發現新媒體在圖片處理和視頻新聞傳播形式方面更具有較大的優勢。通常而言,新聞信息可以是圖片、文字、視頻或者各種形式的結合,而視頻新聞一般是通過對現場新聞畫面的截取,再加上主持人的聲音解說以及畫面上的文字解說形成的一種新聞形式。傳統媒體人要及時正確認識新媒體時代的“讀圖”,準確把握“讀圖時代”與“新媒體時代”交叉融合發展趨勢。
1.聚焦社會生活,挖掘平凡世界激情時刻
生活中有情感,生活中有樂趣。很多有趣的元素組成了五彩斑斕的生活。移動互聯網時代讀者更有享受生活的權利,攝影記者當然也有幫助讀者完成這一權利的義務。例如,2006年8月10日,澳門大三巴牌坊附近的廣場上,一對雙胞胎小朋友分別向相反的方向“游”去,看護的媽媽、奶奶則用力地拉緊了套在小孩身上的布帶。對稱的構圖,可愛的一對小孩,相同的路線動作,產生了戲劇性的一幕,而且這一幕發生在如潮的人流中,顯得更加詼諧。這張照片,即使在移動互聯網發達的今天,仍然是吸引受眾眼球圖片。
2.策劃受眾看點,創新報道方式
新聞最忌諱的就是一成不變的報道,若想在激烈的媒介競爭下獲得生存和發展的機會,創新意識就是最有利的武器。如果只是一味的轉載自媒體的新聞圖片,讀者只會失去閱讀興趣,極大地影響了報道的質量。因此,需要全方位的培養采編人員的策劃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采編者在從發現新聞到向受眾傳遞新聞消息的時候,更能多角度的分析新聞,做出獨特的新聞報道。
3.提高綜合素質,捕捉精彩瞬間
記者的功夫在“記”和“寫”之外,新聞永遠都離不開火熱的生活。新聞敏感正是幫助我們從平凡的生活中,尋找和發現不平凡的事情,如果真實是新聞的靈魂的話,新聞敏感就是新聞活動的基礎,讀圖時代更需要對于圖片新聞的敏感性,捕捉精彩瞬間。
攝影記者也應該是個雜家,平時要多讀書、多實踐,積極拓展知識面,練就“倚馬可待”的功夫。多欣賞別人的攝影作品,多思考別人的構圖、用光、角度。才會在工作中游刃有余,才能捕捉到精彩瞬間。學人之長,補己之短,而后出新。因此,攝影記者要不斷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促使自己在拍攝中對典型瞬間做出敏捷反映,這樣才能多出優秀作品。
三、掌握新媒體技能,積極融入新媒體
掌握新媒體技能是傳統新聞工作者必備的技能。那么新媒體的技能具體包含哪些呢?最基本的是微博、微信。傳統新聞工作者必須掌握微博、微信內容的編排和發布。學會維護微博或者微信公眾號。通過編排微信微博和微信公眾號,來不斷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及圖文編輯能力。
新媒體時代,無人機、V R、AR等新技術層出不窮,也需要采編人員不斷學習。人們的閱讀習慣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長篇大論的文字會嚇跑一些用戶,受眾更喜歡碎片化閱讀。信息可視化需要采編者掌握數據的搜集處理、信息的可視化呈現,比如靜態圖表設計、交互數據圖表的制作等。另外,新媒體時代制作任何頁面,都強調受眾體驗,制作具有交互性的圖表會更有市場,要求采編人員選擇一個圖表庫進行學習制作,比如百度出品的echarts或阿里巴巴的d2等。通過修改圖表庫里的代碼數據,可以直接復制粘貼到自己的頁面里進行使用。
四、探索傳統報紙采編人的轉型發展路徑
1.融合新興媒體,順應時代發展
首先需要傳統媒體工作者具備創新意識和媒介融合的思維。在新媒體時代,如何讓自己的新聞脫穎而出,如何能夠讓用戶樂于瀏覽并轉發,成為新聞工作者必須思考的問題。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強化互聯網思維,是媒體發展的必然要求,所以新聞從業者需要首先知道什么是互聯網思維,并將互聯網思維融合到自己的學習工作之中。
其次,網絡媒體雖然發展速度快,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是缺少對新聞傳播角度知識的理解。因此將報紙媒體與手機智能終端、互聯網等新興媒體進行有機結合,以報紙編輯對新聞傳播的專業角度,以資源共享的方式,形成報紙媒體的新發展模式。
2.迎合群眾需求,把握新聞靈活度
首先,需要掌握多種媒體的運作技能。采編人員需要掌握音頻剪輯和視頻剪輯的技能。在網絡時代,音頻新聞和視頻新聞的剪輯制作相對于廣播和電視節目來說,在技術含量上要求會比較低?,F在制作一條音頻新聞或者視頻新聞,不需要高端的設備,一個手機就可以完成信息采集任務,甚至可以完成剪輯任務。
受到網絡平臺的影響,在微傳播時代下,群眾對新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報紙編輯版面模式中含有大量的文字信息,與現代群眾對新聞實時性、新鮮性的要求不符。因此,報紙編輯可以適當進行留白,增加版面圖片數量,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時也提高了對文字的理解,滿足讀者在閱讀報紙時的新鮮感。新聞網站和手機智能終端可以多以圖片為主,滿足讀者對動態視頻、圖片、圖表的新鮮感和實時性需求,文字簡練,能夠概括主要內容即可,留給讀者充分的想象空間,標題要一針見血,不做空洞標題,不設虛假標題等。
3.整合信息資源,保證新聞價值
在發布新聞報紙之前,需要對新聞進行嚴謹的審核,保證新聞的準確性后才能公布新聞。編審制度的嚴謹性,使得傳統報紙編輯的工作效率過低,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因此,需要編輯部提高新聞更新速度,以亂序處理機制來增強報紙編輯的工作效率,同時有利于將稿件中的半成品變為可利用的新聞素材,提高新聞更新率。
4.抵制虛假新聞,保持優良傳統
在微傳播的時代背景下,報紙媒體需要適應社會,不斷的發展,才能在微傳播時代下繼續生存。但是,在面對挑戰的過程中,一定不能丟棄報紙的優良傳統:白紙黑字,豈能胡說。不能為了迎合新興媒體,就去傳播虛假新聞。要保證報紙的權威性、真實性和深度性,并將其在互聯網平臺中放大,才能再次奪得讀者的喜愛,滿足讀者更高層次的需求。
總之,傳統媒體的工作者只有與時俱進,將報紙采編技術與新媒體技術結合在一起,不斷提升采編隊伍的綜合素質,共同促進我國新聞行業和報業的發展,才能為報媒融合發展開辟出一條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