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鋒 李靜梅
阡東鎮初級中學位于禮泉縣東邊的鄉村大學校,始建于2000年,規模大,標準高,校園環境優雅,文化氛圍濃厚,布局合理,功能齊全。而歷年以來,教學成績卻穩步不前,學生流失比較嚴重,給學校的管理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奉命于危難之中的王穹劍校長目睹此情此景,把校情諳熟于心,他下定決心,不辜負組織的信任,抓好校園建設,抓好教學質量。
阡東初中以“整章建制”為突破口,先后制定出臺了推門聽課制度,學校領導一線帶課制度,教學質量一票否決制度,教師業務知識考試制度。
王穹劍校長是一個實干型校長,創新實干是他做事的風格,為了切實 把學校的常規管理抓實,抓細,他倡導并組織骨干教師檢查學校常規管理,校園環境衛生,校風、教風、學風,小到教師備課上課,教案書寫,作業批改。王校長雖然工作很繁忙,但是他給自己規定,只要有時間,就要深入教學,深入課堂。他說:“我就是要對教學實際情況做最原生態的檢查,隨時發現教育教學中的問題。”
站在自己的崗位上,就要熟記自己的職責,而教育教學的職責早已深深地刻在阡東初中教師的靈魂,并流躺在他們的心里。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對學生的愛是無私的,是深沉的,是廣闊的。”作為校長,王穹劍對教師一視同仁,無私真誠。以博大的心胸為學生鋪就成長的階梯,將永恒的愛在學生身上得到延伸和傳遞,用自己全部的光和熱,使校園管理得到升華。如果灑向學生的都是愛,那定會結出愛的碩果……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學校管理中,王穹劍不會忘記根據季節的變化時常提醒學生,天冷時叮囑他們多穿衣服,預防感冒,雷雨天氣,提醒他們避雷少行,保護自己。天氣炎熱為他們提供飲用水,用生活的點點滴滴傾灑自己無微不至的愛。
當他得知學生李濤家境貧寒,王穹劍親自上門到李濤家中詢問情況,李濤自小學習踏實,但因家庭情況,李濤性格內向,李濤的爺爺因病常年臥床,白天只能坐在輪椅上,完全沒有勞動能力。而李濤的父親李爭鋒又是聾啞人,母親張娟因小時感冒發燒留有后遺癥不善言語,平日只能做些微量的勞動,家庭重擔全部壓在李濤奶奶的肩上。
王穹劍看到李濤爺爺憔悴的面容,他感同身受,當他聽到他痛苦的呻吟,看到他蒼白的面容,王穹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給李濤家送去一句句溫馨和安慰,他把家長的表揚和感謝記在心頭,這更加激勵他精益求精的做好教學管理工作,因為這是他神圣的職責。對貧困者的扶持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一個微笑,一杯熱茶,一句問候,就是這些平凡而溫馨的小事情,卻融入了阡東教師對學生濃厚的愛。
副校長雒孝義深刻的認識到只有認真探討工作中的不足之處,才能自覺打掃思想中的灰塵,祛除不良習氣,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強化對現代教師專業化的培養,加強對教師職業道德水平提高的繼續教育,對業務能力不強,庸、懶、散、拖的教師不予任用,對責任心強,能力強的教師,連續多年來在教學工作中有創新業績的教師從嚴處要求,向實處發力,使每一位教師都能成為對單位忠心耿耿的人。只有努力培養和指導好青年教師,掌握新知識,新理論,新方法,才能為社會培養出更優秀出色的好學生,副校長雒孝義對阡東初中的教育教學充滿了信心。
“只有堅持不懈地推動校園文化建設,才能培育師生的文化自覺,才能激活每個人的情感潛能和智慧潛能,通過文化建設,凝聚人氣和人心,克服發展中的一系列困難,才能實現教育教學的良性發展。”王重陽副校長說。
“器大聲必閎,志高意必遠”,田超剛主任興奮地說:“我們用文化引領,內涵發展,精細管理的辦學理念,實施“環境美校,質量立校,科研興校,文化潤校”的戰略思想,在校園文化建設和辦學品質上下大功夫,花大力氣不斷豐富文化內涵,提升辦學品位。”田超剛主任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現在阡東有一批愛崗敬業,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有一個團結務實,勤政高效的團體,他們在實踐中摸索,在實踐中創新,在實踐中不斷反思總結,交流學校班級管理的經驗,共同探討解決班主任工作中的困惑和問題,培養和鍛造一支具有高度責任感,幸福感,業務精,樂奉獻的教師隊伍。
王穹劍校長指出:“要充分認識到教師工作的重要性,塑造高尚的人格魅力立德樹人,因材施教,不放棄一名學生。”
我們要以學生為本,齊心協力,大膽創新,積極構建和諧教育,為實現阡東教育復興夢而努力,展望未來,我們信心百倍,因為我們在教育教學方面還有優秀教師楊華甫,張同時,曹建盟,鄒二棟,郭羽,蘇重軍,我們還有更多的模范教師劉美玲、梁兆敏、鄭光輝、李歌頌、韓規劃 魏維……
阡東初中的教師用智慧和力量開拓事業,用責任、忠誠去開創美好的未來,他們用自己有力的肩膀挺起阡東教育的脊梁。
麥田是我心中的海
梁軍棟
當麥浪漫過我的額頭
夕陽漫過父親的背影
在微風和黃昏里
使我想起飄香的煙囪
想起田野 麥子的故鄉
麥田是我心中的海
在麥田里行走
飽滿的粒穗浸滿父親的汗珠
當父親額頭上的汗珠變為麥香
麥田便成為我的知己
麥田是我心中的海
裝滿我童年的故事
當父親沉睡在麥田
不再醒來……
我才想起飄香的煙囪
我才想起田野 麥子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