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東超
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銀子銀行以驚人的速度發展,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一些發達國家開始對影子銀行進行思考,我國也迎來了發展的高蜂期,近幾年的發展來看,銀子銀行在帶來一定的好處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影子銀行是當今社會的熱點,由于影子銀行在我國起步晚,而且監管機制很不成熟,所以說對它的研究有著特殊的意義。
影子銀行 監管創新 風險
影子銀行的概述
(1)影子銀行定義:
影子銀行系統的概念由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執行董事麥卡利首次提出,但是各國對影子銀行的界定存在差異,其中,被普遍接受的一種說法是按照金融穩定理事會的定義,影子銀行是指游離于銀行監管體系之外、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和監管套利等問題的信用中介體系。正是因為對它的定義各不相同,所以對它的監管、度量以及發展也就存在差異了。
(2)影子銀行特征:
1.異于商業銀行:商業銀行資金主要來源于個人和企業的儲蓄存款;影子銀行資金主要依靠短期資金市場;監管方面,傳統銀行受監管,銀子銀行在監管體系外運行;抵御風險方面,商行受央行保護,影子銀行不受保護,無法獲得防火墻。
2.技術性:影子銀行是市場的產物,是金融創新產物,所以它的出現是以一定的技術理論為支撐的。隨著金融市場不確定性的增加,以及科技技術、大數據、云計算的快速發展,傳統的商業銀行固有的工具和經營模式不能滿足新的市場環境和人們的需求,金融領域開始用模型、用數據來解決金融問題已成一種潮流。
3.隱蔽性:由于影子銀行的創新速度之快,其對應的法律監管存在滯后性,法律的每一次完善,都會伴隨著新的規避監管的產品出現。影子銀行的信息隱蔽,透明度低,使得它長時間處于監管的真空地帶。影子銀行以場外交易為主,尤其是金融創新工具的流通市場,基本不會受到監管法規的限制。
我國影子銀行主要分類
(1)信托業務
信托就是信用委托,它可以開展私募股權和資產證券化業務。信托企業面臨的比較大的風險,它的資金基礎并不扎實,標的資產只要有一些違約率,信托公司就可能面臨倒閉的風險。其中,信托投資大部分是工商企業,房地產,基礎產業,和金融機構,這些行業很容易引起資產泡沫,虛假繁榮。
(2)銀行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是傳統銀行內部最核心的影子銀行業務,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后,銀行理財產品高速發展。我們從資金需求和銀行自身來看其發展,首先從資金需求方看,由于銀行對信貸規模的控制,對風險持有較高的謹慎態度,所以貸款門檻較高,使得一些想要貸款但條件不夠的機構和個人無法滿足資金需求。從銀行自身角度來看,銀行的理財產品不僅可以擴大中間業務,而且一定程度給銀行帶來了新的利潤增長點。
(3)小額貸款公司
2009年,中國人民銀行采取緊縮的貨幣政策,許多信用較低,資產不充足的個人和企業就被擋在了貸款者之外,而小額貸款公司正滿足了這一類資金需求者的要求,它們的主要客戶通常是這些得不到銀行重視的小企業,而小額貸款公司往往是它們唯一的貸款來源,所以大量的資金需求者就促進了小額貸款量的上升。
我國影子銀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影子銀行存在多頭監管和監管真空
由于我國屬于分業監管,所以很容易出現多頭監管或者監管真空等明顯問題,對于有些部門,某些業務重復審慎,而對于另一些部門和業務則是無人問津,導致了我國監管效率的低下,以及監管成本的過高。比如同一類型的影子銀行被多家監管機構分頭審批管理,造成各個監管機構之間的政策難以統一。
(2)不同監管部門有不同的監管政策,導致監管套利
我國主要是分業監管模式,各監管部門自己擁有自己的監管系統,沒有統一標準。證監會、銀監會和保監會之間沒有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它們各自擁有自己所監管范圍的部門的風險狀況,并且對于風險測量沒有統一的標準,無法對整體風險進行匯總,更無法采取應對風險的機制。
(3)金融風險監管滯后于金融創新
銀行通過影子銀行發行新的理財產品來抵消舊的損失,使貸款損失“常青化”,就像龐氏騙局一樣,通過拆東墻補西墻來給外界營造一種假象,最終只會增加整個銀行體系的不良貸款。面對眼花繚亂的影子銀行的手段,面對更加頻繁的銀信合作、銀證合作、和銀保合作,使得我國原有的監管體系不在適用。但我國對于影子銀行的快速發展,出現了大量的監管真空。
我國應該采取的措施
(l)建立完善的監管體系,加強金融監管的法律法規的修訂。
我國應盡快制定并推出關于資產證券化方面的條例,以及規范PE市場發展的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辦法。通過電子信息注冊系統進一步監測銀行的理財產品,建立破產機制,對從事影子銀行業務的機構抵御風險的能力進行嚴格把關。在我國相關文件中,大多為部門的規范性文件,整體法律層級較低。
(2)減少行政干預。
因為我國金融市場極不發達,過多的政府干預會導致我國金融抑制,導致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發展緩慢,影響我國金融的行業的活力和創造力。對影子銀行的監管,沒有必要采取一刀切式的管理,這樣會把影子銀行帶來的機遇抹殺掉,但這也不意味著放其自由發展。所以我們應該盡可能放松對金融創新的干預,同時要加強對市場新產品的跟蹤,密切關注各層面的風險。
(3)提高透明度,減少信息不對稱
相關機構要求銀行或者非銀行金融機構在從事銀子銀行業務時,要及時披露產品數據。建立影子銀行和銀行之間的防火墻,銀行在進行影子銀行業務時,必須將其高風險與傳統業務的風險分開。被監管的銀行和未受到充分監管的影子銀行必須有公平競爭的環境,促進資本的高效分配和健康競爭,以獲取高回報和更可持續的增長。
[1]《后金融危機時代下對我國影子銀行監管研究》[M]吉林財經大學,2013.
[2]《影子銀行對商業銀行風險收益影響研究》[M]河南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