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英
在經濟全球化的這個時代,在百花齊放的金融業,在支付寶、微信、各種網上付款流行的年代,我國投資銀行業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如何才能更好的把各方壓力化為自身前進的動力,是首要問題。這就需要去7解和發現我國投資銀行業存在怎樣的問題,分析我國投資銀行業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并且深層次的去解決問題,使我國投資銀行業呈現新的大格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投資理財已經成為百姓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因此投資銀行業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經過調查分析我們已經了解,被投入到風險資產中的資金會一直不斷增加,相應就會刺激到專門提供投資理財服務的投資銀行發展,因此如果能解決好資本市場遺留下的一些歷史問題,使投資者提高對投資市場的信心,投入更多的資金,投資銀行必定會迎來繁榮發展。
投資銀行業
存在的問題 發展對策
投資銀行業的概念
(1)投資銀行業的含義。投資銀行是投資銀行業的主體,豐要業務為證券經營和收購兼并企業,為企業管理資金等,主要為客戶提供金融咨詢與服務。投資銀行業近幾年一直是在不斷發展,并且在未來發展前景也十分廣闊。金融領域內投資銀行業業務范圍很廣泛,客觀角度分析,投資銀行業包攬了幾乎全部有關金融的業務;主觀角度上分析,其包括的業務偏于保守和傳統。主觀的投資業務主要是指在一線市場上的承銷、財務顧問等,客觀的投資銀行業務幾乎涉及了所有的資本市場金融服務,例如資產管理、兼并收購顧問等。
(2)我國投資銀行業的發展歷程。首先就是發行監管制度的變化。此項制度的核心觀點為股票發行權的決定方,大概可分為兩個方面:第一為政府主導型,在政府主導的情況下,如果發行人想申請發行證券,就要符合《公司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其次與其發行證券有關的信息和內容要廣而告之,不得隱瞞;除此之外,發行人還必須把發行申請上報,讓證券監管部門進行審核的制度?,F階段我國正在實行這種制度。但是在1998年以前,發行規模與發行企業數量雙向控制是我國采取的豐要管理手段。在2006年元旦修訂《證券法》,在此項法律中,明確規定了公開發行與非公開發行的區別;也制訂了證券發行前需要公開相關信息,強調社會監督的重要性;中介機構的服務職能得到肯定與加強,保留證券發行與卜市保薦制度;進一步擴大交易所的職能,把證券上市核準權歸為證券交易所。
我國投資銀行業發展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1)規模小,競爭弱。金融行業是眾所周知的高風險與高收益的行業,因此投資銀行業也需要有相應的能力來支撐,但足現在我國的投資銀行業規模偏小,對產生的風險和壓力無力承受。一些企業的不良貸款數額很大,但是投資銀行卻沒有充足的資金能力滿足企業的需求。或者當市場有比較大規模的融資需求時,投資銀行也會由于規模較小而無法滿足融資要求。矛盾也會因此產生,我國的投資銀行業發展時間短,因此規模小,競爭弱;但是金融市場卻發展很快,需求旺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盡快發展本國的投資銀行業,就會導致外資銀行趁虛而入,占領市場,搶占先機,導致本國的投資銀行業的發展變得舉步維艱。
(2)業務傳統,沒有創新。我國的投資銀行業分工混亂現象很明顯,每個投資銀行業務大同小異,沒有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業務,翻來覆去總是老一套的理論與業務。高端領域的業務沒有幾個銀行有資本涉及,而低端領域的業務競爭又非常激烈,這同樣會造成外資乘虛而人的現象,隱藏許多風險。如果遇到市場低迷,各個企業的融資意愿也不強烈的情況,投資銀行很容易就虧損資金。如果各個投資銀行再不創新業務,吸引市場,很可能就制約了自身的發展,妨礙投資銀行經濟的發展。
(3)發展時間短,缺少經驗。投資銀行在我國的發展歷史并不長,所以必然會缺乏相應經驗。投資銀行的性質也決定了此行業需要更多人才的加入,這些人才不僅要給客戶以資金上的支持,同時還要為客戶遇到的金融或者經營問題提供合理科學的建議,來幫助客戶解決所遇到的金融問題。因此現階段我國的投資銀行業急需大量專業知識扎實,綜合能力強的人才資源。但是問題也恰恰在于市場內缺少這種人才,導致投資銀行業發展緩慢,無突破性提高。
我國投資銀行業的相應對策
(1)改造上市或找到長期的投資者。國有資產經濟發展緩慢,主要原因就在于直接所有者的缺失。想解決由于所有者缺少而帶來的各種弊端,我國投資銀行業要引入理性投資者、加大對投資銀行的監督力度,改變經營目標,以利潤為最終目的,如此便可以改善因所有者缺失帶來的一些問題。縱觀發達國家投資銀行業的發展歷史,可以得出利益驅動是其銀行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為了獲得更多利潤,這些銀行積極進行創新,打造自身特色業務,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在這種積極的競爭環境下,金融業快速發展,從而達到現在的規模。國有企業與國外金融業最大的區別在于國有企業的主要發展目標并不是盈利,所以競爭環境并不激烈,因此管理者就缺少創新的動力,這一系列的“蝴蝶效應”下來,也就導致了國有企業“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現象。
針對上述這種情況,最好的解決措施為引進理性的投資者,重新設計和優化企業的經營管理方式,只有把自身利益與企業利益僅僅連在一起,才能充分激起組織與個人上下一心,努力創新進步的積極性,這也可以說是我國投資銀行業的唯一出路。首先,改造上市。通過這一手段來加大監督,投資銀行一直以來的經營透明度很低,所以要增強監管,同時優化管理模式,保證其市場主體的地位,通過這些手段優化投資銀行業的管理體制,使其越來越規范。其次,引入投資。境外投資者是很合適的選擇,其一可以提高企業經營的透明度,其次還能帶來更多先進的經驗和技術,來彌補現階段我國投資銀行業缺乏經驗和人才的弊端。上文簡單提到,國外的金融業發展時間長,管理制度先進,相關人才也充足,這都是我國金融業急需的要素,也是提高自身實力的好機會。除此之外,上市與引進投資還能增加銀行資本,提高其市場競爭力,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國投資銀行業缺乏資金,規模小的問題。
(2)重組現有的投資銀行結構。經過多次的整頓管理,我國的投資銀行業有了一定發展,但是基本問題卻遲遲得不到解決。較少的資金無法使得投資銀行快速適應現有的金融市場,對一些大規模的融資業務心有余而力不足。企業的融資規模會越來越大,中小型的投資銀行的競爭力會漸漸減弱。資產重組成為了現階段國內外都熱衷的發展方向之一,資產重組后的企業會產生各方面的規模經濟效益,例如技術開發、信息共享等,由此降低投資銀行的運營成本,提高投資銀行的實際競爭力。
(3)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由于投資銀行業的發展較晚,因此我國還未出臺與之相關的法律細則,對于在其發生的經濟糾紛或其他法律問題在法律上還沒有對應的解決方法,所以目前的市場經營環境較為混亂,制約了投資銀行業的發展。因此盡快完善法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良好經營環境,用法律來彌補市場上的不足,促使投資銀行業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4)不斷進行創新。增強自身的競爭力,擺脫低端的業務競爭,為客戶提供更高端的服務,逐漸形成自身的優勢。積極開拓業務,使自身位于行業的領先地位,“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一直超越別人。創新的過程是銀行投資業必須要經歷的過程,這不僅是防止外資入侵的有效手段,也是投資銀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結論
經濟傘球化的不斷深入,投資銀行業面向的范圍已經是全球。我國的投資銀行業也要努力發揮自身的優勢,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同時在和國外企業進行競爭時,也要注意學習對方的先進經驗,不斷完善自身,提高實力,達到雙贏。當代的企業競爭說到底還是人才的競爭,尤其是綜合能力強的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決定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在于是否引進了有能力的人才,人才是企業經營的關鍵因素,沒有這一元素,投資銀行的發展會難以為繼,同樣人才也是創新與提供優質服務的前提。此外,金融市場國際化的程度越來越深,我們本國的金融市場同樣會吸引很多外資企業,即使我們不打開國門,不與外國對接,也注定避免不了激烈的競爭局面,相反使自身在競爭中處于下風。因此我們要不斷發展進步,盡可能提高自己的實力,走向國際市場。不作為,只能讓我們落后于其他國家,積極面對國際競爭才是必由之路。
[1]王立榮溫艷.抓住人世契機加快我國投資銀行業發展[J].首都經濟.2014(3):12-15.
[2]夏勇盛艷華.我國投資銀行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J].計劃與市場探索.2014(5):25-28.
[3]葛兆強,王曉天.中小企業的金融需求與商業銀行的金融服務支持[J].海南金融,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