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嬌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交易以及資金流動速度也快速提升,與此同時,經濟全球億的出現也促進了企業集團的產生和出現。企業集團的出現使得本來就復雜的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變得更加復雜。這時就需要開展新型的財務管理模式,財務共享模式是適應我國新經濟形勢下的一種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主要是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平臺,然后企業集團各分公司、各部門財務人員可以通過該平臺進行財務資源的重新調整和安排。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平臺,推廣財務共享模式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著力解決大型集團公司在財務管理中投入重復、效率低下等一系列問題。經過這些年的大力推廣,財務共享模式在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應用也越來越多,成為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同時也在企業集團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對財務共享模式對于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的意義進行了簡單的分析,研究了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的發展現狀,并對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財務管理的應用提出了相關的意見和建議。
財務共享模式
企業集團
財務管理 分析研究
我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形態,在新經濟形態中各企業規模趨于大型化,不斷向集團化發展,企業集團化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與傳統的中小型企業相比,企業集團有著很大的優勢,但是由于企業集團的規模較大,在控制成本方面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和缺陷。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下,由于各個分公司都設立了相應的財務管理部門,這就增加了企業的成本投入以及閑置崗位的增多,雖然財務部門多,但是卻降低了財務管理工作效率。為了解決成本控制問題,降低運行成本,各企業集團開始進行了財務管理新模式的探究,建立了集團內部的財務共享服務平臺,采用新型的財務共享模式,同時也能夠有效地提升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效率,優化了企業集團內部的組織結構。
我國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的發展現狀
企業集團化的快速發展,使得集團下屬的各分公司內部之間的交流變得更為復雜,集團內部的資金流動在管理和控制方面難度也逐漸增大,從而導致了企業集團資金的使用效率和盈利能力,也使得企業集團在財務管理上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業集團市場競爭力。
(1)在財務管理方面的整體性較為欠缺,我們從總體的角度來看集團企業,會發現集團企業屬于企業的綜合體,但是在目前大多數集團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模式來看,主要分為集權和分權兩種管理模式。然而,在財務管理中,嚴重缺乏整體性。在財務管理當中,對于一些分權過度的一些企業來講,會產生控制混亂的問題,各個分公司為了追求自身發展利益,經常沒有合理計劃的使用集團資金資源,沒有充分考慮到集團全局的發展,這樣使得集團企業無法有效的從總體發展方面進行統一投資融資。這種過度分權的財務管理模式不能夠充分利用集團的各種資源,會造成無謂的浪費,不利于公司的整體發展。而與之相反的過度集權財務管理模式,無法精確地、及時地了解到分公司的發展情況,更無法作出精準的資源分配,這很可能會直接造成子公司對本單位財務經營情況不能夠進行精準的掌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決策管理水平。
(2)流程管理水平不高,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在我國集團企業當中起步相對較晚,大部分的工作人員對于完整的技術流程并不熟悉,這就使得工作人員沒有辦法充分地參與到流程管理當中去,從而無法使得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正常開展。除此之外,大部分的集團企業沒有真真正正認識到流程管理的關鍵性和重要性,對于流程管理理念沒有正確的認識和看法。只有首先從思想和理念上正確認識和了解了共享服務模式,才能夠實現增強企業的管理控制能力這一最為關鍵的目標。
(3)會計信息質量、信息化整合和風險防范能力都有待提高。通常情況下,與各個子公司相比,在企業集團總部的財務人員在管理水平相對要好一些,而且財務人員的配置也較為充分,而在下屬分公司中,大部分財務人員缺乏主動學習和吸收最新的知識的欲望和積極性,容易滿足于現狀。除此之外,很多的財務人員上崗之前并沒有接受較為全面的業務培訓,這也就為工作效率低下埋下了隱患,綜合素質有待提升。而在財務信息處理方面,缺乏對財務信息的整體規劃,各分公司采用各自的信息化的方式來處理財務信息,這使得公司總部在實時監控子公司的財務數據時難度加大,數據處理相對復雜,容易導致財務報告出具的時效性降低。而且,企業集團的管理者對于風險意識的缺乏也是限制財務管理有效進行的原因之一。
(4)信息系統的應用仍需要不斷加強,現在的社會進入了信息電子時代,然而由于我國的財務共享服務模式起步較晚,在電子信息應用方面還不成熟。財務共享服務模式需要匯總集團企業各個分公司及總部的各種財務數據,數據信息量極大,這就需要對各種數據進行分析和分類,需要進行信息的整合。完整的系統不但能夠處理業務數據,還能夠將業務數據轉變為財務數據。但是,在我國現階段中,集團企業個單位之間數據共享力度不足,信息覆蓋
深度不足,使得財務共享平臺利用率低,不能夠提供有效的財務數據,在項日決策問題卜也會存在誤差。財務共享模式下集團企業財務管理
應用的相關意見和建議
(1)要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集團企業財務管理效率提高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化水平。要提高財務管理人員對業務特點的了解程度,熟練掌握成本風險控制、管理流程等環節的主要關鍵點,要有清晰的明確的結算計劃。加強有關信息的積極宣傳工作,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重要價值深入每一個員工的心中。除此之外,還可以借鑒跨國公司或其他大型公司積累的先進經驗,并結合公司自身實際情況,逐步形成企業的自身文化。這樣,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財務核算隊伍的專業化水平,更加可以提升風險管控水平,提高集團的決策能力和效率。
(2)建立健傘集團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和財務組織機構,完善集團企業財務管理制度首先就要做到總部集中決策權,資金集中管理,各分公司的資金分配統一由總公司進行調度和發放。這樣能夠有效的加強集團總部與所屬子公司之間的資金的交流,并且能夠進行有效控制和監督。集團資金的統一分配和調度,能夠使得資金的優化配置,提高了資金的利用率,減少了資金的閑置浪費,同時能夠加速資金的周轉。而在財務組織機構設置方面,也要盡可能地實現統一調配財務工作人員,以期根據交易處理特征以及業務循環將不同的業務處理中心進行區分,明確各個中心、崗位和職責,按照業務效率確定安排崗位和編制。這樣才能夠真真正正地實現集團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的共享,實現財務的統一化管理。。
(3)建立高效的財務共享信息管理技術和平臺,通常條件下,各個子公司分布區域范圍比較廣且較分散,這就需要龐大的網絡規模和數據庫。在處理龐大的數據量時,就需要穩定的處理系統和處理技術。要建立完善的高效的數據處理系統,同時要具備糾錯機制和錯誤預防功能,防止在數據核算過程中出現服務器崩潰現象,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和安傘性。除此之外,還要建立完善的財務共享信息管理技術平臺,加強財務工作人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相互提高財務管理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可以有助于集團內部約束、規范各成員的資金管理行為,進一步減少集團的財務和經驗風險。
總結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為了增強各集團之間的綜合競爭力,加強集團總部與各下屬分公司之間的有效經濟交流,財務共享模式逐漸成為一種適應新型市場經濟的財務管理模式。建立財務共享中心,要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建立健全集團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和財務組織機構,高效的財務共享信息管理技術和平臺。財務共享模式能夠有助于集團總部對下屬子公司的監督和掌控,也有助于各子公司之間的交流與共同,方便、合理、地配置公司資源,從而更好地保障和促進集團企業的長遠發展。
[1]姚丹靖,金穎,汪雅瓊,等.財務共享中心模式下的內控深化建設與實施應用[J].華東電力,2014(9).
[2]許寶根.我國建筑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現狀問題及優化策略[J].現代經濟信息,2013,5( 11):30-32
[3]陳勇,陳波,朱麗.資金集中管控的兼容性思考[J].財會月刊,2014(2) .
[4]歐榮鵬.基于信息化的企業集團財務共享管理模式淺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26(09):104-105.
[5]李倩.云財務共象服務中心實施風險研究[J].中國市場,2015(14).
[6]余傳偉.財務集約化:從財務集中到財務共享服務[J].中國市場,2013 (26).
[7]王文欣.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在我國集團企業應用問題的探討[J].當代會計計,2016,12( 05):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