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睿
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綠色金融業務以綠色信貸為主,部分商業銀行已將發展綠色金融作為提高經營效益的重要因素。如今我國商業銀行發展綠色金融還面臨發展基礎較為薄弱及發展組織體系不完善、綠色信貸專業能力不足和服務不豐富等挑戰。本文先從綠色金融的界定入手,分析我國綠色金融發展現狀對我國商業綠色金融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
商業銀行 綠色金融
可持續發展 現狀 對策
綠色金融的提出與界定
(1)綠色金融產生背景
1988年,世界上首家以保護生態為使命的銀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金融中心成立。由于其主要經營自然和環境保護信貸業務,因此這類銀行也被稱為綠色銀行。2002年,第一屆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在南非召開同年提出了著名的赤道原則,一個國際項目融資的新標準。可持續發展已經成了全球的普遍共識,綠色革命正在席卷全球。
(2)綠色金融的內涵
迄今為止,有關綠色金融(或者稱為碳金融、生態金融、可持續金融)的內涵,學界仍沒有一個公認的準確界定。但總體而言,綠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門把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政策,在投融資的決策過程中要考慮潛在的環境影響,把與環境條件相關的潛在回報、風險和成本都要融合進銀行的日常業務中。
我國商業銀行綠色金融的發展現狀
2007年,國家環保總局、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和銀監會聯合發布了《關于落實環保政策法規防范信貸風險的意見》,這標志著綠色金融在我國的開端。隨后,江蘇、浙江等20多個省市的環保部門與金融機構聯合出臺了綠色信貸的實施方案和具體細則。2011年9月27日,“三部門”又聯合啟動了“綠色信貸”評估研究項目,并計劃建立“中國綠色信貸數據中心”,為商業銀行踐行綠色信貸、管理和評估風險提供權威的信息支持。多方面情況表明,我國綠色金融發展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但總體上看,我國綠色金融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
我國商業銀行綠色金融發展中的問題及原因
(1)我國商業銀行綠色金融發展中的問題與外部制約
1.自身原因
第一,綠色金融業務規模不足
從2017年綠色信貸數據可以看出,部分銀行對綠色信貸的投入不足,發放綠色貸款也僅僅停留在社會責任層面,并沒有將綠色金融全面融入銀行的業務中去。
第二,綠色金融服務和產品不完善
除了興業銀行發行國內首張低碳信用卡,鮮少有銀行針對個人消費的需求挖掘創新綠色產品,提供綠色金融服務。
第三,綠色金融發展缺乏激勵機制
由于節能減排、環保項目具有較強的外部性,而企業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的,導致其申請綠色貸款,提升自身環保效能的積極性不高。
2.外部環境及政策制約
第一,相關法律體系尚不完善
隨著綠色金融業務的開展,市場對涉及綠色金融相關法律法規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現階段我國還沒能建立完整的綠色金融法律法規體系,商業銀行落實綠色金融政策過程中得不到相應的保障。
第二,缺少政策扶持
政府對金融機構發展綠色金融業務的激勵機制、市場環境尚未建立起來,并且我國現行的綠色金融發展的政策體系并不完善,扶持政策較為分散且滯后于市場的發展。
(2)問題的原因
我國在發展綠色金融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者認為,關鍵在于主觀方面缺乏足夠的宣傳和客觀方面處于起步階段。綠色金融是一個新生事物要使其快速、健康的發展。一是,必須讓社會各界對其有充分的了解,形成共識。二是,綠色金融是一種很強的技術手段和制度安排。而無論是技術手段,還是制度安排,都有一個探索、完善的過程。
促進我國綠色金融發展的對策建議
(1)金融機構層面
1.積極參與國際間溝通合作,加強交流與借鑒
國內商業銀行可與國際金融機構積極合作,建立風險分擔模式。國際金融機構負責提供一定數額的資金支持,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對綠色信貸項目進行技術指導。
2.提高對綠色金融的認知程度
金融機構應認識到自身在社會經濟活動中應扮演的角色,綠色消費要廣為大眾接受和認可,需要商業銀行提供更加優質的金融服務,推動全社會形成綠色消費自覺。
3.創新內部產品開發
一是積極探索金融產品,二是結合自身結合銀行自身特點,三是充分考察各個區域的經濟發展趨勢以及當地企業的特點,因地制宜。
(2)社會、政府與公眾的宏觀層面
1.政策上的傾斜與保障
綠色金融的開展涉及到金融、環保、監管、統計等多個部門,需要各部門的通力合作。政府應結合現階段我國綠色金融發展的實際,建立綠色金融業務激勵、約束機制和良好的市場環境。
2.開拓金融和環保部門的信息溝通渠道
政府要做好綠色金融量化評價標準和口徑的統一工作,規范綠色金融的實施,金融環保要求等方面具體化、可量化的金融業內部統一的標準。同時加強環保部門與金融部門的有效溝通。
3.完善綠色金融配套制度
我國要建立健全的綠色金融法律法規,為發展綠色金融提供法律保障,應當在規范性法律文件方面重視綠色金融的地位。
4.積極參與國際合作采納國際原則
目前為止,我國僅有興業銀行一家宣布接受赤道原則。我國綠色金融起步較晚,在制定實施綠色金融的政策和方針時,可以參考國際上現有的較為完善的原則制度,如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行動、赤道原則等。
[1]中國工商銀行綠色金融課題組,周月秋,殷紅,馬素紅,楊荇,韋巍,邱牧遠,馮乾,張靜文.商業銀行構建綠色金融戰略體系研究[J].金融論壇,2017,(01):3-16.
[2]王剛,賀章獲.我國商業銀行發展綠色金融的現狀、挑戰與對策[J].環境保護,2016,(19):18-21.
[3]林倩.商業銀行發展綠色金融業務探析[J].中國商論,2016,(26):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