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占營
學生管理工作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工作內容,隨著社會的發展,高校學生卻出現了更多暴力事件、狀告母校事件、甚至自殺事件,有調查數據顯示,高校暴力發生率高達20%,自殺率也在不斷攀升,使得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傳統的高校學生管理方法已經無法適應現代學生的需求,學校應更加側重學生的人性化發展,重視人文關懷,尊重學生們的實際需求,注重學生們全面發展。高校管理工作應不斷完善管理制度,實現更深入的個性化管理,推動高校學生管理更加科學、規范、標準,為社會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全方位的優秀人才。
人性化管理的定義
在企業領域被廣泛應用的人性化管理,具有非常豐富的內涵,主要側重于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需要管理者站在被管理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并找到適當的解決方式。在實現人性化管理的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核心。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人性化管理的開展,就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需要,將學生放在重要的位置,逐步增強學生的創新與創造力。另外,還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及需求,尊重學生們社會屬性與自然屬性,進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校需要結合學生個性發展,制定更適應的方法,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實現人性化的重要性
(1)不符合現代學生發展需要的制度化管理
管理的基礎與前提就是制度,隨著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發展,常常出現些新問題,高校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學生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并制定更符合現代學生特點的管理制度。不過在現有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當中,很多學校依然沿用原有的獎懲制度、處罰制度、行為規范等,這類制度強調學生被管理,學生們的個性與特點被制度控制,其積極性與主動性缺乏,在這樣的制度下成長的學生,缺乏創新性思維。當今社會需要具有創新意識、思維活躍的人才,能夠跳脫出制度的嚴格控制。在更加寬松的環境中,學生們的個性被釋放,能夠更好的開發其發散性思維,推動學生全方面的發展。
(2)嚴格的家長式管理
人在學生階段,與教師相處時間較長,很多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會帶有家長式的管理色彩,常帶有不準、不許、禁止等具有命令性口吻的話語,甚至將某些學生突出的個性劃分成思想道德問題,缺乏與學生們之間的溝通,缺少對于學生的潛能與天性的引導。甚至在學生犯錯時,一味指責學生,批評學生,并沒有為學生指出更加正確的做法。由此類教師教導的學生,其個性被壓抑,自我管理意識及民主意識薄弱,無法形成健全的人格。
(3)高校學生心理問題嚴重
高考是學生們重要的轉折點,由于其重要性,我國的學校教育依然延續應試教育,教師與家長都用分數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導致學生具有強烈的心理壓力。教師與家長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不重視溝通,更多使用粗暴的、命令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導致學生們形成自卑、多疑、敏感、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們更注重自我感受,以自我為中心,逆反心理強,造成了學校、家長、學生之間的矛盾。
(4)高校學生缺乏自理能力
隨著零零后登上歷史舞臺,獨生子女比例突出,家長很少讓學生參與家務活動,其成長環境優越,沒有經歷過苦難,很少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導致學生們對于社會生活認識不足,自理能力不強。在經歷困難時,極易消極面對,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差。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實現人性化的措施
(1)提高管理工作者綜合能力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也在不斷改革與完善。但傳統的管理思想依然占據重要位置,各高校應當提高學生管理工作者的綜合能力,利用更加先進的思想理念指導學生工作,高校管理工作者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關心學生,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個性化特點,推動高校人性化管理工作的發展。另外,高校應為管理者提供更多培訓的機會,并不斷吸引更多具有專業知識的人才到學校工作,保證人性化管理能夠準確落實。
(2)建立健全人性化管理制度
不斷建立健全人性化管理制度,能夠幫助高校個性化管理更好的開展,在制度層面進行改革,學生管理工作者深入了解個性化管理,進一步推動人性化管理的落實。人性化管理制度主要強調學生的個性,能夠從學生根本需求與發展需要出發,若有學生出現違紀現象,利用教育與改正的方式替代嚴格的懲罰制度。人性化管理制度能夠改善原有的某些強制性制度,注重學生的意見,減少學生的叛逆。另外,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應將學生放在首要位置,引導學生對自身進行反思與自我批評。不斷完善人性化管理制度,確保制度能夠準確落實。還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與情感教育工作,讓學生們能夠規范自身的行為,進而減少學生叛逆現象,使得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能夠與學生共同完成人性化管理工作。
(3)管理工作者注重與學生的關系
大部分高校學生都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的思想,所以,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要注重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要保持良好的師生管理,才能更好的推動學生人性化管理。具有良好的師生關系,還能有效提升教師的號召力,學生也更容易配合教師開展工作。教師需要與學生之間保持溝通,在溝通過程中了解學生的需求、心理活動,并為學生提供合理化建議。對于學生們集中反映的問題,教師應積極上報,由學校盡快落實。在教師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積極展現出自身的特點,利用教師的引導,減少學生叛逆的心理及表現,輔助教師更好的推動高校學生人性化管理工作。教師還可以在與學生溝通過程中,發現高校學生人性化管理的不足,及時完善人性化管理制度,更好的推動人性化管理的發展。
(4)關注學生的個性
學生們數量上是整體,但每人都有自身的個性與特點,高校學生人性化管理工作強調學生的個性,堅持多元化的指導思想。在人性化管理的過程中,不斷強調學生的服務意識,圍繞學生開展工作,將指導、服務、教育、管理等有機結合,創造出更加適合學生發展的生活與教育環境。另外,在強化個性化時,還要讓學生堅持道德底線與行為規范,學生們要了解自身的權利與義務,認真學習文化知識,培養自身的創新精神,發展成為全方位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