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經4年改造的巴黎瑰麗酒店,沿襲了初建時的典雅奢華,又被注入當代摩登,還有時裝大師Karl Lagerfeld為其特別設計的套房。
任憑3個世紀以來的風云變幻,她都矗立在那兒,靈魂不老,優雅始終。
“再次站在我的陽臺上,俯瞰著眼前協和廣場的美麗景色,心中是無限快樂。”1989年,古稀之年的美國作曲家倫納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在HoteI de Crillon的酒店賓客留言簿上這樣寫道。倘若伯恩斯坦能看到如今修繕完畢的酒店,人住位于頂層被改造一新的伯恩斯坦套房,這位音樂大師又將寫下什么?
這座巴黎公認的最具貴族氣質的酒店之一從18世紀開始就矗立在協和廣場一側,守護著巴黎的“心臟”。早在1758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五委托凡爾賽宮的建筑師Ange-Jacques Gabriel修建了兩塊奢華立面結構,后來成為法式新古典主義建筑的典范,也成了如今酒店的外墻。這里曾是瑪麗王后大婚的地方,至今仍保留著她婚后上鋼琴課的會客室。后來,克里雍伯爵購下此處,將其作為家族私宅。這里在1909年被改造為奢華酒店,沿用了克里雍伯爵(Crillon)的名字,從此接待了不少往來巴黎的政要與名流,包括美國前總統威爾遜、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喜劇大師卓別林、波普藝術家安迪.沃霍爾、歌手麥當娜……當然,伯恩斯坦也是這里的常客。
2013年初春,HhteldeCrilIon宣布停業。經過整整4年的修繕,直到去年7月才再度開業。如今這里隸屬瑰麗酒店集團,并更名為巴黎瑰麗酒店(H6teldeCrillon,A Rosewood Hotel)。擔當改建重任的是著名建筑師Richard Martinet、藝術總監AlinedAmman以及室內設計師Chahan Minassian、Cyril Vergniol和Tristan Auer。“盡管這是一座富有傳奇性的酒店,隨著時間推移,這里也有點兒過時了。過去沒有中央空調與泳池,內部光線昏暗。”Martinet告訴我們,“如今,一樣是大理石、鏡子、歷史悠久的房間……但氣息已然不同了!”據說,整個翻新工程斥資高達3億美元,有500多名工人參與其中,光是大理石就使用了40種。“這里俯拾皆是歷史,我們希望能將其與當代摩登融為一體,創造出一種巴黎人的不經意。”10間特式套房(Singature Suites)絕對是酒店的亮點,除了充滿女性氣息的瑪麗王后套房、致敬伯恩斯坦的同名套房,最負盛名的莫過于時裝大師Karl Lagerfeld設計的兩間了,其中一間更以他的愛貓Choupette為主題。在以黑白為主色調的室內,Lagerfeld將自己拍攝的照片印在油畫布上,復刻出18世紀油畫的氣息,傳達出法式優雅與摩登。
沿襲瑰麗品牌“A SenseofPlace”的理念,在巴黎瑰麗酒店,奢華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服務員幾乎記得每一位下榻客人的姓氏,打起招呼來也就格外親切。酒店董事總經理Marc Raffray說了這樣一個故事:曾經有一個美國家庭來這里居住,臨走前小男孩落下了自己心愛的小熊玩偶。房間打掃人員發現后,自發和同事們為小熊在酒店各個角落拍下照片,制作成一本圖書,和小熊一起寄回給客人,書里寫著:“我并沒有走丟,只是想在這家酒店多待一會兒。”
除了為客人提供獨特的體驗,巴黎瑰麗酒店也試圖打動當地人的心。設計師將酒吧特別安置在大門旁,人們無須穿過大堂就能到達“大使”(Les Ambassadeurs)酒吧。酒吧保留了18世紀的天花板和金色腳線,而設計師在其上覆蓋了白云拂過蔚藍天空的壁畫,并垂下一盞盞鎖鏈制成的“水晶吊燈”,既呼應了如夢如幻的當年,又為這里注入了當代趣味和摩登,令人不禁感嘆,有著一代又一代人對美好事物的珍惜與創新,任憑風云變換,這一巴黎的優雅靈魂都不會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