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鑫
大型建筑企業屬于我國經濟的支柱型產業,面臨國內外金融、宏觀調控、行業競爭等的壓力,這就給其未來發展帶來了嚴重威脅,因此需要尋找薪的投資業務,以便獲得新的盈利點。本文就大型建筑企業投資業務發展趨勢,進行了細致的探究。
大型建筑企業
投資業務 發展趨勢
從我國社會與經濟發展階段、環境建設及市場機制情況、未來社會與經濟發展主要矛盾、企業與國家發展實力等方面傘面分析,大型建筑企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勢必及時轉變發展方式,才能獲得新的盈利點。另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大型建筑企業的傳統業務利潤過低、比重過高,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基于此,大型建筑企業應恰當調整投資業務的基本結構,以推動企業科學轉型,并應加大對投資業務的管理程度,以便為資本運作水平的優化創造有利條件。
大型建筑企業投資業務發展的基本原則
大型建筑企業在發展投資業務的過程中,應始終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一是依法投資。大型建筑企業的所有投資行為都應嚴格遵守國家制定的各種法律制度,所涉及的投資領域應在國家允許的范圍內,每一個投資活動都需要法律機構出具意見,從而對法律風險進行有效控制。二是迎合國家制定的產業政策。產業政策是一種宏觀類型的經濟政策,其對一定時期中的產業序列及發展模式進行明確規劃,使得社會資源在各種產業或具體產業內的最優化利用問題迎刃而解。簡而言之,也就是可較好地解決產業組織與產業結構的優化問題。而產業政策指的是一定時期內政府限制或鼓勵的投資領域,因此大型建筑企業在確定未來投資結構的時候,務必應對產業政策的核心要求有全面的分析。三是戰略性。企業的各種投資活動源于發展規劃,落腳點是為戰略目標提供服務,以推動戰略企業目標的高質量實現。從某個層面上來講,投資業務的發展并非權宜之計,實質是企業在經營模式轉變中制定戰略性決策時,需要從企業戰略發展的角度深入分析各種投資業務。四是審慎性。投資業務的實際發展情況對大型建筑企業未來是否能實現成功經營產生巨大影響,因此應審慎對待投資項目的監管與審批過程。五是收益性。大型建筑企業發展各種投資業務的主要目的是優化企業的經濟收益,因此在未來的投資決策中應把收益性高低當成評價決策成敗的關鍵指標。六是控制規模。大型建筑企業發展的所有投資業務的規模控制,應以投資規劃為依據,各個部門在投資業務發展方面應始終遵守集團文件的要求,嚴禁單獨投資規模超過規定的業務。大型建筑企業投資業務發展的基本
目標
本文通過大量的調查與研究活動發現,新時期大型建筑企業的投資業務發展目標應該涵蓋有以下幾點:
(1)改變大型建筑企業傳統收益增長方式
在新的形勢下,大型建筑企業傳統的粗放式、外延式的收益增長法已經難以適應新的發展需求與特點。針對這一情況,大型建筑企業在未來的投資業務發展過程中,就應大膽改變以往的收益增長方式,積極向依靠管理創新及科技創新、提高整體素質的集約式、內涵式轉變。換句話說,就是借助自身能力的提高,努力邁進產業的最高端鏈接,提高附加值較高業務的比重。如在國家大力推廣運用、社會資本廣泛參與PPP投資模式運作的情況下,大型建筑企業要綜合考慮企業基金的融資成本因素,企業投資可能出現的虧損,撰寫PPP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找出引入財務投資人后的融資成本缺口,并采取有效方法彌補融資方面的虧損,這樣才能減少企業投資風險,獲得更好的回報。不過,如今,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整和規范,央企參與Ppp模式也受到限制,國資委192號文和財辦金92號文都就中央企業PPP業務風險管控做出了嚴格要求。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大型建筑企業要認真編制PPP業務專項規劃,嚴格控制非豐業領域的PPP項目投資,并圍繞企業發展戰略,理性投資,拒絕野蠻生長。只有這樣才能促使產業的科學升級,以便實現從規模擴張到質量效益同步增長的投資業務模式的轉變。此外,在改變大型建筑企業傳統收益增長方式的過程中,應做好以下幾點:①將壯大規模當成經營規模目標。應實現規模化的理想經濟收益,而不是將營業收人與資產規模當成評價標準。當前,很多大型建筑企業普遍存在大而不強、規模擴張的問題。②將速度服從安傘作為速度發展目標。如果大型建筑企業一體化或多元化擴大具有過快的速度,并且發展速度超出了資源支持及各方面能力的話,就會造成企業現金流崩斷情況的出現,最終導致企業失控。而大型建筑企業未來的新型主業與主業增長布局,可能會使得企業不斷提高固定資產方面的投資,造成過大負擔,這就明顯提升了經營風險等級。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不僅應對資本市場中的各種非負債融資進行重視,而且還應恰當地對其發展速度進行控制,從而達到穩健經營的目標。
(2)積極構建合作聯盟以實現各方優勢互補
要想有效應對國外高端市場對大型建筑企業帶來的壓力,以及優化大項目、高端項目的中標率,企業在未來的發展模式方面,尤其在開發新興主業及國際市場方面,應秉承“聯手打天下”的經營理念。也就是圍繞承包能力、市場、技術、資金等要素,借助組建產業鏈服務平臺、項目發展平臺、短期與長期業外業內戰略聯盟等合作方式聯合開發、聯合競標,形成共享利益、共擔風險的格局,走跨界聯合、同業聯合投資之路,以實現優勢資源的共生互補,提高企業的綜合能力。這就要求建筑企業結合自身和行業發展情況,跳出企業和行業看企業,進行跨界資源整合,在政府主導下與行業連門協會牽頭,多方聯動,抱團投資,借助互聯網+模式解決投資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引導企業發揮自身優勢,抱團發展,進而增強企業的市場抗壓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3)積極而科學地拓展國際建筑行業市場
積極開拓國際建筑市場,是我國大型建筑企業投資業務發展的新方向與新途徑。2017年5月.我國政府在北京主辦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釋放政策紅利,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公司將進入實質性收益階段,是當前政府經濟管理中關注的重點。就現階段來看,“一帶一路”建設主要集中在工程建筑、交通、電力、能源等領域。在拓展國際建筑市場的過程中,大型建筑企業要抓住“一帶一路”的發展機會,做好以下幾點:①堅持“走出去”、“看一看”,走國際化發展之路,努力讓設備、人才、經營、管理與技術逐漸向國際大企業靠近,打造國際知名建筑企業品牌,主動、廣泛地參與到國際合作與分工中,實現經營方式、經營戰略及經營理念的國際化。②利用幾十年國內基建市場爆發式增長所儲備的人才、技術、資金等優勢開拓國際市場,提高自身在承包國際工程方面主流市場中的競爭力,努力提高海外收入在總收入中的比重,積極充當我國“走出去”經濟發展戰略中的先行者與生力軍。
(4)通過投資拉長產業鏈條,提升企業競爭力,進入高端產業鏈
在科技時代,聚集上下游配套企業,整合企業資源,打造高端產業鏈,通過拉長產業鏈條不斷提升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大型建筑企業在投資方面,也要提供優質高效服務推動企業做大做強,努力實現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發展,當做企業今后的重點工作。然后,堅持綠色發展理念,高度重視裝配式建筑發展,加強與其他企業的合作空間,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的科技創業孵化體系,進一步創新合作方式,改變傳統產業提檔升級方法,在以專業化生產、技術創新引領下促使企業朝著高端產業鏈方向不斷發展。
大型建筑企業投資業務發展的有效策略
(1)建設核心主業的策略
大型建筑企業應結合自身特點及行業發展現狀,恰當地對投資方向進行控制,專注優勢產品與優勢產業的發展,積極清理低效資產與非主業。進一步做好主業建設,將企業的優質資源集中在一起將企業主業尤其是室內高級裝飾、設計咨詢、建筑幕墻等主業做強多大,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優化企業發展成效。同時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有進有退的思想,本著服務多元化、專業化的理念,“構筑經典”,打造精品杰作,用心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定制精裝產品,借助國際化的優秀設計團隊、專業設計優質服務和產品,使企業成為社會與經濟發展的責任分擔者,逐步建筑行業的領導者身份。
(2)發展相關投資業務策略
大型建筑企業在未來投資業務發展過程中,應立足主業,借助管理、技術及資本等優勢,積極參與到更為廣闊的領域中區,使得傳統的產業鏈也得以縱向延伸,重點在附加值較高的業務領域中發展,從而推動自身投資業務機構的優化,并提升企業的風險地域能力及盈利水平。在實際的發展相關投資業務的過程中,企業應在堅持以建筑施工為核心的基礎上,主動向特許經營、工程總承包、工程咨詢等高端價值鏈條發展,努力成長為跨領域、多元化、綜合型的建筑企業,以顯著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大型建筑企業在建筑市場中占據主導者地位,理應在升級產業結構的過程中彰顯出應有的表率作用,從而引領我國建筑行業產業鏈的橫向多元、縱向延伸發展,最終實現整個產業的順利升級。
(3)建設新興主業的策略
在升級與鞏固主業的過程中,還應對多元化戰略的發展方向進行精準把握,借助市場機遇與核心競爭力,促使大型建筑企業橫向發展的多元性,以工程技術服務與研究、房地產經營、房地產開發、建筑工程等主業為主,努力向資源開發、材料裝備、物流等相關產業的多元化拓展。在建設新型主業的時候,應優先選擇和建筑行業關聯性緊密的產業為發展方向,同時對政策環境及宏觀環境做密切關注,在投資領域引進新型業態,拓寬投資渠道。如在國家持續推進綠色、環保、民生事業發展的同時,建筑企業在投資方面要適當向農業、綠色產業、居家養老行業傾斜,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爭取在服務于民眾和社會的同時,創新投資機制,打破單一的產業鏈,促使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
總之,發展新的投資業務是大型建筑企業業務升級、實現轉型,以及推動建筑行業產業結構合理調整、經濟發展形式科學轉變的關鍵途徑,可使得新時期的大型建筑企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因此,大型建筑企業在未來發展投資業務的時候,應密切聯系投資環境,結合建筑業的實際特點對投資業務做分類管理及針對性投資,并確保企業所投資的各項新業務都在國家各種政策法規的許可范圍內,最終為大型建筑企業經濟收益的提升及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新契機。
[1]賀靈童,李曉芬,琚艷芳.2016年建筑企業戰略行動[J].建筑,2017.(05):36-39.
[2]李躍虹.大中型建筑設計企業矩陣式項目組織管理模式分析[D].云南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