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洪生
隨著現代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全面預算管理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應用。本文著重在全面預算管理理論和方法基礎上,以生產企業為例,構建具體預算編裁體系,以便對全面預算編制的具體實施提供參考
全面預算編制體系
預算假設 預算編制程序
目前傘面預算研究模式和方法多,結合實務少;側重于利潤預算多,資金預算少。為解決以上問題,本文重點就傘面預算編制的過程進行分析,便于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編制的實務操作。
全面預算編制體系構建
安達信《傘球最佳實務數據庫》( Global Best Practice)中對預算的定義足:預算是一種系統的方法,用來分配企業的財務、實物及人力等資源管理,以實現企業既定的戰略日標,企業可以通過預算來監控戰略日標的實施進度,有助于控制開支,并預測企業的現金流量與利潤。因此傘面預算為戰略日標服務,全面預算從企業銷售預算開始,止于利潤預算,以現金預算執行作為控制手段。
全面預算管理有利于明確企業發展日標和經濟責任,控制日常經濟活動,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傘面預算服務于企業戰略,因此企業傘面預算程序包括:確定企業戰略日標、制定企業經營計劃、確定傘面預算管理指標、預算控制及考核。
全面預算編制體系包括預算數據、預算程序。預算數據包括企業采取的會計、稅收、銷售等政策,標準定額及存貨庫存數據等;預算程序為銷售預算一生產預算一費用預算一稅費預算一利潤預算一資金預算。
全面預算編制舉例
(1)預算假設
傘面預算編制包括銷售、生產、費用、稅費、利潤預算及與資金控制相關的資金預算。為具體說明預算編制過程,需要明確預算編制涉及的基礎數據。預算假設包括折舊年限、稅率、銷售政策、采購政策、單價、標準定額、預算編制周期及其他相關數據等。
折舊年限:廠房折舊年限為20年,生產設備折舊年限為10年,無殘值;稅率:所得稅稅率25%,產品和直接材料增值稅稅率17%;銷售政策:當月結算90%,次月結算10%;采購政策:當月結算50%,次月結算50%;單價:產品銷售單價10元/件、直接材料單價5元/公斤、電費單價0.47元/度、水費單價3元/立方米;標準定額:單位產品消耗直接材料0.3公斤/件、單位產品消耗人工0.4元/件、單位產品耗電量0.58度/件、單位產品耗水量0.03直方米/件、車間人員工資5000元/人;預算編制周期為月度編制;其他相關數據:車間人員共2人、期初產成品數量300件、期末產成品數量200件、本期銷售產品4900件、期初直接材料數量200公斤、期末直接材料數量500公斤、廠房原值960000元、生產設備原值300000元、期初資金余額60000兀、假設單價為不含稅單價、不考慮除產品和原材料以外的增值稅、無所得稅納稅調整事項;計算數據采取四舍五入。
(2)預算編制程序
預算編制程序包括:銷售預算(預算起點)一生產預算(根據銷售預算編制)一期間費用預算(根據企業管理情況編制)一稅費預算(根據企業銷售及生產情況編制)一利潤預算(根據銷售、生產、稅費情況編制)一資金預算(根據銷售、生產、稅費、利潤預算編制)。
1.銷售預算編制
以銷售為起點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即實現了財務預算與業務預算之間的傘面銜接,也使得預算管理由最初的一種只具計劃和協調職能的管理手段發展成為一種兼具激勵、控制和評價等綜合功能的經營機制[3]。在“利潤觀預算”的基礎上,先由銷售預算預計市場需求,然后再預計產品生產數量,因此預算編制從銷售預算的編制開始。本期預算銷售數量4900件,單價10元/件,預計實現銷售額49000元,含稅銷售額57330元。對應應收貨款金額結合銷售政策,預計本期收回貨款金額為含稅銷售額的90%即51597元。
2.生產預算編制
當期生產預算需要在銷售數量基礎上考慮期初、預計期末數量。期初數量300件、期末數量200件,銷售數量4900件,本期生產數量4800件;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水電費等需要結合預算定額標準進行預計,直接材料當期消耗金額由單價、單位消耗直接材料定額和生產數量決定即7200元,直接人工由單位銷售人工定額和生產數量決定即1 920元,水電費由單位產品消耗定額、水電費單價和生產數量決定即水費432元和電費1308元;折舊按照設備及廠房的原值結合折舊年限計算即廠房折舊4000元和生產設備折舊2500元。 對于折舊為非付現成本,而其他成本項日為付現成本。直接材料資金占用需要結合期初、期末數量計算,期初200公斤、期末500公斤、本期需要1440( 4800*0.3)公斤,因此直接材料采購數量為1740公斤,含稅金額為10179( 1740*5*1.17)元,結合采購政策當期所需贏接材料采購資金5090元;其他付現成本與預算金額一致。
3.期間費用預算
期問費用預算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期間費用依據各部門的H常開銷進行預測,通訊費、辦公費可以采取定額控制,差旅費、招待費依據當月業務計劃預測,利息收入依據資金情況預測。銷售費用包括銷售人員薪酬、通訊費、辦公費等企業營銷方面的各項支出;管理費用包括管理人員薪酬、差旅費、招待費等企業管理方面的各項支出;財務費用包括利息收入、銀行手續費等企業籌資和資金方面發生的各項支出。期問費用8700元均付現。
4.稅費預算
生產企業涉及到的稅費包括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水利建設基金、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車船稅、企業所得稅等。增值稅685 1元根據采購原材料8700元、銷售產品金額49000元計算;城建稅480元按照增值稅稅基和稅率7%計算;教育費附加206元按照增值稅稅基和稅率3%計算;地方教育費附加137元按照增值稅稅基和稅率2%計算;水利建設基金34元按照增值稅稅基和稅率0.5%計算;房產稅672元按照房產原值的70%為稅基和稅率1.2%分月計算;土地使用稅按照土地情況計算,假設為500元;印花稅按照合同簽訂情況,假設為500元;車船稅按照車輛使用情況計算,假設為500元;企業所得稅按照凈利潤的25%計算,假設沒有所得稅納稅調整事項。
5.利潤預算
利潤預算包括收入、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利潤總額、凈利潤等指標。假設沒有營業外收支和其他業務收支項日、生產成本保持穩定、銷售收入按照銷售預算編制;銷售成本27930元按照銷售數量4900件和單位產品成本5.7元/件計算;營業稅金及附加按照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車船稅合計計算;期間費用(含水利建設基金)8734元:利潤總額9341元按照銷售收入、銷售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計算;企業所得稅2335元按照利潤總額和25%稅率計算;凈利潤7006元。
6.資金預算
以上銷售預算、生產預算、期間費用預算、稅費預算和利潤預算可以統稱為經營預算,而對應的資金預算是根據經營預算結合資金實際收支情況進行編制。資金收入用正數表示,資金支出用負數表示。銷售收入實收金額51597元按照含稅銷售額和銷售當期收取比例90%計算;生產成本資金支出18750元按付現成本計算,值得注意的是直接材料是按照采購含稅金額計算;水利建設基金計人管理費用,因此雖然在稅費預算中計算,但也應作為期間費用;稅費預算除水利建設基金列入期間費用考慮外,其他的作為稅費支出予以考慮,稅費資金支出12181元,資金凈額11932元,期初60000元,期末71932元。
為確保經營目標實現,通過調整銷售政策和采購政策等方式,確保資金盈余與分解目標一致,通過資金盈余的預算偏差率進行控制和考核。預算偏差率的獎懲程度按照如下順序依次加大:偏差率在+5%范圍內,予以獎勵;偏差率在+5%以上,予以懲罰;偏差率<0,予以懲罰。
[1]史欣鑫.全面預算管理在科研院所的應用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09.
[2]張熙庭.戰略預算:管理界的工業革命[M].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13: 69-72.
[3]薛緋.基于財務風險防范的戰略預算管理評價與優化研究[D].上海:東華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