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滌非

隆冬午后的暖陽,透過細密的格柵投射在如禪房般質樸的空間里。我們正在素元在北京草場地的體驗店內,作為這個家具品牌首個實體空間遷址后的新園地,與2017年在北京坊開業的新店相比,這里遠離市中心,不見鬧市與洶涌人潮,為素元整個團隊開辟了靜心工作的場地。素元創立于2011年,源自創始人武巍對手工和木頭的執著,不以逐利為本、更關注作品本身。盡管它沿襲了傳統技藝中的榫結構,但是武巍真正關注的是追求極致的匠人精神,在手作過程中建立器物與人之間的情感,完全不能套用時下流行的“新中式”標簽。他不計時間成本地打磨每個棱角直至圓潤,連設計稿亦不急于下定論,而是擱淺一段時間后再回看最初的想法是否經得起推敲;盡管家具行業本身就非高速產業,素元依舊比同行更“不緊不慢”一些,當其他品牌不斷推陳出新時,武巍卻將所有產品精減了一半。
在草場地店的入口,一扇可旋轉大門在完全閉合時可變為投影幕布,左側是“元工坊”,5座木工操作臺、工具及分門別類的木作安然落腳于其中。這家木工坊吸引了包括演員高圓圓在內的各行從業者,課程設置亦十足科學,提供專業的木工教學或滿足愛好者循序漸進地參與學習。設立元工坊也與武巍從工業設計師向手作者過渡的心路歷程緊密相關,在設計了多年電子產品之后,武巍愈加強烈地感受到商品和使用者之間的疏離,“我們對一件商品的由來一無所知,哪怕只是個杯子。手工勞作和器物之間幾乎喪失了關聯,人和物之間的情感也無從談起,很容易得到一件商品,也很容易丟棄它。而若自己親手創造,會讓人們真正學會珍重器物”。這正是武巍設立元工坊的目的所在,他還增設親子木工課,從“為孩子而設計”發展到“和孩子一起設計”。二層則是家具展示空間,用8000根竹條打造的格柵劃分出不同的生活場景。在這里,武巍會定期舉辦藝術活動和茶會,讓生活在手工技藝和藝術的滋養中慢下來。可以說,作為中國原創家具品牌的一員,素元正以自己的力量影響著人們看待一器一物的視角,用傳授手作令人意識到物品的來之不易,用自發的使用方式豐富人與物的關系。




本頁1.素元品牌創始人兼設計師武巍,曾從事工業設計多年,如今素元也從事一些設計服務,但精減數量、保持平衡。2.正門入口處的樓梯面對著可旋轉作投影的大門,樓梯亦是座位。3.素元制作家具的眾多環節 多以手工完成,少見無用的裝飾,而是反復 打磨棱角以追求質地的極致。4.元工坊定期 舉辦木工課程,每期招收的學員定于5人以內,以保證更精準、深入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