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頁洪浩站立于他的系列作品《有邊-世界》和《萬相》之間。
站在工作室里的洪浩看起來像有著學院氣質的老師,作為一位 二十幾年來一直有條不紊地進行創作的藝術家,他的身上有一種與 經歷相符的沉穩。洪浩的工作室大且敞亮,中間有一張不大的木桌, 桌上一大一小的兩臺掃描儀和一臺舊電腦是他創作時最常用到的 工具。四周的墻邊整齊地陳列著他那些尺幅大小不一的作品,大堆 的畫材和工具分別擺放在墻角的架子和儲物柜上。他沒有刻意將作 品按創作的時間順序排列,但一眼望去,總能多多少少看出作品間 細密的關聯。
洪浩3歲開始對畫畫產生興趣,參加繪畫興趣班,后來考上央 美附中,再后來進入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洪浩早些年對繪畫藝 術的追求和實踐平穩而篤定。或許正是因為扎實的美術功底和一帆 風順的成長經歷,他渴望在創作上尋求大膽反叛的出口。二十世紀 九十年代初期,還在讀大學的洪浩開始嘗試以多種媒介進行創作, 攝影、行為、裝置均有涉獵,整個大學時期,他對其他媒介的關注甚 至超出了版畫。
他先是挑戰人們對于“正確性”的固有認知而創作了版畫作品 《藏經》,這是一本左右不對稱的“古書”,書中三分之一的內容是他 以某種未經檢驗的邏輯和秩序重新測繪的世界地圖,他也將其視為 自己對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劇變的國際格局所產生 的共振?!澳莻€時候可能不像現在,那時候書給人一種權威性,”這 件作品創作至今已接近2〇年,也是洪浩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他 談論起創作靈感時不自覺加快了語速,語氣里依然有著藏不住的興 奮,“我們通常默認凡是能夠出版成書的東西,肯定經過了評判和篩 選,已經帶有某種知識、價值觀或者意識上的正確性;而地圖本身更 是認知和觀察世界的一種坐標。”于是他在《藏經》里把海洋和陸地 的顏色顛倒、把國家領土的大小按照重要程度重新排列,企圖打破 人們既定認知的局限。
后來,洪浩跳出版畫這一媒介,反思消費主義和市場經濟下 “物”的意義,探索人與物之間建立起的新型關系,以攝影和掃描的形式創作了《我的東西》系列。他像是記賬般的,將一年中買來的所有東西都掃描 下來,再按照物品形狀的規律排列,構 成一幅巨大的消費品陳列圖。對于洪 浩而言,掃描這種形式讓物品與 畫面有了真正的“觸點”,掃描 所得的圖像特有的精致入微、 與原物等大的視覺效果也恰巧 滿足了他對物體原本形貌的追求。
除此之外,他又進一步思考“物”、“物品”的本質和美學傾向,于是有了前幾年的《負部》系列;再到如今,在經歷了“追求創新”的那種激進之后,《往復》《反光》《萬相》等系列的創作,他又選擇回到繪畫這一最初的形式,并且始終以物的形為主題展開?!耙粋€日常生活里的消費品最初也是來自一張設計圖,是平面的,通過線條、顏色加以界定,然后經過生產、進行銷售、被社會消費,”洪浩解釋說,“我把這些東西再畫回去,還原到平面,又消除了它在被使用時的那些經歷,只用線條、邊界展現它最初的形態——所以那套作品叫作‘往復,循環往復,但因為經歷了中間的過程,意義是不一樣的?!?/p>
正如他自己幾十年來的創作,雖然沒遇到過什么重大的事件,但他對新鮮事物抱有的熱情、日積月累的經驗和反復審慎地思考,讓他的作品自然呈現出涇渭分明的界限與轉變。他嘗試過叛逆地挑戰人們的固有認知,企圖打破些什么,“一開始好像是在尋找一些存在之外的東西,尤其是藝術里面講的創新,好像要創造出來什么東西,”也經歷過苛求“本真”的過程,“但其實思維出來的東西再怎么也是一種限制,是局部的,而看不全那個原本真實?!弊詈笱h往復,如今的他回到了當初憑著直覺創作的狀態,無論是形式還是精神,卻又都與最初不同了。
在2017年設計與Dior合作的限量Lady Dior手袋時,洪浩選擇了《藏經》系列中的“世界地圖新貌”和《我的東西》系列中的一幅作品作為靈感。前者有著大航海時期歐洲人測繪的羊皮地圖的質感,地圖上海洋和陸地的顏色依然是顛倒的,帶著他對于固有認知的懷疑,帶著他年輕時對于世界的挑畔;后者則是更為前衛的、時髦的,有著他對于消費品的本質的思考?!澳憧?,這些圖像中的物品原本從三維變成了圖像中的二維,如今經由這樣的過程,被設計成了手袋,又重新回到了立體,成為一個消費品,這其實也是一種往復?!彼χf。
在百年時光里,科勒產品總是展現出所處時代的至高標準,鑄造了一件件傳世經典。



本頁1.工作室一角,陳列著《我的東西》(左)、《有邊-世界》(中)、《藏經》 (右)系列作品。2.工作室中,Dio「委托洪浩設計的包款與其原作《我的東 西-圓之四》相映成趣。洪浩本次以《藏經-2123頁世界地貌新圖》為原型創作的Lady Dior?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