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臻
“啊,嘴巴再張大一點……”醫生檢查完妍妍的扁桃體,又拿起聽診器,仔細地聽了又聽。妍妍一聲不響,乖巧地聽醫生指揮。收起聽診器,醫生一邊拿起筆飛快地在病歷卡上寫診斷書,一邊慢悠悠地抬起頭,對妍妍說:“小朋友,以后要多吃米飯,多吃水果和蔬菜,這樣你才會長得更高!”頓了頓,然后又說,“不用開藥?!卞牬罅搜劬Γ豢伤甲h地看著醫生。
“對,你很健康!”醫生看出了她的疑惑,肯定地補充。妍妍松了口氣,心頭的石頭終于落了下來,臉上的緊張頓時不見了。
我壓住心中的竊喜,蹲下身來,撫摸著妍妍的頭,輕柔地說:“這下放心了吧,醫生伯伯說了,你很健康!好了,快謝謝伯伯,我們回學校吧,小朋友們還等著我們呢!”
走到門口,趁妍妍不注意,我轉身朝醫生眨了眨眼,做了個“Thank you”的手勢,醫生心領神會地點點頭,笑了。
我和醫生到底有什么秘密呢?事情還要從一個多月前說起。
每天清晨走進教室,我總要習慣性地先瞄一眼妍妍的座位,看她有沒有來上學。因為對妍妍來說,上學是一件非??植赖氖虑椋刻於寄苷页霾煌睦碛桑侯^疼、肚子疼、嗓子疼……呼天喊地地抵抗上學。因此,我經常接到她父母幫她請假的電話。
哪有天天不舒服的?這分明是在找借口逃課嘛!可是,看著妍妍緊皺的眉頭、蒼白的嘴唇和痛苦不堪的表情,又確實不像裝的。
從妍妍父母的話語得知,妍妍以前一直都很健康,他們也知道妍妍是在裝病找借口,但女兒是他們的心頭肉,他們不愿意勉強妍妍,所以只能給妍妍請假了。看來,我得先從妍妍父母做工作。我告訴他們,愛孩子也應該有原則,如果我們不能在開學這個階段處理好孩子的“上學恐懼癥”,繼續這樣一味地妥協下去,只會助長孩子以后遇事逃避的壞習慣,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人生。
經過多次溝通,我和妍妍父母終于達成共識:一定要通過醫生之口清楚地告訴妍妍“你很健康”這個事實,幫助她排除心理障礙,然后再通過其他輔助手段讓她逐漸接受上學,能夠較好地適應學校生活,重新樹立自信。
于是,在妍妍又一次“犯病”的時候,我把她帶到醫院,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和醫生“串通”好。于是,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然后,我又請其他科任教師、同學、家長配合。
首先,我找到科任教師,告訴他們妍妍的情況,希望他們能夠盡可能地對妍妍親切和藹,對她適當降低要求,多一些表揚和鼓勵,讓她覺得老師是非常可親的。她的壓力小了,心情也放松了許多。
同時,我觀察到妍妍課間總是不知所措地站在角落,羨慕地看著同學們。于是我悄悄找到幾個活潑開朗的女生,請她們和妍妍交朋友,主動和妍妍聊天、做游戲,學習上多幫助她。參與到集體活動中能夠幫助妍妍建立自己的人際圈,消除與同學間的陌生感,收獲友誼,樹立自信。
接下來,我繼續和妍妍父母保持良好的溝通,及時把妍妍在學校的表現告訴他們,并建議他們在家多引導妍妍聊一聊學校發生的事。如,今天和小伙伴發生什么有趣的事了嗎?今天的語文課學了哪些新知識?今天中午吃什么好吃的了?在交流時要表現出關心、感興趣的樣子,最好不時回應幾句:“這么有趣!”“我也想見見這位同學!”“要是我也在現場就好了!”讓她逐漸感受到學校生活的美好。
等到科任教師、同學、家長三方面的工作做得差不多的時候,妍妍的“上學恐懼癥”也逐漸消失了。
(作者單位:江蘇省江陰市璜土實驗小學小湖校區)
責任編輯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