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大勇 張凱
摘 要:針對富營養化水庫,介紹一種生態治理措施,為水環境治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水庫;富營養化;生態治理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11-0077-01 中國圖書分類號:X524 文獻標志碼:A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以來,由于大英縣水庫大力發展施肥養魚,以及周邊農業生活污水的流入,水庫水體接納過量的氮、磷等營養性物資,而水庫水體水流滯緩,引起水體中藻類以及其他浮游生物異常過度繁殖,水體溶解氧下降,造成水質惡化,形成富營養化污染。
為改善水體水質恢復水庫功能,各級政府采取了多種防治措施截斷外來污染:水庫全部取締施肥養魚,農業種植上開展農藥化肥零增長行動,建設鄉鎮污水處理站等,而對水庫內污染源治理不得其法,導致成本高,時間長,見效慢,無法取得滿意的效果。筆者2010-2013年在大英縣星花水庫、大英縣五五水庫采取投放鰱鳙等濾食性魚類,同時利用水泵抽取底層水到表層噴灑實驗,既迅速改善水庫水體水質,同時又收獲大量成魚,取得較好社會效益經濟效益。
1 基本情況
大英縣星花水庫座落在星花鄉與樂至縣盛池鄉交界處,水庫水深20~40m,總庫容量1 183萬m3,面積52hm2。施肥養魚歷史15年,2009年解除承包養魚合同,由管理所集體管理。其水質經縣疾控中心多次檢驗,水質為地表四類水-五類水。
2 實驗實施過程
以2010年為例,將相關情況簡述如下:
2.1 魚苗投放
2010年2月大英縣星花水庫投放100~300g健壯無傷鰱鳙魚苗16萬尾,大英縣五五水庫投放100~400g健壯無傷鰱鳙魚苗25萬尾。魚苗放養前采用3%~4%的食鹽水浸浴魚種15min進行消毒處理。
2.2 水庫底層水抽取
2.2.1 裝備設置。兩個水庫各制備機動鐵船1只,船長15m,寬5m,深0.7m。在鐵船上設置操作臺安裝抽水泵一臺,功率6kw,配套帶鋼絲50抽水管30m,抽水管末端鐵絲網罩住,防止異物堵塞水管。
2.2.2 抽取過程。在天氣晴朗正午時分將抽水管放入水中,確保末端處于庫底,發動抽水泵,開動鐵船曲線行駛,抽取底層水沿船后方噴灑。底層水混合淤泥呈黑色,有強烈臭雞蛋味,為保證操作人員健康應佩戴口罩。每次抽水2~3h,抽水面積12hm2。
2.3 日常管理
加強日常巡邏,防止不法人員偷魚、電魚、毒魚和炸魚,在汛期排洪時加強攔魚設施的管護,5-8月每月用生石灰按10kg/667m2潑灑預防暴發性魚病。
3 實施效果
截至2011年8月星花水庫起捕鰱鳙魚7.5萬kg,五五水庫起捕鰱鳙魚10.5萬kg,平均尾重1.9kg。星花水庫和五五水庫共起捕鰱鳙魚18萬kg,相當于一年半時間消除水體中氮磷標準肥54萬kg。經濟效益: 鰱鳙銷售收入180萬元,魚苗、人工、機械耗材費用110萬元,利潤70萬元。
經過近三年的生態綜合治理,大英縣星花水庫、五五水庫水庫水體富營養化得到徹底治理,兩個水庫水質逐步恢復到三類水標準,現已納入大英縣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進行保護,承擔重要的城鄉居民供水功能。
4 實驗原理
鰱鳙魚屬濾食性魚類,能大量攝食藻類,據測算一條白鰱魚每生長1kg,就須吞食100~150kg鮮藻,相當于氮磷標準肥3kg。
磷是控制水體藻類生長的主要因素,調查結果顯示80%的湖泊、水庫富營養化是受磷元素的制約,而大量不溶性磷積累沉積于庫底,位于溫躍層以下,在條件適合的情況下重新釋放進入水體,是造成富營養化治理難的主要原因,可以說水體底部污水淤泥就是該水庫的內污染源。
該實驗通過將水庫底部富含氮磷的污水淤泥抽到水面,在有氧和陽光照射環境中氮磷等營養物質被藻類快速吸收,藻類的大量繁殖為鰱鳙魚的生長提供豐富餌料。而鰱鳙魚最終為市場提供了豐富水產品,同時也達到消除水庫內污染源的目的。
結束語
對富營養化水體投放鰱鳙魚可改善水質已取得普遍認同,但同時提取底層中的氮磷營養元素在有氧環境中加快轉化尚不多見,針對水體流動平緩富營養化且水深超過6m的水體同時采用上述措施加快水體環境治理十分必要,對早日實現青山綠水的和諧人居環境能發揮較大作用。
參考文獻:
[1]蔡慶華.湖泊富營養化綜合評價方法[J].湖泊科學,1997,9(1):89~94.
[2]陳義煊,高天福,等.四川省水庫富營養化現狀和養殖容量研究[J].四川環境,1993,4(2):55-61.
[3]江濤,劉祖發,陳曉宏,等.廣東省水庫富營養化評價[J].湖泊科學,2005,17(4):378-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