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月美 王海棠
摘 要:審計人員根據收集到的審計證據得出審計結論、提出審計意見,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能夠有效地提高審計結論的可靠性,審計證據在審計工作中的地位不言而喻。隨著大數據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其中的各類數據也已成為審計人員獲取審計證據的重要來源。本文主要探討了大數據環境給審計證據帶來的挑戰,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大數據;審計證據;挑戰;建議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11-0107-01 中國圖書分類號:F239.4;TP311.13 文獻標志碼:A
1 大數據環境下審計證據面臨的挑戰
審計證據在大數據環境中同樣面臨著許多挑戰,本文主要從審計證據的獲取和審計證據的分析兩方面對其進行論述:
1.1 審計證據的獲取
第一,獲取審計證據的方法面臨挑戰。相較于當前普遍采用的抽樣審計,在大數據環境下更偏重于整體審計,且大數據環境下的審計證據是已經電子化、數字化的,與以往口頭的、書面的證據不同。所以,大數據環境對如何獲取審計證據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二,大數據環境中,數據在傳輸與存儲方面都有可能因遭受攻擊而泄密。審計證據常含有被審計單位的機密信息,遭受到惡意攻擊的可能性較高。不論是有意或是無意地泄密,都會給審計人員自身帶來威脅。
第三,大數據環境中,間接地獲得審計證據雖然方便,但也為審計證據造假提供了間隙。大數據環境下審計證據的可遷移、不可見等特征會加大審計人員對審計證據的跟蹤難度。同時,由于大數據體系龐大,如何存儲海量的審計證據也是一個新的挑戰。
1.2 審計證據的分析
第一,數據篩選和分析難度大。大數據的真正價值在于其中隱藏的未知線索,怎樣從如此龐大的數據體系中獲得對審計人員有用的價值,是審計人員必須深思的問題。此外,大數據環境下審計證據不僅種類繁多且實時更新頻繁,就審計單位現有的計算機系統和審計軟件而言,應對這種多頻的變化有一定難度。
第二,選擇大數據分析平臺有風險。大數據分析平臺和工具是數據處理、分析的基礎,如何選擇合適的大數據分析平臺對審計單位來說至關重要。好的分析平臺能夠幫助審計單位提高工作效率,得出可靠的審計結論;相反,如果選擇的平臺與本單位的審計業務不能完美地融合,則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第三,缺乏適應大數據環境的人才。在大數據環境下,對審計人員的專業要求往往在數據分析之后。審計人員首先要學會如何從海量數據中找到對自己有價值的數據,這就對審計人員的電腦操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數據環境下,只有審計人員能夠通過熟練地操作相關軟件,快速、準確地得出有效的審計結論,才能在行業中具有競爭力。
2 應對大數據環境下審計證據面臨挑戰的建議
針對審計證據在大數據環境中面臨的挑戰,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提出建議:
2.1 審計人員要適應大數據環境
審計人員要正確認識大數據,并加強保密意識,時刻以認真、細心、謹慎的態度收集審計證據,避免錯過重要的價值線索,同時也要保護自己;其次,審計人員必須提高自己的計算機能力以適應大數據環境帶來的變化。
2.2 事務所要對自身進行不斷改善
首先,會計師事務所要提供良好的網絡環境、及時更新審計軟件或研發專用審計軟件,提高審計人員工作效率;其次,會計師事務所在大數據環境下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調整審計程序,在確保審計質量的前提下高效、低成本地完成審計工作;最后,建議大型會計師事務所構建數據云平臺,既能夠減少收集審計證據時來自其他方的阻攔,還可以擴大業務范圍。
2.3 政府相關部門要改善相關審計法規
大數據環境下,審計證據的存在形式、獲取方式和途徑都發生了變化,但目前并沒有正式的審計法規對此做出詳細規定。為了避免現存的審計法規在新環境下對審計人員工作帶來錯誤指引,減少審計風險發生,相關部門要跟隨審計環境的變化,改善相關審計法規。
審計工作必然要適應時代的發展,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審計證據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同時也是一次提升的機會。我們一定要通過審計人員、事務所以及政府相關部門的共同協作將其消極影響降到最低,讓審計工作能夠在大數據環境下有序、高效地得到開展,維護整體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秦榮生.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對審計的影響研究[J].審計研究,2014,06:23-28.
[2]彭啟發,艾如巧.云計算環境下的ERP審計應對措施探討[J].會計之友,2015,10:128-129.
[3]陳偉.SMIELIAUSKAS Wally,大數據環境下的電子數據審計:機遇、挑戰與方法[J].計算機科學,2016,01:8-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