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喜岳
摘 要:2018年1月下旬浙江臺州等地出現強降溫降雪天氣過程,影響范圍廣、持續時間長且危害較大,氣象部門積極響應,全力做好災害預報預警及減災服務保障。本文針對此次過程分析,得知降雪天氣是在有利的天氣形勢和環流背景下發生發展的,而且水汽、動力條件發生演變與集中降雪時段基本一致。
關鍵詞:強降雪;天氣形勢;物理量;防災服務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8-0097-01 中國圖書分類號:P458.121 文獻標志碼:A
1 降雪天氣實況及防災服務
受冷空氣影響,2018年1月24日起浙江氣溫開始下降,日平均過程降幅達5℃~7℃,25日起浙中北大部地區日平均氣溫將降至1℃~3℃,最低氣溫0℃左右,山區-1℃~-3℃有冰凍。隨著后期冷空氣不斷補充,24~28日浙江省出現明顯持續雨雪冰凍天氣,其中強降雪時段出現在25~26日,臺州等地區有明顯降雪,部分中到大雪,山區有暴雪。
為降低此次雨雪冰凍天氣對農業不利影響,有力保障農產品市場供應和農業生產安全,浙江省農業廳于1月23日發布關于做好雨雪冰凍天氣農業防范工作緊急通知,要求落實各項防御措施。臺州市各級氣象部門積極響應,發布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信息,指導廣大市民及相關行業做好防御。
2 天氣形勢分析
降雪天氣出現前,500hPa上,北極地區極渦一分為二,分別移至東半球和西半球,東亞中高緯地區有兩脊,同時存在一低渦,其中位于貝加爾湖以東地區東半球極渦向西延伸并生成橫槽,其底部有明顯鋒區,烏拉爾山一帶則有阻塞高壓。23日中高緯為緯向環流,極渦迅速東移南下,影響橫槽轉為豎向,強冷空氣沿橫槽一路向南入侵,到達我國華南及東部沿海一帶,造成強降溫降雪。24日,中低緯南支槽東移,08時到達印度半島東部及孟加拉灣西部,槽前有穩定西南氣流,且勢力強盛,攜帶孟加拉灣水汽持續向我國中部、南部等地區輸送,且此時我國江南、華南一帶處于槽前平直較強偏西急流影響,西太平洋高壓穩定維持在南海中南部洋面,將暖濕空氣輸送至華南地區、東部沿海。
700hPa上,浙江省等東部沿海受過境高空槽影響,西南低空急流處于槽前,形成正渦度中心及負散度區,受其影響,臺州市大部分地區相對濕度偏高,具備出現雨雪有利水汽條件。850hPa上,我國多地區受到冷高壓控制影響,東移南支槽使得臺州市等地區暖濕氣流強盛,冷暖氣流在東部沿海上空交匯,暖濕空氣在該地區上空形成逆溫層,并出現風速較大偏北風至東北風,當地面氣溫降至0℃左右時,降水相態轉變成為降雪,對應臺州自24日起出現降溫降雪,強降雪集中在25~26日。
3 物理量分析
3.1 水汽條件
分析此次寒潮降雪過程水汽通量值可知,降雪前,24日08時,臺州市上空水汽通量值相對偏小,20時左右,700hPa附近水汽通量值開始增大。到25日,水汽通量大值區影響范圍擴展,隨著溫度下降,開始降雪,期間700hPa出現水汽通量大值中心,中心值為8g/(cm·hPa·s),水汽輸送深厚,降雪繼續,持續到26日。27日,水汽通量大值中心勢力逐漸減弱,降雪強度趨于減小,并隨著大值區勢力減弱而停止,28日降雪結束。
3.2 動力條件
25日08時,850hPa低空急流加強,低層出現輻合中心,中心強度-1×10-5/s,降雪加強,隨著冷空氣進一步加強,溫度驟降,輻合區加強并向高空擴展,大值區一直延伸至500hPa以上,而此時900hPa以下為輻散區,中低層輻合運動強烈。26日08時,輻合大值中心位于800hPa,中心強度為-3×10-5/s,20時左右,大值中心達到-2×10-5/s,并發展至700hPa。同時輻散區也擴展延伸至250hPa,出現輻散大值中心,中心強度達5×10-5/s,。在這種高層強輻散、中低層強輻合形勢下,上升運動強烈發展,這種發展演變與臺州市25-26日出現強降雪基本一致,對應該地區降雪最強時段。28日08時,隨著高層輻散中心強度不斷減弱,輻散區向下延伸至700hPa,降雪減弱并結束。
結束語
2018年1月25-26日臺州市強降雪天氣過程持續時間長,氣溫下降幅度大,影響范圍廣且危害嚴重。通過對此次降雪過程天氣形勢、水汽及動力等物理量條件分析,以增加對此類災害性天氣事件認識,提高災害天氣預報準確率,為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和廣大市民提供及時有效服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