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琭
摘 要:嵊州越劇小鎮是浙江省第三批公布的創建特色小鎮,正在規劃建設之中。本文對越劇這一文化產業進行了剖析。小鎮定位為“文化+旅游”,其中文化產業既要起到吸引游客的作用,同時也是小鎮的支柱特色產業。因此,建設越劇小鎮就必須發展好越劇這一文化產業。其建設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也供全國其他省份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特色小鎮;越??;特色產業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8-0131-02 中國圖書分類號:F426.8 文獻標志碼:A
特色小鎮是銜接城市與農村的橋梁,是實現城鎮化的需要,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前奏曲。浙江省在特色小鎮的創新立意、規劃布局、發展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都走在全國前列。2015年6月4日,第一批浙江省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正式公布。全省10個設區市的37個小鎮列入首批創建名單。2017年8月2日從全省108個創建名單中,只評選出2家正式命名浙江省級特色小鎮。對一些未達到標準的特色小鎮提出了警告。考核制度之謹慎,也就意味著有一些正在進行培育和創建的特色小鎮可能不能夠最終被正式命名。因而,為避免人物物力財力的浪費,對正在建設中的特色小鎮應有理性的思考。
嵊州越劇小鎮是浙江省2017年第三批公布的創建特色小鎮之一,于2017年動工建設,預計于2021年完成其主體部分的施工,計劃投資45億元人民幣。該小鎮是中國第一家以越劇命名,致力于打造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文化創意、生態宜居于一體的越劇特色名鎮。越劇小鎮規劃總用地面積約3.68km2,位于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甘霖鎮。位于長三角3h交通圈,區位優勢明顯。旅游資源豐富,有嵊州剡溪漂流景區,施氏宗祠、古戲臺、早期女子越劇博物館等知名文物古跡。
1 以文旅小鎮作為定位
越劇是中國第二大劇種,嵊州是女子越劇的發源地。所謂女子越劇,就是由女性飾演男性角色,以女子為主的戲班演出方式。越劇大多以才子佳人為演出題材,因而“女小生”更能體現人物的清秀俊朗。 越劇雖為我國第二大劇種,但其以方言為演唱語言,演唱方式傳統,舞臺布置較為單一,劇目創新少等特點,注定其有較為固定以及較小范圍的觀眾。既然以越劇這一文化產業為小鎮命名,那么越劇是否能起到吸引游客,實現“文化+旅游”的小鎮定位呢?
在命名過程中也曾反復斟酌,是以“戲劇小鎮”命名,還是以“越劇小鎮”命名。如果拋棄了“越劇”這一地方特色,無法體現特色小鎮的內涵;但越劇受眾小,能否以越劇之名吸引更多游客,是一個兩難問題。在越劇小鎮規劃之際,針對這一問題,設計了跨越中西的舞臺互動,既有越劇等中國傳統瀕危劇種長期在劇場表演,也有如莎士比亞等西方劇著的演出。但是,這實際上是妥協的決策,沒有將越劇這一特色劇種貫徹到底。
2 特色產業動能相對不足
越劇是以劇場和舞臺的形式展現,其文化產業的特殊性意味著消費者需要親自來到小鎮和劇場,才能消費文化產品。在時間和空間上有著較為固定的特點。以及其產品沒有規范性,如果每場演出都是標準化的,那就不會有觀眾愿意重復觀看,或者甚至不愿意前往劇場觀看演出了。所以也就意味著,文化產品的消費者比一般產品的消費者更加理性,更少會有沖動消費。因為前往劇院和小鎮,一定意義上意味著消費者對越劇以及小鎮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并且對所消費的文化產品具有較強的偏好。然而,我國戲劇演出產業本身的體量并不大,雖然近年來消費者越來越多地走向劇院,但粗略地計算小鎮1年僅靠戲劇舞臺收入,樂觀的估計大約將會是2億元左右。雖然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然而即使經營良好的情況下,恐怕要到中后期才能持續發力。在初期不得不依靠旅游、生態農業以及房地產的效應來維持小鎮的經營。
對浙江省版的特色小鎮,浙江省政府明確規定了50%~60%的土地指標獎勵與“三免兩減半”的財政貢獻獎勵,但這是有前提的,就是必須達到驗收合格的標準。如果沒有完成相應的投資指標則可能會被警告,嚴重的有被降格的小鎮(從創建小鎮降格為培育小鎮)。而在考核的指標中,科技創新與特色產業所占比重70%,也就是說所有的小鎮都需要注重科技創新以及產業特色要鮮明,這是一個特色小鎮成敗的關鍵。其特色產業的收入能否支撐小鎮的發展,是另一個需要探討的問題。為防止過度房地產化的考慮,在計劃45億的投資當中,如何整合資源,強化對文化產業的投資是當務之急。
國家也強調在建設特設小鎮的過程當中,應當發揮市場的作用,謹防政府的債務風險,也就是說在特色小鎮的建設和運作過程中,作為主體參與的更多的應當是企業,或是國有企業,或者是ppp模式。也就意味著,對于越劇這一文化產業,更多的不能是靠國家扶持,而是需要有商業運作的模式支持其產業的發展。目前負責開發建設5A級旅游景區的單位是浙江藍城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綠城理想小鎮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而負責戲劇文化策劃運營的則是越劇小鎮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也應謹防以建設特色小鎮之名,行圈地賣房之實。
3 日本寶塚歌劇團的成功經驗
同樣是以女性飾演男性角色而聞名的日本寶塚歌劇團,其產業模式成熟,已有百年歷史。在日本有著廣泛的受眾,同時是相當忠誠度高的觀眾群體。值得關注的是,寶塚歌劇團的發祥地日本兵庫縣寶塚市是一個面積101.89km2,人口22萬人左右的小城鎮。除了寶塚歌劇團之外,被人熟知的還有其豐富的溫泉資源,每年到訪的觀光客有877萬人之多,這不正是小城鎮實現“文化+旅游”的成功案例嗎?那么,日本寶塚歌劇團在哪些方面是可以供我們學習借鑒的呢?
在戲劇形式方面,首先,日本寶塚歌劇團演出形式上傾向于西方歌劇,題材廣泛。既有日本傳統題材(如《源氏物語》)也有由漫畫改編的題材(最典型的如《凡爾賽玫瑰》),同時也有改編東西方各個國家的傳統題材劇目(曾改編中國題材《虞美人》等),甚至科幻題材。其次,日本寶塚歌劇團利用科技及舞臺技術,在表演技巧與表演場景的布置上能夠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再次,日本寶塚歌劇團由女性飾演的男性形象不僅僅有“小生”,也有“武生”和“老生”?!拔渖毙蜗笠步洺W鳛楦鑴〉闹饕蜗螅宫F的是男性的陽剛之美,由女性飾演更增加了“武生”的魅力。最后,寶塚歌劇團的受眾廣泛,年齡層次幅度大,地域分布在全國以及有一定數量的外國觀眾,從性別的比例上來講大部分粉絲是女性,而且對于所熱愛的演員十分忠誠。
在產業運作方面,寶塚歌劇團是日本關西最大的私營鐵道公司阪急電鐵的一個分支機構,沒有接受過政府的任何資助,是靠著商業運作一步一步發展至今。寶塚歌劇團在寶塚大劇場保持著95%的上座率,在東京寶塚劇場則保持著105%的上座率(可以售賣站票)。寶塚歌劇團在小林一三創始之初秉承的理念就是“創造新的國民戲劇”,“讓普通民眾以便宜的價格看到質量上乘的戲劇”。其演出的內容以及演出的形式都是十分“大眾化”的,親民的路線。除此之外,在觀眾的開發和維護上也有一套自己的模式。包括其建立的粉絲俱樂部制度,明星周邊產品及演出周邊產品的售賣,都拓寬了演藝市場的產業鏈,從而以持續盈利的發展,維持了劇團的生存。這都是值得借鑒的模式。
結束語
越劇作為中國第二大劇種,還是擁有一定的群眾基礎的,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越劇《紅樓夢》中“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等選段。越劇要想適應時代的發展,既要承載中國傳統文化,同時又要適應當前商業運作的發展,就需要作出一些適當的改變。在建設越劇小鎮之際,越劇產業的發展依然是小鎮特色產業的核心。在商業化運作的同時,政府應當給予一定的指導與監管,才能保證特色小鎮的順利建成。最后,其他省份也應積極借鑒浙江省的優秀經驗,結合當地實際推進特色小鎮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