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
摘 要:在互聯網時代,人們的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都發生了轉變,農業經濟作為我國經濟的重要內容,其與我國社會穩定與人民利益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全球經濟信息化的今天,農業發展方式也需要積極創新、與時俱進。近些年,我國黨和政府對農業經濟發展與互聯網的結合給予了高度重視,通過構建電子商務平臺、提高農民網絡技能、整合農業資源等方式,全面推進互聯網時代農業經濟的高效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農業經濟;發展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3-0138-01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3 文獻標志碼:A
農業是我國經濟的基礎性產業,是社會穩定、國家興盛的標志。當代社會信息化程度越發深入,互聯網技術普及到了各行各業之中,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也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基于此,農業經濟發展也必須要緊緊依托互聯網技術的優勢,構建互聯網農業經濟模式,實現我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為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1 運用互聯網技術,高效整合農業資源
我國當前處在互聯網技術發展背景下,針對農業經濟來說,需要依據可持續發展理念,對互聯網技術與農業發展之間的重要性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保證在互聯網經濟發展過程中完美的結合,最終逐漸優化和完善現階段的農業資源。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依據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所以,在任何發展環境下,都需要作為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思想和理念。另外,通過對現代信息技術的充分運用, 來對農業地區的以下幾方面資源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土壤、水文、肥力等,通過大數據來對當地農業的發展進行分析,并為之提供解決對策。
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的作用和優勢,對農產品實際行業進行分析,避免盲目發展、科學規劃方向,同時還需要結合自身實際發展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銷售策略,最終保證可以為農民之間的合作提供幫助。
2 重視電子商務,創新農業經濟形式
2.1 可以通過天貓和京東一些綜合性的電子商務平臺,將農產品網上銷售業務進行拓展
另外,農業電商可以對農產品市場做進一步分析,突出綜合類電商自身的作用和意義。通過對這種模式合理的運用,逐漸成為我國當前比較成熟的電商平臺,從而進一步推進農產品的發展領域。
2.2 農業企業自身具備較強實力的條件下,自主開發互聯網平臺,需要通過互聯網資源實現
而對于一些實力較強的農業企業,可以不需要第三平臺的幫助,可以根據企業自身的實力,及時創建網絡平臺,實現網絡銷售的最終目標。對于這種銷售模式來說,最大的優點就是自創平臺,可以創造屬于企業自身特點的農產品品牌,從而充分挖掘農產品市場的價值和作用。
2.3 對于一些個體農戶來說,通過互聯網平臺后,逐漸拓展銷售途徑,并且實現了對資源整合的目的
我國當前互聯網終端得到廣泛運用,不僅為個體農戶網絡銷售提供幫助,還可以完善農業分散經營手段。
2.4 從管理的角度來看
首先,可借助互聯網技術對農產品信息進行整合,借助信息平臺,農產品更加全面地展示在客戶面前;其次,通過云端網絡技術,農產品信息和質量得到監控,相關信息可以及時傳遞給生產經營者。
3 培養農民互聯網思維,凸顯農民核心地位
需要廣泛宣傳農民互聯網思維和理念,在打破傳統銷售方式的同時,推進生產方式進一步改革。農民是農業經濟發展的主體,尊重農民的意愿,滿足農民的需求,是激發起主觀能動性關鍵。因此,強化和培養農民的互聯網思維,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建立科學的農民培訓機制,進一步強化和規范農民培養教育,全方位提高農民技能。強化農民的生產經營教育,教育制度構建要凸顯農民核心地位,有針對性的設計教育內容。成立專門的“互聯網+農業”專家隊伍組織,及時發現和解決農業經濟發展中的問題,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結束語
在互聯網時代,農業生產模式、經營方式都亟待改變,構建新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顯得更加迫切。此時,國家農業部門以及各級地方政府,必須要充分發揮宏觀調控作用,互聯網與農業的整合提供經濟與政策上的支持,強化農民的互聯網思維,開發和構建電子商務平臺,為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開辟更加寬廣的道路。
參考文獻:
[1]呂巍.新形勢下發展農業經濟的有效途徑[J].農民致富之友,2017(21).
[2]郭浩.“互聯網+”時代下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探索[J].農民致富之友,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