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密鑫
摘 要:開展農村土地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是深化農村改革的基礎。晉中市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以下簡稱確權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 “兩年基本完成,第三年掃尾完善”的決策部署,從2014年開展試點,2015年全面啟動,2017年11月底基本完成。本文通過對晉中市推進農村土地確權工作的調研,總結成功經驗,分析存在問題,提出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農村土地確權;產權制度改革;農業(yè)經營體系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3-0139-03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1.1 文獻標志碼:A
1 工作概況
晉中市現(xiàn)轄11個縣(區(qū)、市)和1個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123個鄉(xiāng)鎮(zhèn)(管委會)、2 750個行政村、3 562個村民小組,二輪承包時集體耕地面積35.4萬hm2,其中:家庭承包地25.5萬hm2、集體機動地5.4萬hm2、退耕還林地2.12萬hm2、企業(yè)及公益事業(yè)占地1.51萬hm2,二輪承包農戶57.2萬戶。2014年,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晉中市在11個縣(區(qū)、市)17個鄉(xiāng)鎮(zhèn)的74個行政村開展了確權試點工作。2015年,在2 664個應確權村部署開展了確權工作,占行政村總數的96.9%。截止2017年11月底,已超額完成權屬調查、登記簿建立、數據匯交任務,全面完成農戶確權檔案整理工作,基本完成信息化機房建設,同步建成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
1.1 超額完成權屬調查和登記簿建立工作
土地確權權屬調查工作由各縣(區(qū)、市)通過公開招標,委托30個測繪公司承擔。截至目前,已完成審核公示的行政村2 633個,占應調查行政村數的98.8%。完成權屬調查農戶52.7萬戶,占應調查農戶數的100%。實測耕地34.38萬hm2,其中:實測承包地28.32萬hm2,超過原承包合同面積11.1%;實測非承包地4.06萬hm2,超過原集體機動地面積12.5%。已完成承包合同簽訂的行政村2 579個,占應簽訂行政村數的96.8%,超額完成省定95%的目標任務。完善承包合同51.2萬份,占應調查農戶數的97.1%。確認家庭承包合同面積27.89萬hm2,占實測承包地面積的98.5%,超過原承包合同面積9.4%。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簿由各縣(區(qū)、市)農經部門根據完善后的承包合同,以承包農戶為基本單位,按照“一戶一簿”的原則建立。目前已建立了2 579個行政村、51.2萬戶的登記簿,分別占總數的96.8%和97.1%,超額完成省定95%的目標任務。
1.2 整體完成數據庫整理匯交任務
數據入庫工作以縣級行政區(qū)為基本單元,采用“分級負責,逐級匯交”的辦法開展。各縣(區(qū)、市)通過招標形式選擇技術單位承擔本行政區(qū)域數據庫的整理匯交工作。市級委托四川魚鱗圖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對各縣(區(qū)、市)數據庫進行了質檢驗收。目前,全市11個縣(區(qū)、市)已全部向國家提交了質檢合格的數據庫,超額完成省定7個縣的目標任務。
1.3 全面完成農戶確權檔案整理工作
確權檔案整理工作堅持“統(tǒng)一領導、分級實施、分類管理、集中保管”的原則,與土地確權工作同步部署、實施。各縣(區(qū)、市)通過組織鄉(xiāng)村兩級工作人員與測繪公司組成聯(lián)合小組或通過公開招標委托第三方技術單位組建了檔案整理隊伍,落實了保管場所,建立了各項制度。目前,已全面完成農戶確權文件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已歸檔28萬份。
1.4 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機房建設
山西省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統(tǒng)機房建設工作由省、市、縣分級負責。目前縣級已按照要求完成了機房裝修,并配備了屏蔽機柜、UPS不間斷電源、恒溫恒濕空調等硬件設施,安裝了氣體自動滅火系統(tǒng)、密碼式門禁系統(tǒng),機房建設達到了C級機房標準。市級機房由于單位整體搬遷,目前正在改建中。
1.5 同步建成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
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確權工作結束之時,就是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成之日”的要求,晉中市在開展確權工作的同時,同步推進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目前,全市11個縣(區(qū)、市)全部依托農經中心成立了縣級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中心,使用面積1 860m2,配備工作人員55名;118個鄉(xiāng)鎮(zhèn)全部依托三資管理中心設立了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所,使用面積4 933m2,配備工作人員331名;2 750個行政村全部配備了信息聯(lián)絡員,初步建成了縣、鄉(xiāng)、村三級聯(lián)動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體系。
2 經驗做法
2015年,山西省農村土地確權工作方案下發(fā)后,市委、市政府于2015年3月10日召開了全市土地確權工作動員培訓會,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并于2015年4月27日印發(fā)了工作方案,制定了目標任務、明確了工作階段和內容,提出了保障措施。三年來,各級黨委、政府站在戰(zhàn)略和全局的高度,切實把農村土地確權工作作為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重要任務,加化組織領導,嚴格工作程序,推動了全市農村土地確權工作扎實穩(wěn)妥、有序有效開展。
2.1 強化組織保障,堅持高位推進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以市長任組長的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農委具體負責,并將此項工作納入深化改革重點考評內容。同時,根據工作需要,市確權辦組建了政策咨詢組、技術服務組、綜合協(xié)調組,建立了信息報送、工作例會、督查通報等制度。縣鄉(xiāng)兩級均成立了由政府“一把手”任組長的土地確權工作領導小組,村級吸收村民代表、參與過二輪延包的老干部等參加,確保工作效果。通過層層成立領導小組及專門機構,為確權工作有序開展奠定了很好的組織基礎。
2.2 建立聯(lián)系制度,強化督促檢查
為切實加強對農村土地確權工作的指導,確保農村土地確權工作順利推進,市農村土地確權工作領導組下發(fā)了《關于建立農村土地確權工作領導組成員單位聯(lián)系縣制度的通知》(市農地確權組發(fā)〔2015〕02號),明確了成員單位聯(lián)系縣的具體安排、聯(lián)系內容和工作要求。各成員單位聯(lián)系領導高度重視,認真負責,經常深入到所聯(lián)系的縣(區(qū)、市),全面了解掌握確權工作的總體情況,定期向農村土地確權領導組主要領導匯報工作動態(tài),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建議。同時,為了確保聯(lián)系制度落到實處,市農委明確由處級領導和相關科室負責人與各成員單位聯(lián)系縣負責人組成督查組,在日常督查的基礎上開展集中督查。2016年以來,督查組先后五次分赴11個縣(區(qū)、市),通過聽取匯報、座談交流、查閱資料、現(xiàn)場察看等形式,對118個鄉(xiāng)鎮(zhèn)、590個行政村、1 180個農戶、32個測繪公司的農村土地確權清查摸底、糾紛調處、經費落實、測繪調查等重點工作進行了集中督查,全面督促各級黨委、政府認真落實各項目標任務,推動確權工作深入扎實開展。
2.3 突出技術指導,規(guī)范工作流程
2016年,隨著農村土地確權工作逐步進入測繪調查階段,確權工作從以鄉(xiāng)村干部清查權屬、化解矛盾為主的政策階段,轉向以測繪公司為主的地塊調繪、影像處理的技術階段。為了有效解決全市普遍存在的測繪公司技術人員短缺、操作水平低下等問題,市農委將農村土地確權工作技術質量的監(jiān)督和技術服務列入政府購買服務項目,通過公開招標委托山西四海通土地規(guī)劃勘測咨詢有限公司完成。并下發(fā)了《晉中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檢查指導工作方案》,明確了督查指導的依據、內容、時間、方法和人員組成,切實把任務具體化,將質量控制落實到每個環(huán)節(jié),將監(jiān)督檢查安排在數據審核過程中,確保了督查指導工作不走過場,不流于形式。山西四海通土地規(guī)劃勘測咨詢有限公司在全市所有鄉(xiāng)鎮(zhèn)(管委會)分別抽取1個村、2個農戶、6塊承包地,對確權過程中形成的所有表格、圖件等成果資料進行了督查指導。服務范圍覆蓋全市118個鄉(xiāng)鎮(zhèn),服務內容涵蓋土地承包經營權調查全過程,有效保證了確權工作質量。
2.4 注重培育典型,發(fā)揮示范作用
在推進確權工作過程中,晉中市始終把典型引領作為重要抓手,大力發(fā)現(xiàn)和培育先進典型。2015年5月,農村土地確權進入清查摸底階段,市農委在壽陽縣召開現(xiàn)場推進會,推廣壽陽縣針對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項內容和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自行研究設計了20種表格,扎實做實做細清查摸底的工作經驗。6月,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確權工作結束之時,就是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成之日”的要求,市政府在太谷縣召開全市現(xiàn)代農業(yè)及農村土地確權現(xiàn)場會,要求學習太谷縣在推進農村土地確權過程中,同步推進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的經驗。2016年3月,確權工作進入調查測繪關鍵階段,市委、市政府在榆社縣召開質量推進會,認真總結推廣榆社縣組織專門力量,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嚴把質量關口的經驗。2017年8月,確權工作進入攻堅階段,針對各級換屆后對確權工作重視不夠、推進不力等情況,市委、政府再次在榆社縣召開現(xiàn)場會,對確權工作進入再動員、再部署,進一步推進了全市整體工作。
2.5 嚴格檢查驗收,確保工作質量
根據山西省要求,市確權辦出臺了《晉中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檢查驗收工作方案》(市農確權辦發(fā)〔2016〕12號),明確了成果檢查驗收以縣(區(qū)、市)為基本單位,采取“作業(yè)單位自檢、縣級檢查、市級驗收”的方式進行。作業(yè)單位自檢由各標段配備專職質檢員對全部確權調查成果進行專業(yè)檢查;縣級檢查由縣(區(qū)、市)確權辦組織專家或委托第三方技術單位開展,按照抽查樣本不少于30個發(fā)包方、150個承包方、900塊承包地的要求進行檢查;市級驗收根據各縣(區(qū)、市)申請,委托四川魚鱗圖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內業(yè)檢查和外業(yè)檢測相結合的形式,隨機抽取樣本縣5個發(fā)包方,每個發(fā)包方5個承包方、30塊承包地,進行現(xiàn)場查閱檔案資料、檢驗技術成果和進村入戶調查,對經營權調查成果進行了檢查;采用人工檢查和質檢軟件檢查的方法對數據庫成果進行了質檢驗收。對檢查驗收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現(xiàn)場進行反饋,并提出整改建議。
3 存在問題和工作建議
晉中市農村土地確權工作已基本完成,但目前仍面臨一些障礙和制約因素。主要表現(xiàn)在:由于城市建設、企業(yè)用地、開采地下礦產資源、采煤沉陷地質災害、自然災害等造成無地或耕地破壞等原因,全市未開展確權工作的村有86個,涉及發(fā)包方93個、農戶3.9萬戶、耕地0.88萬hm2;由于二輪延包不徹底、土地流轉不規(guī)范、村委班子不健全、以及村集體違規(guī)調整土地等歷史遺留問題難以有效化解,造成確權進展緩慢,簽訂合同不及時,尚未完成數據匯交任務的村有250個、涉及發(fā)包方396個、農戶7.8萬戶、耕地2.64萬hm2;個別鄉(xiāng)村檔案整理沒有與確權工作同部署、同實施,資料的完整性難以有效保證;多數縣信息化技術人員配備不到位,確權成果應用條件不具備;以及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運行不規(guī)范等等。
下一步,應在全面完成土地確權掃尾工作的基礎上,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全面落實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為主線,繼續(xù)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穩(wěn)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加快構建現(xiàn)代農業(yè)經營體系,為全力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加快推進農業(yè)農村現(xiàn)代化增添新動能。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3.1 做好農村土地確權掃尾工作
已完成權屬調查的村,要加快推進合同簽訂、數據入庫和檔案整理工作,在數據庫通過農業(yè)部質檢后,要及時組織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頒發(fā)工作;針對存在爭議、耕地破壞、人多地少等原因未開展確權的村,要分別通過司法仲裁、加快復墾進度、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土地整理等方式,盡快啟動土地確權工作,做到應確權必須確權;頒證及檔案整理工作整體完成的縣(區(qū)、市),市級要及時組織驗收,保證全面完成確權工作;抓緊做好信息化技術人員的配備、培訓等工作,確保確權成果具備應用條件。
3.2 繼續(xù)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健全完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體系,完善交易功能和監(jiān)管機制,推動農戶承包經營權規(guī)范流轉和交易。鼓勵通過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代耕代種等多種經營方式,探索放活土地經營權的有效途徑,促進農村資源有效開發(fā)利用。完善基層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處機制,妥善化解土地承包經營糾紛,有效維護各權利主體的合法權益。
3.3 穩(wěn)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認真貫徹落實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fā)<山西省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晉發(fā)〔2017〕55號)精神,用3年左右時間全面完成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規(guī)范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科學確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集體經濟新的實現(xiàn)形式和運行機制。2018年-2019年,全市全面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和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確認任務;2018年-2021年,在抓好試點的基礎上,穩(wěn)步開展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2021年底,所有鄉(xiāng)、村、組基本完成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
3.4 加快構建現(xiàn)代農業(yè)經營體系
加強農民合作社規(guī)范化建設,繼續(xù)深入推進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建設行動,指導合作社依法辦社、依規(guī)建社。組織全方位培訓,提高農民合作社發(fā)展水平和市場帶動能力;繼續(xù)建立和完善家庭農場管理服務制度。大力推進家庭農場的認定工作,積極開展示范農場創(chuàng)建活動。推動對家庭農場的扶持政策,加大對家庭農場主的培訓力度,提高家庭農場的規(guī)模化經營水平;支持新型經營主體融合發(fā)展,鼓勵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yè)產業(yè)化龍頭企業(yè)等聯(lián)合與合作,依法組建行業(yè)組織或聯(lián)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