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銀艷 朱代根

摘要:產品設計中各要素之間都有著密切的關系,例如功能、形態、色彩、材料、技術、結構、環境、人因等,只有把它們有機地統一在一起才能設計出真正好的產品。文章通過舉例來分析功能要素、形態要素、材料要素與色彩要素之間的關系,闡述其對于產品設計的影響。產品的各要素之間相輔相成,相互影響。在產品設計中,如何平衡各要素之間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深入地分析、思考。
關鍵詞:產品設計:功能:形態
中國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18)06-0047-02
產品設計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產品設計的目的在于為人們更好的生活而提供解決方式,不斷地解決我們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在一個產品的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其中的各個因素,例如功能、形態、色彩、材料、人因、環境因素等等,各個因素之間的關系是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設計起源于人類的文化發展,與人類一起成長。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產品的要求不再僅僅只滿足于單一的方面,對于一個產品的評估往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所以一個好的產品,其自身的各個元素之間一定是有機統一的,就像是一個平衡的生態圉一樣,形成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下面通過案例來分析功能、形態、色彩和材料這四個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進一步研究其對產品設計整體的影響。
1備要素間的關系
1.1功能與形態
美國著名的建筑大師——沙利文提出過“形式追隨功能”的口號,這是現代工業美學思想,他認為功能在要素中占主導地位。功能與形態這兩要素的地位爭奪從未停止過。時至今日,我們不可否認的是,只有產品有了一定的功能,產品本身才有了最基礎的價值,才被消費者所需要。在產品設計的所有要素中,功能要素作為產品首先實現其價值的一個重要的點[1],功能又分為物質功能和精神功能。例如某些品牌的包,物質功能就是用來裝物體,精神功能就是其品牌價值所帶來的個人財富、地位等的象征。在社會科技發展的今天,為了符合越來越豐富的生活內容,功能要求越來越多樣化;為了符合日益多樣的個性化追求,款式形態也被要求更個性化。在產品設計過程中,形態對于功能來說決不是處于被動地位和服從地位的,功能影響著形態,反過來形態也影響著功能[2],兩者的關系并不是單箭頭的,它們其實是密不可分、辯證統一的。功能和形式不僅決定了產品的用途和外觀,還影響著整體。只有把功能和形態更好的結合起來,才能創造出更符合人們需求的、更加有價值的產品。
1.2功能與材料
材料是產品設計的物質基礎,可以說材料是產品實現其功能的一個載體[3]。產品的進步與材料的發展也是互相促進著的,一方面產品設計的創新對科學技術不斷提出新的要求,需要不斷探索尋找新的材料,以更好地解決某些問題;另一方面,材料的發展給產品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歷史證明,每一次材料的更新,都會使產品設計領域產生一次翻天覆地的變革,催生新一代產品的誕生,引發新的熱潮。就像每次工業革命一樣,新的技術會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材料選擇時結合功能來說的話,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實用性方面、審美性方面和安全性方面。其中實用功能是產品的基本功能,之前也提到過了,功能性是設計中材料選取的主導因素,因為產品的性能不同,所以對于材料的要求就不相同[4]。產品的審美功能主要是通過產品外觀形態來實現的,而材料是構建產品的載體。例如家居,用不同的材質會給人不同的感受,紅木的家具與普通塑料家居相比,紅木家居給人的感覺更加高端。材料的選擇還會受到出于安全性能方面要求的影響,例如給小孩使用的餐具,更多會選擇安全無毒耐摔的[5]。材料的發展給設計者提供更為廣闊的選擇范圍,也對設計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這就要求了設計者必須對材料的特性、加工工藝等相關因素有充分的了解,只有全方位的了解了,才能選擇出對于某產品來說最好的材料實現方式。
1.3功能與色彩
在產品設計中,不同的色彩賦予產品不同的質感,不同的色彩也被應用在不同的地方來體現功能。不同的色彩給人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冷暖兩個色調就能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6]。(1)進退感的區別。例如圖1所示的緊急按鈕,周圍是一固銀色的面板,但中間的按鈕是紅色的,那么這個按鈕就突出來了,讓人一眼就能知道這個按鈕是如何操作的。換種方式說,這個部分因為顏色的不同給人的視覺效果往前進了,而銀色的部分就往后退了。(2)重量感的不同。不同的色彩會給人不同的質量感受,同一個產品,例如圖2所示,人們就會感覺黑色的要比白色的質量重。(3)環境感的差別。不同的顏色給人不同的刺激感[7],鮮艷顏色的產品會讓人感到興奮。(4)價格感之分。一般來說,具有絢麗顏色的產品給人的感覺比較低廉,素雅顏色的產品給人的感覺比較高端低調。那么色彩之于功能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在一定程度上,色彩能夠更好地展示出產品的功能。當然一個產品的成功與否并不取決于顏色使用的多少等等,而是在產品設計過程中,一定要通過分析,使兩者的結合能產生出更好的效果。
1.4形態與材料
世間萬物皆有形,萬物都以其不同的形態而存在。早在原始時期,我們的祖先就開始使用材料,并把它們做成各種各樣的形態,以供使用。例如石器、陶器。而現在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能使用的材料越來越多。如果說材料是功能的載體,那么材料就是形態創造的基礎,是形態最直觀的體現。材料的形狀與性質的不同,給人以不同的視覺感受,所以材料的視覺性能特征直接影響了產品形態的視覺表達[8]。材料的體積感和量感影響著其展現出來的形式。材料的形態體積越大,給人的體積感就越大,反之則越小。量感是指材料形態的重量感覺,包括物理量感和心理量感。物理量感有材料本身的物理屬性所決定,也就是其大小、密度等等,心理量感是指材料給人的心理感受,所感受到的重量感。比如同樣一個形狀的物體,會讓人感覺玻璃的要比塑料的重。材料的物理屬性和加工工藝也決定了產品的形態表達。例如圖3,北歐風格的家具,設計師為了表達出樸實簡潔、貼近自然、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而采用圓滑的木材造型,為了表達出材料的原始質感。形態與材料更好的“磨合”,才能使產品更具特色。
1.5形態與色彩
形態作為承載功能的一個要素,色彩之于形態是密不可分的。當人們想到一個物體時,腦海中浮現出的一定是形態與色彩兩要素并存的一個狀態。當把色彩這一要素抽離的話,那么我們對于產品形態的認知度就會變得模糊,形色不可分。比如,我們熟悉的一個產品——空調,當我們想到空調時,長期以來腦海中浮現的顏色更多的應該是灰、白這樣的色彩,而不是大紅大綠的顏色。當然現在也有產品把色彩作為突破口的例子,例如現在智能手機有大紅色、玫瑰金色等,如圖4所示。這也是出于個性化的需求。產品的色彩在配置時為了能使形態更加美觀,(1)要把握好配色的主從關系,根據具體的產品把握好顏色的主次。(2)使配色的視覺心理平衡,使產品看起來不會給人帶來不適。(3)注重產品的配色秩序,產品的配色要合理。(4)注重產品配色的協調性,顏色的協調體現在色彩的三要素上,色彩上的協調也能增強整體的協調性[9]。當然,在產品設計中,色彩與形態的結合要符合美學,例如統一與變化、主次與重點、跳躍與穩定的節奏等等。形與色的“統一”能給人更好的視覺感受。
1.6色彩與材料
產品中的色彩之于材料也不是獨立存在的,恰恰是和材料表面紋理的相結合才組成了真正產品意義上完整的色彩,體現出了產品外觀的質感[10]。不同的顏色用在不同的材料上的,經過加工處理后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色彩在不同材質上的運用給人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色彩與材料也是相互作用的,在相互配合的時候,有時也需要根據環境的需要而調整。例如,木材家具,木頭這種材料更多的配合其本身的自然色,或者做成棕色、紅棕色、黑色,很少會是黃色、綠色的狀態,因為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中,色彩與材料明顯不搭,會削弱產品的總體效果,甚至影響最終的結果。所以,色彩與材料也是相互依賴,相輔相成的。
2結論
產品設計作為工業設計中的主要及重要的方面,正如工業設計新定義所述,在設計中,要把創新、技術、商業、研究和消費者這幾個要素緊密聯系在一起,作為一個系統來研究,才能得出可行方案。顯而易見的,各要素之間是相互影響的,在設計過程中要用相互聯系的思想出發去思考和設計,才能使設計更加有價值。所以在產品設計中的各種元素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他”。設計的本質在于統一,包含技術與藝術的統一,功能和審美的統一。在產品設計中,設計師要統籌兼顧各要素,只有把它們有機地統一起來才能把設計盡可能地最優化。
參考文獻
[1]那雪姣,李月.淺析影響產品結構設計的相關要素[J].2017(2):105-106.
[2]許世虎,曾靜.析產品設計中形式與功能之和諧[J].包裝工程,2010 (10):4-6.
[3]馮霞,杜量淺談產品設計中材料的選擇[J].中國包裝T-IV,2015(7):62.
[4]屈新波新材料在產品設計中的應原則探究[J].設計,2014(4):25-26.
[5]李蔓麗.智能材料在兒童產品設計中的體現[J].工業設計,2011(11):85-88.
[6]王睿卓產品設計中的色彩情感要素分析[J].戲劇之家,2017 (11):185.
[7]賈衛基于人因要素的產品色彩設計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7 (24):62-63.
[8]李鋒,應放天,吳丹,產品設計中的材料與形態[J].包裝工程,2008(4):93-95.
[9]劉艷靈產品設計中形式美感的色彩要素分析[J].美術教育究,2017 (11):54-55.
[10]胡曉慶,王苗輝,高運芳金屬材料的感覺特征與產品形態設計[J].包裝工程,2007(8):18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