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
- 山西大同金茂園遺址人群顱骨的形態學
金茂園遺址人顱骨形態學的研究后發現,該墓地居民顱骨特征屬于現代亞洲蒙古人種的范疇,并表現出不同程度與東亞和東北亞類型接近的特點。種系純度檢驗顯示,男女兩性均有同種系傾向,但女性各項指標變異范圍更大。金茂園組與華南組、華北組關系最近,與通古斯組關系最遠。在與古代組比較中,金茂園與以東亞類型為主的新豐組、水泊寺組等古代人群接近,與以北亞類型為主的東大井組、叭溝組等古代人群距離較遠。金茂園遺址代表的北魏平城時期人群應是繼承了大同地區原住民的遺傳學特征,同時也受到
人類學學報 2024年2期2024-06-30
- 扎根理論下大學英語議論文三段式寫作模構新探
納演繹發展為基于形態圖式和內容圖式互動的關聯主義塑模定型,引導大學生既關注解決問題,又注意指導方法和理論;在注重經驗反思的同時不忽略思維方式更新中的可操作性,用動態多維框式建架來思量和評估結構效能和功用信度的統一。關鍵詞: 三段式;歸納演繹;扎根理論;形態-內容圖式;關聯主義中圖分類號: H319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5-9052(2024)06-0085-03引言在大學英語議論文寫作教學中,三段式在相當長時期內是最為普遍的篇章布局,其典型格式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24年6期2024-06-29
- 一株裂解耐氨芐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噬菌體及其生物學特性與全基因組分析
顯微鏡觀察噬菌體形態,并對其進行生物學特性分析及全基因組測序分析。結果分離得到一株金黃色葡萄球菌噬菌體,效價達2.75×1010PFU/mL,命名為SP688。該噬菌體具有長的不收縮尾巴,屬長尾噬菌體科,對7株耐氨芐西林金葡菌均有裂解效果,最佳感染復數為1,可在10h內抑制細菌生長,在溫度-20-54℃范圍和pH值3-11之間活性穩定,對紫外線敏感。全基因組分析顯示,SP688基因組為環狀DNA,全長45499kb,GC含量為34.1%;預測到64個開放閱
山東農業科學 2024年3期2024-06-11
- 一種為害天麻的平顏蚜蠅越冬前后形態特征和羽化節律觀測
品價值。本研究從形態特征、羽化過程和羽化節律等方面對一種為害天麻的平顏蚜蠅越冬前后的發育進行比較,以期了解其習性。結果顯示,越冬前后平顏蚜蠅的發育經歷老熟幼蟲、預蛹、浮蛹、沉蛹和成蟲5個階段,形態特征變化明顯;成蟲羽化分為展翅前、展翅中和展翅后3個階段,時間持續60-120min,羽化雌、雄比約為2:3;52.78%的成蟲在23:00至次日5:00區間羽化。田間觀測發現,平顏蚜蠅以預蛹在為害部位土層中越冬,春季氣溫回暖后爬到地表尋找隱蔽處化蛹,4月中上旬羽
山東農業科學 2024年3期2024-06-11
- 客家舞蹈形態的歷史演變與文化傳承
要探討了客家舞蹈形態的歷史演變與文化傳承。首先介紹了客家舞蹈的特點,包括舞蹈動作、音樂、服飾等方面的特色。然后通過對客家舞蹈形態的歷史演變進行回顧,介紹了不同時期客家舞蹈的發展變化。接著探討了客家舞蹈形態的文化傳承,最后提出了推動客家舞蹈形態傳播發展的措施,包括創新傳統舞蹈形式、利用新媒體和技術手段等。通過研究客家舞蹈形態的歷史演變與文化傳承,可以更好地保護和傳承客家文化。關鍵詞:客家舞蹈;形態;歷史演變;文化傳承;措施中圖分類號:J722文獻標識碼:A文
藝術大觀 2024年4期2024-04-27
- 論泰國漢文報刊傳承中國文學的變遷、形態及其文化價值
改造了文學傳播的形態:使用評論、轉寫、化用諸多手段,多層次參與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義理闡釋;新編文本,加上泰語對照,方便閱讀;對經典文學加上新釋、新解,傳達文本精神;揉進異域文化基因,實現在地化。泰國華僑華人以“古”為情感紐帶,以“中”為民族自豪,以“祖國”為精神歸宿,積極探索中國文學的發展道路。泰國漢文報刊文學,始終秉持“弘揚自由祖國文化,促進中泰兩族親善,溝通中泰文化”的理念。關鍵詞:漢文報刊;中國文學;變遷;形態;文化價值中圖分類號:????????文
華文文學 2024年1期2024-04-18
- 間作對大豆形態、光合熒光特性、農藝性狀、產量及品質的影響
米間作對大豆植株形態、光合熒光特性、農藝性狀、產量及品質的影響,以大豆品種洛豆1號為試驗材料,采用單因素隨機區組試驗設計,設置2個種植模式:大豆‖玉米間作和大豆單作,分析間作模式下4葉期(V4期)、初花期(R1期)、初莢期(R3期)、初粒期(R5期)和滿粒期(R6期)大豆植株形態、光合熒光特性,成熟期農藝性狀、產量及品質的變化。結果表明,株高在V4—R6期,間作>單作,除了V4期差異不顯著,其他時期差異均極顯著;倒3節莖粗在V4—R6期,間作單作,R6期差
江蘇農業科學 2024年2期2024-03-25
- 新聞傳播領域中視覺傳達設計“形態”的表現
下視覺傳達設計“形態”變化的原因及表現(一)多元文化語境催化的內容傳達從大環境講,當今世界已發展成為一個“地球村”,人們之間的交流更加迅速、便捷。在這種環境下,旨在傳達視覺信息的視覺傳達設計也必須與時俱進,并在改變設計思維和表達方式的過程中尋求與客戶和受眾的一致性。設計師的工作不再局限于一個小的專業維度,而是開始面向受眾。他們可以組織和編輯不同類型的信息,如來自不同國家和民族的圖形與圖像。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應該考慮盡可能多的材料,設計應該盡可能廣泛的表達,
傳播力研究 2024年2期2024-03-18
- 中式沙發形態的演變探究
。關鍵詞:沙發;形態;演變;中國傳統家具中圖分類號:J52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4)04-00-03“沙發”一詞源于英語單詞“sofa”,而“sofa”源于阿拉伯語中的“??????”(suffah),指一種長椅。據《牛津詞典》,“sofa”是一種長而柔軟的座椅,一般可供兩到三人同時坐臥,通常配備靠背和扶手。真正意義上的沙發首次出現于16世紀末,這一時期流行的“Farthingale”被認為是最早采用軟包座面的椅子之一
藝術科技 2024年4期2024-03-18
- 視知覺形式動力理論下的服裝設計應用研究
的演繹方式以及對形態、色彩的構建方式,總結視知覺形式動力對于服裝設計的啟示。基于視知覺形式動力在服裝設計上的互動性展開論述,既可以作為服裝設計理論的有益補充,也有助于提高設計師的視覺敏銳度及形態審美感知的能力,更好地表現了作品的視覺效果。關鍵詞:視知覺;服裝設計;動力;形態;色彩中圖分類號:TS94.12 文獻標識碼:J文章編號:1003-0069(2024)01-0144-04Abstract:In order to guide the consumer
設計 2024年1期2024-02-07
- 葉圣陶小說的“隔膜”形態及其消解
現“隔膜”的表現形態,嘗試著為這一病象開出自己的“藥方”:親近自然,保護童真,改革教育和自我反思。[關鍵詞] 葉圣陶? 小說? “隔膜”形態? 消解[中圖分類號] I106?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2097-2881(2023)10-0071-05五四時期,隨著易卜生主義在中國大眾視野中出現,其“批判現實的寫實精神”引起了文學界對于社會問題的關注和討論。這不僅引起了五四時期的問題意識,同時也引導新小說作家將目光對準社會
長江小說鑒賞 2023年10期2023-12-20
- 特殊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新形態及其實現路徑、機制
育優質均衡發展新形態,積極探索特殊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新路徑,科學構建特殊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新機制,在新征程上促使特殊教育催化新成果,攀登新高度,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詞】 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特殊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形態;路徑;機制【中圖分類號】 G7602023年6月1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人民為
現代特殊教育 2023年15期2023-09-17
- 淺談我國辭書形態的演變及發展趨勢
無論是載體,還是形態,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今,我國正處于從“辭書大國”發展到“辭書強國”的階段。文章梳理我國辭書形態演變的四個階段,分析辭書形態的發展趨勢,并對辭書融合出版模式展開探討。[關鍵詞]辭書;形態;電子;網絡;融合出版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辭書大國,最早見諸史料的辭書是成書于春秋戰國時期的《史籀篇》,之后的《爾雅》和《方言》則是我國古代最早的兩部同義詞典,東漢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成為我國古代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字典。從古至今,我國的辭書事業不
傳播與版權 2023年15期2023-08-17
- SMSA評分在結直腸息肉內鏡下黏膜切除術中的應用價值
目的?探討大小、形態、部位和可及性(size,morphology,site,access,SMSA)評分在結直腸息肉內鏡切除治療中的應用。方法?選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黑龍江省醫院行結直腸息肉內鏡切除治療的284例患者進行回顧性研究,收集患者息肉大小、形態、部位及腸鏡檢查治療可及性等指標,計算息肉SMSA評分,分析SMSA評分與息肉一次性完整切除率和術后并發癥的關系。結果?不同大小、部位、形態及可及性的息肉SMSA評分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計
中國現代醫生 2023年20期2023-08-08
- 《橘頌》字體設計研究
橘頌;字體設計;形態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08-0-031 《橘頌》的歷史背景該詩以四言為主,篇幅短小精悍。其具體創作時間目前尚存爭議,一說是屈原早期,即屈原任左徒、三閭大夫時受人讒言,被楚懷王疏遠時所作[1],還有觀點認為是屈原晚期,即仕途坎坷,被放逐之后所作。該篇情感基調熱情高昂,與《九章》中其他傷感悲嘆的情感表達差異明顯,且四言句式似在學習《詩經》四言詩的形式,借鑒楚國民歌創造出新的詩歌體裁,故
藝術科技 2023年8期2023-06-25
- 不同生境劍葉金雞菊瘦果和種子的特性
、密度、含水率等形態、品質指標以及重金屬、鈣和總磷的含量,利用生物體視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其外觀形態和內部構造。結果表明,不同生境劍葉金雞菊瘦果和種子有相似的形態構造,可區分于其他種,但附屬結構及種子表面微形態存在差異。不同生境劍葉金雞菊瘦果的長、寬、體積和千粒質量均表現為生境Ⅰ和生境Ⅱ顯著大于生境Ⅲ(P<0.05),生境Ⅰ與生境Ⅱ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瘦果含水率表現為生境Ⅰ顯著大于生境Ⅲ,生境Ⅲ顯著大于生境Ⅱ。不同生境劍葉金雞菊瘦果的厚和
江蘇農業學報 2023年2期2023-06-08
- 單花、有側花牡丹品種花芽分化特點及內源激素變化
的花芽分化進程、形態特征差異及花芽分化期內源激素的變化,該研究通過解剖和石蠟切片,觀察‘梨花粉‘姊妹游春和‘云鄂粉的花芽分化過程,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分析法測定不同分化階段‘梨花粉和‘姊妹游春的生長素(IAA)、脫落酸(ABA)、赤霉素(GA3)及玉米素核苷(ZR)的含量。結果表明:(1)‘梨花粉花芽分化僅6個時期;有側花品種‘姊妹游春和‘云鄂粉花芽分化為11個時期,頂花原基先分化,側花原基后分化。(2)葉原基分化期至苞片原基分化期,‘姊妹游春和‘梨花粉花芽中
廣西植物 2023年2期2023-05-30
- 漢代玉器形態內涵研究
,研究漢代玉器的形態造型是了解其藝術風格與審美形式的重要方式。文章主要針對漢代玉器常見形態和文化審美內涵開展了總結研究。關鍵詞:玉器;漢代;形態;內涵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04.0350 前言玉為石,但非普通石,在中國古代既是禮器與象征物,同時也是實用品,很長一段時期中玉文化都是社會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至漢代時期,禮儀用玉逐漸弱化,喪葬、裝飾、辟邪用玉實現繁榮發展,與之相應的是漢代玉器的形態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3年4期2023-04-12
- 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價值、動力、邏輯與行動方略
業教育;數字化;形態;數字中國;信息技術[作者簡介]何靜(1983- ),女,四川南充人,南充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四川? 南充? 637131)曾紹瑋(1971- ),男,重慶人,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教授。(重慶? 401120)[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中的‘研究型嵌入’模式與路徑分析”(項目編號:20YJAZH023)和重慶市教育委員會2022年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新時代職業教育
教育與職業(上) 2023年3期2023-03-03
- 論新時代研究生美育的價值、內涵與形態
美育包含三種基本形態,一是課程美育:開放包容,多元交叉,融合發展;二是科研美育:研究美、創新美相輔發展;三是師德美育:厚品敦行,形神兼修,綜合發展。關鍵詞:研究生;美育;價值;內涵;形態作者簡介:姜殿坤,深圳大學“孔雀計劃”全職特聘教授,深圳 518060;李英翯,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長春 130024。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一般課題“新中國(1949—2019)高校美育通史研究”(編號:BLA200224)研究生教育是國家人才與科技競爭的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23年12期2023-02-27
- 融合傳播語境下電視深度報道創新探索
深度報道;題材;形態;平臺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2)23-0167-03融合傳播既重構了新聞報道的生產流程,又對新型主流媒體如何增強新聞節目的綜合競爭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創新電視深度報道成為檢驗記者腳力、眼力、腦力和筆力的重要工作。電視深度報道不但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而且形式多樣。當前,觀眾常見的深度報道一般有連續報道、系列報道、專欄報道、新聞綜述和新聞專題等,在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階段性工作重點營造輿
新聞研究導刊 2022年23期2022-12-27
- 海洋動物形態仿生在包裝容器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歸納出從海洋動物形態到包裝容器形態的仿生設計流程,原則和方法。采用文獻研究法,分析在包裝容器中應用仿生設計的形態特點與應用價值,結合優秀案例對海洋動物形態在包裝容器上的仿生應用進行論述。得到包裝容器形態的仿生設計流程,原則和方法。總結出的設計流程,原則和方法,為今后包裝容器的仿生設計提供一定參考。關鍵詞:海洋動物 形態 仿生設計 包裝 容器設計中圖分類號:TU97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069(2022)11-0132-03Abstract
設計 2022年21期2022-12-07
- 土壤中重金屬鉻的形態、價態評價綜述
,應該從鉻的不同形態、價態進行具體分析。本文對土壤重金屬鉻的賦存形態及遷移轉化規律進行論述,重點探討了重金屬鉻的不同形態、不同價態的分析測定方法。順序提取法仍然還是土壤中鉻形態分析的主流方法。與基于土壤液體樣品測定的鉻的分離富集技術和分析檢測技術比較,固態樣品分析技術不需要樣品預處理并避免了元素的形態轉化,未來可能會開發出更快捷簡便的土壤重金屬測定技術。關鍵詞:土壤;重金屬;鉻;形態;價態;遷移轉化;分析測定方法中圖分類號:X53;O65文獻標志碼:A論文
農學學報 2022年4期2022-07-14
- 基于視知覺動力理論的汽車標志符號研究
中常用的顏色及用形態分類在視知覺中所傳達的趨向力,總結出三種常用的意像形態:代表圓滿、無限的圓形態;平穩結構的對稱形態;亮銀灰色的顏色形態。借分類研究的結論對國產自主品牌汽車標志設計提供一種發展趨向。 [關鍵詞]視知覺;汽車標志;符號;形態;設計美學 [作者簡介]王 凱,南昌工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視覺原理與感性工學;顏純健,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學生,研究方向為視覺與傳播。(江西南昌 330046) [基金項目]江西省教育廳科技項目“基于視知覺動力學
老區建設 2022年9期2022-06-21
- 探尋化學之美 感受化學魅力
美(即顏色之美、形態之美、邏輯之美、平衡之美、科學之美以及現實之美)的路徑,以期能讓學生體會到化學的絢爛多姿,感悟化學的無窮魅力,全面促進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關鍵詞]化學美;顏色;形態;平衡;邏輯[中圖分類號]? ? G633.8?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2)09-0037-03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遠到烘烤食物、照明取暖,近到火箭升天、疫苗研發,化學伴隨著
中學教學參考·文綜版 2022年3期2022-06-12
- 南方大豆皺葉發生時葉片形態變化及其對產量性狀的影響
豆皺葉發生時葉片形態特征變化及皺葉對產量性狀的影響,為明確皺葉對大豆葉片形態、農藝性狀和產量相關性狀的影響程度及揭示大豆皺葉發生機制提供數據支撐。【方法】利用皺葉癥近雜合異質系材料GY_C(皺葉)和GY_N(正常),采用隨機區組試驗設計,研究大豆皺葉癥級為4時,葉片形態、葉綠素含量、光合氣體交換參數、農藝及產量相關性狀的變化。【結果】皺葉發生后葉片主脈薄壁細胞、皺縮處葉片增厚,葉緣處葉片變薄。葉片皺縮處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排列不規則,葉緣處出現多層薄壁細胞。
南方農業學報 2022年2期2022-05-26
- 談戲曲表演形態與審美
詞] 戲曲表演;形態;審美從傳統理論的視角來看,表演是戲曲藝術的最根本特征,而戲曲藝術的取材又多為民間生活,因此戲曲表演的本質就是對民間生活的真實反映。一、戲曲表演形式與美學特征在當前社會現代化發展步伐不斷加速的背景下,戲曲藝術為了能夠迎合越來越多人的需求,開始逐漸將表演形式固化,鮮明地體現于表演角色的變化層面,即“生、旦、凈、末、丑”成為戲曲表演的核心角色分類,所有戲曲內容均分為此五大類別,為戲曲表演藝術劃出了固定的表演界限。并且,從戲曲表現形式上看,對
東方娛樂周刊 2022年5期2022-04-29
- 優秀青少年賽艇運動員形態與機能素質的初步研究
青少年賽艇運動員形態與機能素質的初步研究為重點進行闡述,首先研究優秀青少年賽艇運動員形態與技能素質,其次從對運動員進行耐力訓練、力量、速度、心理素質等訓練和完善運動員訓練評估方案幾個方面探討對優秀青少年賽艇運動員訓練的思考,旨意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關鍵詞 ?青少年 ?賽艇運動員 ?形態 ?機能素質 ?相關思考在我國的諸多比賽項目中,賽艇運動日益創新與實踐,運動訓練模式與運動訓練方式不間斷在改進,運動器械的運用逐步完善化,甚至個別項目居于世界領先水平。賽艇
體育時空 2022年1期2022-03-08
- 斷面法測量切溝體積精度分析
面位置,測量斷面形態參數,對比2種測量方法下切溝形態特征的差異;以3D激光掃描數據為基準,比較2種斷面法測算切溝體積的精度,最后分析不同數據源對構建切溝體積估算模型的影響。結果表明:研究區切溝形狀大多為V~U形,以非均勻間距斷面法測量體積的相對誤差略小于均勻間距斷面法。實地測量時,斷面形狀呈U形的切溝,采用均勻間距斷面法測算體積更為準確;斷面形狀呈V形的切溝,適宜采用非均勻間距斷面法;斷面形狀呈V~U形時,若頂寬從溝頭到溝口變化較大時,適宜采用非均勻間距斷
安徽農業科學 2022年2期2022-02-19
- 提高土壤硒生物有效性的技術措施研究進展
素;生物有效性;形態;活化方法中圖分類號 S15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2)01-0012-03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1.003Research Progress of Technical Measures to Improve Bioavailability of Soil SeleniumYANG Jin-ming1,HU Gang2,FAN Cheng-wu2 et
安徽農業科學 2022年1期2022-02-14
- 當代文學史中的路遙敘述問題探究
種別樣的“傷痕”形態。作為一個被譏為“落后”的作家,路遙的創作仿佛永遠慢一拍,用“傷痕文學”-“反思文學”-“改革文學”思潮的線性發展思維來定位其在文學史中的地位,路遙永遠無法作為任一思潮的代表作家,因而也就無法對其進行合乎思潮的大篇幅闡釋。即便勉強將其劃歸到某一思潮名下,也只是打擦邊球似地對其進行局部化的敘述,這不僅不能揭示路遙任一作品的核心意蘊,更無法呈現出整體化的面目。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路遙在文學史敘述中的邊緣化和割裂化。不同文學史家筆下的路遙呈現出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1年3期2021-12-09
- 澳洲堅果形態解剖學及產業研究進展
序表型性狀多樣性形態性狀的研究分析,現針對澳洲堅果花芽分化的顯微形態研究也只是初步了解其結構的微形態。根據國內外澳洲堅果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近年來我國擴大對澳洲堅果的種植面積,不斷增加其產量,積極開展澳洲堅果對外貿易,并根據澳洲堅果產業發展現狀總結其影響因素,提出了今后澳洲堅果產業的發展建議。關鍵詞 澳洲堅果;花;形態;解剖學中圖分類號:S664.9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6.071澳洲堅果
南方農業·中旬 2021年9期2021-11-19
- 內容呈現·形態創新·價值引導:文化類節目的創新表達
本文從內容呈現、形態創新、價值引導三個方面,解析該節目在創作中的突破與創新,即扎根典籍,滿足受眾的文化需求;創新節目形態,打造沉浸式體驗;價值引導,傳承文化、弘揚中國精神。【關鍵詞】文化類節目? 內容? 形態? 價值? 創新表達近年來,央視逐漸找準了文化類節目的正確打開方式:《中國詩詞大會》以“文化+益智”的方式帶領觀眾領略詩詞之美;《朗讀者》以“文化+訪談+朗讀”的方式,通過講述人的深情朗讀,喚起人們閱讀的熱情;《經典詠流傳》則“和詩以歌”,用流行音樂傳
新聞論壇 2021年5期2021-11-17
- “智媒時代”高職新聞傳播教育的改革
合”“媒介生態/形態”等第二圈層方向。影響較大的是知名學者彭蘭、蘇濤、喻國明等分別在16-17年左右的公開發表的“ 新媒體發展趨勢報告(2016)”“2017年新媒體研究綜述”“人工智能驅動下的智能傳媒運作范式的考察”,高屋建瓴地描述了智媒生產運作范式及智媒時代特征。專門針對“智媒時代”的新聞傳播教育改革展開的學術研究也已經有數十篇,主要集中在兩大方面。一方面是闡述“智媒”帶來的影響與人才危機:如潘曉婷(2018)分析了智媒時代的新聞人才危機,并分析了四個
記者觀察 2021年30期2021-11-13
- 舞蹈調度的意味性表達
調度、舞蹈構圖、形態、意味天上的太陽,從初升到日落,這一運動軌跡其實就是調度。大雁在天空中飛過,時而人字形,時而一字型,這種在天空中留下的軌跡,是調度;皚皚的白雪,雪花的隨意飄落,這一現象是調度;漫天風沙中,風帶動樹葉的隨意飄蕩,這一過程同樣是調度。這些調度都是自然現象所產生的,是自然界的調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處處體現出調度的變化。我從講臺走到門口,這一段過程就是我的調度。存在于高樓大廈之中的電梯,它的每一次上下行,是調度;那么我們思考一個問題,調度
科學與生活 2021年17期2021-11-10
- 楚漆器鳳鳥紋飾之美探析
中的主角。本文從形態、色彩、內涵三個方面分析楚漆器鳳鳥紋飾中蘊含的美。關鍵詞:楚國漆器;鳳鳥紋飾;形態;色彩;內涵中圖分類號:J5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16-0-02漆指從漆樹中割取的天然樹汁,中國人稱“國漆”“土漆”,現在又稱“天然漆”“樹漆”[1]。漆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浙江河姆渡遺址中出土的木胎朱漆碗是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漆器。早期,漆的使用是為了防腐,在器物的表面涂上漆,氧化后形成漆膜,這層漆膜具有
藝術科技 2021年16期2021-10-21
- “互聯網+”用戶空間體驗形態研究
它的用戶空間體驗形態的多樣化。在“互聯網+”的大力推進下,不違背用戶意愿、信息直接、操作簡單、符合用戶習慣、設計并引導更好的體驗形態顯得極其重要。互聯網用戶的體驗方式已經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維度的豐富形態,在“互聯網+”與各業態的具體融合體驗上,也更加人性化。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研發更加符合用戶需求的空間體驗形態,對于“互聯網+”的發展和創新具有重要意義。關鍵詞:“互聯網+”;空間體驗;形態;需求0 引言互聯網是指全球網絡與網絡之間串聯形成的龐
無線互聯科技 2021年16期2021-10-18
- 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內涵與形態
任務”三種不同的形態。關鍵詞:單元整體教學;內涵;形態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1)09A-0052-05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以“單元”為主要組織形式,以“人文主題”“語文要素”兩條線索組建單元。這樣的教材編排方式,為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和語文素養目標的有效達成提供了堅實基礎和清晰思路。基于教材的編排體例,單元整體教學成為統編教材使用以來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理念和教學方式,更成為語文學科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主題
江蘇教育研究 2021年25期2021-10-11
- 中國黑蚜蠅屬一新種記述及其生活史研究
長毛,且雄性上葉形態不同。新種模式標本保存于陜西理工大學和河北省木蘭圍場國有林場林草有害生物防治檢疫站。給出新種詳細的形態描述與主要特征圖,同時記述了該種的生活史。關鍵詞 蚜蠅科;黑蚜蠅屬;河北黑蚜蠅;新種;形態;特征;生活史中圖分類號 Q969.44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0517-6611(2021)17-0011-04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7.003Abstract The paper describ
安徽農業科學 2021年17期2021-09-11
- 探究唐代卷草紋樣形態
紋樣的演變過程、形態結構與其蘊含的文化內涵,并思考將卷草紋樣應用到現代設計中的可能性。關鍵詞:唐代;卷草紋;形態中圖分類號:J5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12-0-021 唐代卷草紋樣的形態演變卷草紋又被稱為“蔓草紋”“穿枝紋”“纏枝紋”,在秦漢時期的《漢代·禮樂志》中對卷草紋有“蔓蔓日茂”的描述[1]。它是由傳統的云藻紋演變而來,是以“S”形的波狀曲線和其他圖案進行組合而成的紋樣,卷曲、纏繞為其基本特征。在唐朝隨著絲綢
藝術科技 2021年12期2021-08-27
- 不同施肥處理對辣椒植株形態、產量及養分累積的影響
肥對熱區辣椒植株形態、產量及養分累積的影響,明確不同施肥模式的施用效果,2017—2019年在海南省儋州市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試驗場第7隊基地布置了田間試驗。試驗保持相同的田間施肥量,設置5個替代施肥處理:(1)100%肥效的復合肥(CK);(2)50%肥效的復合肥+50%肥效的秸稈(T1);(3)50%肥效的復合肥+50%肥效的蚯蚓糞(T2);(4)50%肥效的復合肥+50%肥效的生物炭(T3);(5)50%肥效的復合肥+50%肥效的羊糞(T4)。研究中,
熱帶作物學報 2021年7期2021-08-26
- 中國蒙古族舞蹈的劇場化形態流變研究
蒙古族舞蹈的劇場形態為著眼點,從中國蒙古族劇場化舞蹈半個多世紀以來的發展中,通過對各個歷史階段進行劃分,梳理各個時期的作品以及所呈現的形態特征,探尋中國蒙古族劇場化舞蹈的演變過程和發展規律。【關鍵詞】中國蒙古族舞蹈;劇場化;形態;流變【中圖分類號】J7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09-154-03【本文著錄格式】羅燦.中國蒙古族舞蹈的劇場化形態流變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21,05(09):154-156.自19
中國民族博覽 2021年9期2021-08-09
- 鹽脅迫對毛竹實生苗形態生理生化特征的影響
竹3個月生實生苗形態生理生化特征的變化。隨著鹽脅迫濃度的增高,毛竹實生苗的葉片卷曲程度增加,葉片黃化現象嚴重;葉片MDA含量呈上升趨勢,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游離脯氨酸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趨勢,在50.0 mmol/L NaCl脅迫6 h時達到最高;在≤50.0 mmol/L NaCl條件下,毛竹實生苗葉片氮藍四唑(NBT)、二氨基聯苯胺(DAB)、Evans blue染色程度與對照條件相似,在>50.0 mmol/L NaC
江蘇農業科學 2021年10期2021-07-01
- 網絡機制視閾下網絡文學的三副面孔
子期刊時期的市集形態、網絡論壇時期的廣場形態、收費閱讀時期的高塔形態。在不斷“變臉”中,網絡文學發表平臺隨著媒介發展而變遷,建立了收費閱讀和“IP”泛娛樂的商業機制,形成了蓬勃發展的產業生態,但也逐漸喪失了新媒介寫作的先鋒性和試驗性,逐漸趨于類型化和單一化。因此,必須介入批評的力量,以糾正、規范網絡文學越來越遠離文學的航向。關鍵詞:網絡機制 市集 廣場 高塔 形態“我們掌握的媒介有著驚人的成長,其適應性、準確性與激發的意念、習慣,都在向我們保證,不久的將來
粵海風 2021年1期2021-06-01
- 構建特色初中生物課型 形成有思維流量的課堂
化發展,構建教學形態,賦予初中生物課程獨特的價值性。相關研究專家提出,需要在教學課堂中融入一些課堂要素,可以根據課程目標不同的設定來進行選擇性的添加,組建成一個新的多種課程類型的生物課堂。關鍵詞 生物課堂 核心素養 思維流量 形態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1.077Abstract Since China en
科教導刊 2021年2期2021-05-28
- 水芹葉象甲的形態特征及取食節律研究
芹葉象甲各蟲態的形態特征,并比較各齡期幼蟲和成蟲的取食量差異。[結果]水芹葉象甲幼蟲的頭殼寬、體長和體寬與齡期線性擬合的R.2分別為0.903 0、0.918 8和0.907 6。蛹和成蟲在形態特征上具有明顯的雌雄差異,表現為雌蛹的體長、體寬及體重均顯著大于雄蛹,雌蛹和雌成蟲的體長、體寬和體重均顯著大于雄蛹和雄成蟲。水芹葉象甲成蟲全天均取食,2個取食高峰分別出現在光期的第1個小時和第8個小時。水芹葉象甲雌蟲的取食量顯著大于雄蟲,且雌雄蟲暗期的取食量均顯著大
安徽農業科學 2021年7期2021-04-29
- 土壤砷形態與生物有效性及其影響因素
斷轉化,使得不同形態的砷引發了不同的環境效應,從而表現出不同的穩定性、移動性和毒性。土壤環境中砷的形態變化與其生物有效性密切相關,同時也受諸多因素影響。因此,為進一步開展土壤砷形態與生物有效性的相關研究,給土壤砷污染治理提供有效參考,綜述了環境中砷的分布、循環;土壤砷不同形態的生物有效性;以及對土壤砷形態、生物有效性有影響的主要因素。關鍵詞:土壤;砷;形態;生物有效性;影響因素中圖分類號:X53?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DOI
天津農業科學 2021年3期2021-04-25
- 傳統人工物設計的審美維度研究
是人工物的形式、形態。設計史特別是工業設計史的現實都是圍繞人工物的形態而展開的。人工物的設計史不是人工物的結構設計史、功能設計史,而是形態設計史,但是它要兼顧隱含在人工物之中的功能和結構。從功能出發,以形態為主,人工物的審美由其形態維度來實現。文章通過對設計史中人工物形態維度的把握,探尋實現審美的形式,通過對設計史視域的構建,對前工業時期傳統人工設計的分析,追溯和思考人工物設計的審美。關鍵詞:傳統人工物設計;設計史;形式;形態;審美中圖分類號:TB472
藝術科技 2021年24期2021-04-23
- 林隙大小對蒙古櫟人工更新幼樹生長和形態的影響
,幼樹生長特征和形態特征產生的變化。采用隨機抽樣法,選取3塊不同林隙大小的蒙古櫟林地塊,對幼樹進行生長指標和形態指標的調查。調查結果可知,在林隙逐漸減小的情況下,蒙古櫟林的樹高、冠長、地徑以及冠幅數值均顯著減小,此時蒙古櫟林的1級長度以及1級枝基徑也隨之減小,1級枝的密度則表現出增加狀態。蒙古櫟林的3塊樣本樹種單株生物量明顯減少,幼樹的根冠比隨之下降。在種植蒙古櫟林并對林木進行人工更新過程中,需要考慮擴大林隙,調整幼樹生長環境,讓幼樹的生長形態更符合種植要
農業災害研究 2021年12期2021-04-09
- 人工智能時代高等職業教育教材的三維圖景探究
等職業教育教材的形態,從內容和形式上回答高等職業教育教材是什么的問題;最后探求高等職業教育教材的實踐路徑,從實踐層面回答怎樣建設高等職業教育教材的問題。關鍵詞:人工智能;高等職業教育;立體化教材;特質;形態在高等職業教育領域,一場包含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教材與教學三大要素的“系統革命”發動起頭了,推動高等職業教育由層次教育向類型教育轉型[1]。高等職業教育教材是體現高等職業教育類型屬性的重要落腳點。但一直以來,高等職業教育教材的重要性被課程所遮蔽,未能受到應
中國大學教學 2021年2期2021-03-31
- 談電視新聞專題的報道形態
新聞專題包含四種形態:典型報道、重大新聞事件的詳盡報道、重大新聞事件的綜述報道和調查報道。關鍵詞:電視 新聞 專題 報道 形態電視新聞是對新近發生、剛剛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實的報道,這種報道從本質上說是人們社會實踐最直接的反映。當前,電視新聞專題一般以節目或者欄目的形態存在于各級電視臺的新聞播出系統中。就內容來說,新聞專題一般一次只報道一個新聞主題,多數情況下是圍繞某一重大新聞事件來展開事實的深度挖掘,有的情況下是多個性質相同的新聞事件的集合,但都歸屬于某個
參花(下) 2021年3期2021-03-24
- 土壤重金屬元素的形態分布特征及其環境意義
:土壤;重金屬;形態;分布特征;環境意義中圖分類號:X5前言隨著我國環保綠色發展戰略的推進預防重金屬污染已成為我國安全生產的重點任務之一。本文使用網格統計分析方法對某地區農用地土壤進行抽樣調查,得出結論。一、原料和方法1.采樣方法研究對象為網格法選擇特定區域中90000公頃的農業用地。該實驗是在農田的耕地(0-20厘米)上進行的。總共收集了75個土壤樣品。使用混合采樣方法。充分混合后,使用“四分之一”方法提取1千克土壤,將其帶到實驗室干燥,除去可見的綠色植
中國應急管理科學 2021年9期2021-03-16
- 富硒土壤中硒的形態和價態轉化特征
中的硒是以不同的形態存在的,所以富硒土壤中并不能保證其有效態硒含量高。以寧夏石嘴山土壤為研究對象,主要研究在不同時間和溫度下培養土壤時硒的形態和價態轉化特征。結果表明,硒在土壤中的賦存形態主要可分為RES-Se、OM-Se、FMO-Se、SOL-Se和EX-Se。其中:EX-Se、SOL-Se含量最少;可交換態及碳酸鹽結合態硒和可溶態硒以Se4+和Se6+為主,無Se2-,其Se4+、Se6+含量占比為73%~76%。研究還發現,SOL-Se和EX-Se的
河南科技 2021年28期2021-03-10
- 山東濱海地區四種耐鹽苗木耐鹽堿特性分析
測四類植物生長和形態,并分別計算植株死亡率,研究結果表明,實驗樹種的耐鹽能力大小順序為:檉柳>黑枸杞>皂角樹>濱梅。關鍵詞:耐鹽能力、植物、生長、形態、篩選引言:由于鹽堿化土壤的成分上的特殊性,大多數植物在此類土壤上不能生存或長勢較差,因此對鹽堿地農耕利用最為關鍵的一步是解決鹽漬化土壤的改良問題[1]。近年來有些學者研究發現很多植物在高含鹽量的土壤上也能正常生長,并隨著植物生長周期的延長和代謝活動的影響,鹽堿地中抑制植物正常生長的理化特性被逐漸改善[2]。
科技研究·理論版 2021年16期2021-03-07
- 以幾何視角重審宋瓷形態
。本文以宋代瓷器形態為研究對象,以數學的幾何視角發掘形態美的幾何動因。以三件瓷器為樣本,發現在經典宋瓷輪廓造型典雅美感的背后潛藏的幾何秩序。關鍵詞:幾何,宋代瓷器,形態,美,實踐研究,現代以來,東西方文明各自的發展瓶頸以及文化的全球化融合進程,都向東西方提出了新的問題。東西方學者在思考自身文化如何超越發展瓶頸而發展,對于西方而言,掀起對西方文明的反思和批判并將視野轉移到東方文明并從中汲取不同的視角和新鮮的營養。海德格爾和尼采對于西方藝術的批評和對西方藝術的
科學與生活 2021年30期2021-02-18
- “智媒時代”高職新聞傳播教育的改革
合”“媒介生態/形態”等第二圈層方向。影響較大的是知名學者彭蘭、蘇濤、喻國明等分別在16-17年左右的公開發表的“新媒體發展趨勢報告(2016)”“2017年新媒體研究綜述”“人工智能驅動下的智能傳媒運作范式的考察”,高屋建瓴地描述了智媒生產運作范式及智媒時代特征。專門針對“智媒時代”的新聞傳播教育改革展開的學術研究也已經有數十篇,主要集中在兩大方面。一方面是闡述“智媒”帶來的影響與人才危機:如潘曉婷(2018)分析了智媒時代的新聞人才危機,并分析了四個不
記者觀察·下旬刊 2021年10期2021-02-14
- 文藝的歷史發生與區域流變
史文化條件和觀念形態的演進軌跡。在當代地緣政治日益復雜的歷史語境中,有必要將文藝研究的基本問題置于文化地理的視域中加以考察,重視地緣關系和文化地理因素在文藝創作和文藝批評中的作用,這一跨學科方式無疑有利于該分支領域的學理性推進。〔關鍵詞〕?文藝;文化地理;形態;流變;研究〔中圖分類號〕I0-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4769(2021)01-0063-06〔作者簡介〕王曉路,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亞利桑那州
社會科學研究 2021年1期2021-01-26
- 幼兒園課程審議機制的構建與實施
鍵詞:課程審議;形態;創新;評價隨著多地課程游戲化項目的不斷推進,很多幼兒園積極開展園本課程建設。在實施過程中,課程審議成了園本課程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課程審議即對幼兒園課程進行深入思考、談論及權衡,以做出一定決策。筆者通過對多家幼兒園和多個教研組的跟蹤調研,發現在課程審議機制建設上存在諸多問題,解決策略值得探討。一、課程審議機制存在的問題(一)課程審議意識缺乏,能動性不足通過調研發現,以教研組層面進行課程審議時,形式多為教研組長分配任務,教師缺乏交流商討
遼寧教育·管理版 2021年1期2021-01-21
-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antennal sensilla of morphs of the aphid Schlechtendalia chinensis(Bell) (Hemiptera:Pemphigidae)
超微結構;行為;形態;角倍蚜中圖分類號:Q968.1;S4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858(2020)06-1510-08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2018YFD060040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872305,U1402263);云南省基礎研究計劃項目(202001AT070016);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CAFYBB2020SY030)作者簡介:邵淑霞,女,1981年生,山東濟寧人,博士,助理研究員,研究
環境昆蟲學報 2020年6期2021-01-18
- 教育機器人的設計與展望
的分析,從機器人形態、人機交互,包括教學形式、情緒感知、教學反饋,以及相關角色三個方面提出教育機器人的設計理念,并對教育機器人的未來進行展望,以期為教育機器人的研發提供參考,推動教育機器人在教育教學中的落地應用。關鍵詞:教育機器人;形態;智能要素;相關角色0 引言為促進新時代教育計算機化的發展,加速教育現代化,結合國家“互聯網+”、大數據、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戰略的任務安排,《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應加強智能教學助手、教育機器人、智能學伴等關鍵技術
電子產品世界 2021年8期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