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國 王鋒 趙強 王智民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肥料對獼猴桃黃化病的防治效果及產量的影響。 [方法]選用EDDHA-Fe、克黃先鋒、舉眾復合肥3種肥料,以黃化病果樹和正常果樹葉片及果實為研究材料,通過土壤施肥試驗,采用方差分析中鄧肯法的多重比較,研究施肥后獼猴桃葉片葉綠素含量、果實果徑、單果質量的變化。[結果]3種不同肥料對黃化病果樹葉片總葉綠素含量影響很大,葉綠素的增加率最大達2510%,最小達59.3%,說明3種肥料對改變獼猴桃葉片總葉綠素含量作用明顯,均有助于葉片的復綠。3種肥料施用后,正常果樹的果實果徑均比黃化果樹大,單果質量比黃化果樹高,正常果樹的果實綠色色度差異不顯著,但黃化病果樹的果實綠色色度差異極顯著,以使用EDDHA-Fe后的綠色色度最大,達97.6%,單果質量之間差異顯著,以使用EDDHA-Fe的單果質量最高。[結論]EDDHA-Fe螯合鐵防治黃化病效果最好,可以作為防治獼猴桃黃化病的首選肥料,其次為克黃先鋒。
關鍵詞 肥料;黃化病;產量;獼猴桃
中圖分類號 S436.6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8)27-0154-03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ers on Control of Kiwifruit Etiolated Disease and Yield
LIU Wenguo1, WANG Feng1, ZHAO Qiang2 et al
(1.Yangl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angling, Shaanxi 712100;2.Agricultural Technical Center of Zhenyuan County, Zhenyuan,Gansu 744500)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fertilizers on the control of etiolating disease and yield. [Method]Three kinds of fertilizer such as EDDHAFe were selected, and the fruit tree of chlorosis and the leaves of the normal fruit tree and the fruit of kiwifruit were used as the research materials. Through the soil fertilization experiment and the multiple comparison of Duncan method in variance analysis, the change of chlorophyll content in the leaves of kiwifruit after fertilization and the status of fruit diameter and yield were studied. [Result]Three different fertilizers had a great effect on the total chlorophyll content in the leaves of the fruit tree of chlorosis, the maximum increase rate of chlorophyll was 251.0%, and the minimum also reached 59.3%. The effect of three fertilizers on the change of total chlorophyll content in the leaves of kiwifruit was obvious, all of which were beneficial to the leaf green.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ree fertilizers, the fruit diameter of the normal fruit tree wa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yellow disease fruit tree. The yield of the frui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yellowing fruit tree. The green color difference of the fruit was not obvious, the fruit was all green, but the green color of the fruit tree of the chlorosis was very significant, and the green color after using EDDHAFe was the largest, reaching 97.6%. The yield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nd the yield of EDDHAFe was the highest.[Conclusion]EDDHAFe chelating iron has the best effect on yellowing disease, and can be used as the first choice fertilizer to control kiwifruit etiolation.
Key words Fertilizer;Etiolating disease;Yield;Kiwifruit
基金項目 陜西省教育廳專項科學研究計劃項目(16JK1873)。
作者簡介 劉文國(1967—),男,陜西興平人,副教授,從事土壤與植物營養、肥料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收稿日期 2018-06-11
近年來,隨著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的大量使用,造成了部分地區適合植物生長的土壤環境條件逐漸惡化,我國北方大面積果樹栽培地區,多種果樹發生了不同程度的黃化病,尤其獼猴桃黃化病表現更加突出[1]。研究發現,獼猴桃黃化病是葉綠素含量降低引起的植物葉片呈淺綠色或黃綠色的一種病狀,該病發生范圍廣,發生原因復雜,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2]。現階段在獼猴桃黃化病中研究較多的為缺鐵性引起的葉片失綠[3],因此,施用鐵肥料是防治獼猴桃黃化病的一個重要措施,由于我國鐵肥料目前仍以無機硫酸亞
鐵為主,而硫酸亞鐵在我國北方堿性土壤上效果不佳[4],基
于此,筆者結合當前我國肥料使用狀況,選擇幾種肥料,在黃化病發生較為嚴重的果園進行肥料對比試驗,旨在找到適合當地土壤條件的能夠防治黃化病的肥料,為果農防治獼猴桃黃化病尋找有效的途徑。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安排在陜西省眉縣金渠鎮、齊鎮和周至縣翠峰鎮,試驗地土壤類型均為塿土,土壤平均肥力狀況見表1。
1.2 試驗材料
在當地選擇9年生秦美品種獼猴桃園,每園選擇典型黃化獼猴桃樹6株,3地區共計黃化植株18株;正常獼猴桃樹2株,共計正常植株6株。
試驗用肥料分別為EDDHA-Fe螯合鐵(楊凌益妙螯合技術有限公司),含鐵量6%;克黃先鋒螯合鐵(楊凌利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含鐵量8%;舉眾復合微生物肥(陜西舉眾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含氮磷鉀10%,2億菌/g(解淀粉芽孢桿菌+膠胨樣芽孢桿菌)。
1.3 土壤與植物樣品采集
土壤樣品采集:在試驗地果園內每樹采土樣6點,分內外2圈,每圈3點,點點相間120°,內圈距樹體中心主干40 cm,深度為20 cm,外圈距樹體中心主干60 cm,深度為40 cm,每圈3點混合均勻后以4分法處理取一個土樣,裝塑料袋編號備用,共計48個土樣。
植物樣品采集:①黃化葉片采集。分別對采過土樣的黃化獼猴桃葉片進行采集,每樹采集上部不同角度黃化葉片6片,裝塑料袋編號備用。②正常葉片采集。每園選擇正常未黃化果樹2棵,采用與黃化相同方法每樹采集6片葉,植物樣品采集時間分為2次進行,第1次為2015年10月25日,第2次為2016年10月5日。
1.4 試驗設計
試驗設3個處理,處理①:EDDHA-Fe(每棵樹用量60 g),處理②:克黃先鋒(每棵樹用量2 kg),處理③:舉眾復合微生物肥料(每棵樹用量3 kg)。采用的單株小區,即一棵樹為一個小區,重復6次,完全隨機設計。
試驗于2015年10月25日按照試驗設計進行實施,距每棵樹主干60 cm處,挖一環形溝,溝寬30 cm,深20 cm,把EDDHA-Fe 按照試驗設計用量用水稀釋500倍液根灌后覆土,克黃先鋒和舉眾復合肥按用量直接施入后覆土灌同樣體積水量。對于黃化果樹,3地區均同時按照試驗設計方案施用,對于正常果樹,3種肥料分別在3個地區施用。其他肥料施用3地區按照當地的常規栽培施用。
1.5 測定項目與方法
①單果果徑和質量。2016年10月5日,獼猴桃果實成熟后,分別在試驗地的試驗果樹上,采摘果樹上部、中部、下部的果實各3個,用卡尺和天平秤分別測量上部、中部、下部獼猴桃的長軸果徑和單果質量,記錄并求各部位果實的果徑和質量的平均值。
②果實綠色色度。把果實綠色分為5個級別:0~20%綠色計一級,21%~40%綠色計二級,41%~60%綠色計三級,61%~80%綠色計四級,81%~100%綠色計五級,每棵果樹隨機選擇20個果實,觀察記錄各級別的次數,以最大次數占總次數的頻數作為果實色度。
③土壤樣品。土壤樣品實驗室風干后,研磨過20目和60目篩備用。采用pHS-3CT酸度計測定土壤pH[5];采用重鉻酸鉀外加熱法測定土壤有機質含量[6];采用0.5 mol/L碳酸氫鈉浸提、鉬銻抗比色法測定土壤速效磷含量[7];采用火焰光度計法測定速效鉀含量[8-9]。
④葉綠素含量。植物樣品采回后,鮮樣處理,用分光光度法測定葉綠素含量[10]
1.6 數據分析
所有計算均用Excel 2003和DPS 7.05數據統計分析軟件[11]完成,其中多重比較用DPS操作完成,選擇鄧肯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肥料施用對黃化獼猴桃葉片葉綠素含量的影響
由表2可知,3種不同肥料對黃化果樹葉片內總葉綠素含量影響均較大,葉綠素增加率最大達2510%,最小達 593%,說明3種肥料對改變獼猴桃葉片內總葉綠素含量作用明顯,有助于葉片的復綠。使用EDDHA-Fe螯合鐵后,葉片內葉綠素平均增加值為0.972 6 mg/g,在所試肥料中最大,與克黃先鋒平均增加值0.782 5 mg/g之間相差0.190 1 mg/g,差異達極顯著水平。同時克黃先鋒與舉眾復合肥之間差異也達極顯著水平。說明在3種試驗肥料中,EDDHA-Fe螯合鐵防治黃化效果最好,其次為克黃先鋒,舉眾復合肥防治效果較好。
2.2 不同肥料施用對正常獼猴桃葉片葉綠素含量的影響
由表3可知,EDDHA-Fe螯合鐵、克黃先鋒和舉眾復合肥對正常獼猴桃葉片內葉綠素含量有一定影響,幅度較小,最大增加率為3.5%,平均增加率為1.8%。由表2可知,3種肥料對黃化果樹葉片葉綠素含量的平均增加率為139.2%,遠大于正常果樹,這說明該試驗中的3種肥料在黃化果樹上施用對葉片葉綠素含量有較大影響,能夠明顯增加葉片內葉綠素含量,尤其EDDHA-Fe螯合鐵的施用效果最好。對正常果樹的葉綠素含量影響較小,這是由于正常果樹葉片內葉綠素含量較豐富,含量基數很高,因此葉綠素的增幅很小。
2.3 不同肥料施用對黃化獼猴桃果徑、單果質量和果實綠色色度的影響
由表4可知,EDDHA-Fe的平均單果果徑最大為80.9 mm,與舉眾復合肥的平均單果果徑78.1 mm之間差異顯著,但未達極顯著水平,與克黃先鋒75.5 mm之間達極顯著水平,舉眾復合肥與克黃先鋒施用后果徑之間差異顯著,但未達極顯著水平。3種肥料對單果質量也有同樣的規律,即施用EDDHA-Fe后,單果質量最大,為132.8 g,與舉眾肥的126.0 g差異顯著,與克黃先鋒119.1 g之間差異極顯著,舉眾肥126.0 g與克黃先鋒119.1 g之間差異顯著。說明該試驗中,EDDHA-Fe對提高獼猴桃產量優于舉眾復合肥,更優于克黃先鋒。EDDHA-Fe施用后,果實的綠色色度最大為97.6%,與克黃先鋒色度83.8%之間差異達極顯著水平,克黃先鋒與舉眾復合肥的綠色色度76.2%之間也達極顯著水平。這說明在防治黃化獼猴桃時,EDDHA-Fe螯合鐵對果實的復綠效果最好,其次為克黃先鋒,舉眾復合肥也有較好的效果。由此可知,EDDHA-Fe螯合鐵對獼猴桃的產量和果色復綠效果最好,舉眾肥的產量優于克黃先鋒,但果色復綠克黃先鋒效果較好。
2.4 不同肥料施用對正常獼猴桃果徑、單果質量和果實綠色色度的影響
由表5可知,對于正常果樹,平均單果果徑為98.7 mm,比黃化果樹的平均果徑78.2 mm大20.5 mm,差
異顯著。單果質量也相差44.6 g,差異顯著,說明果樹黃化
病會顯著影響獼猴桃的大小和產量。正常獼猴桃的果實綠
色色度最大,為97.5,各肥料施用后,對果實色度的影響不大。單果質量以舉眾復合肥最大。
3 結論與討論
(1)黃化病是目前影響獼猴桃產量和質量的一個重要原因,黃化失綠主要表現在葉片上,嚴重時表現在果實上,果實失綠變白,影響果實質量和商品外觀。目前通過施肥防治獼猴桃黃化病是一條重要途徑,該試驗結果發現,3種不同肥料對黃化果樹葉片內總葉綠素含量影響很大,葉綠素增加率最大達251%,最小達59.3%,說明3種肥料對改變獼猴桃葉片內總葉綠素含量作用明顯,均有助于葉片的復綠。在3種試驗肥料中,EDDHA-Fe螯合鐵防治黃化效果最好,其次為克黃先鋒, 舉眾復合肥也有較好的防治效果。該試驗結果發現,3種肥料對正常果樹葉綠素影響較小,這是由于正常果樹葉片內葉綠素含量較豐富,基數很高,因此葉綠素的增幅很小。
(2)該試驗結果發現,正常果樹的果實均比黃化果樹的果實果徑大,產量高,這主要是由于正常果樹的根系生長健壯,根的吸收能力好,葉片的光合效率高。3種肥料對正常果樹和黃化果樹果徑和產量均有較大影響,差異顯著,EDDHA-Fe對增大果徑和提高獼猴桃產量優于舉眾復合肥,更優于克黃先鋒。因此,EDDHA-Fe是值得推廣的最好肥料。
(3)該試驗結果表明,3種肥料施用后,正常果樹的果實綠色色度差異顯著,果實以全綠為主,但黃化病果樹果實的綠色色度差異極顯著,施用EDDHA-Fe后的綠色色度最大,達97.6%,克黃先鋒的綠色色度達83.8%,舉眾復合肥的綠色色度為76.2%,說明EDDHA-Fe螯合鐵是防治獼猴桃黃化病的首選肥料,其次為克黃先鋒。
參考文獻
[1] 張今今,王曉芹.“田邦施可綠”防治獼猴桃黃化病試驗初報[J].陜西農業科學,2002(5):29-30.
[2] 劉旭峰,樊秀芳,張林森,等.陜西關中獼猴桃產區缺鐵性黃化病發生原因研究[J].西北農業學報,2002,11(2):57-59.
[3] 王光州,韓慧韜,車金鑫,等.不同鐵制劑對石灰性土壤條件下獼猴桃缺鐵黃化的矯治效果[J].果樹學報,2011,28(1):61-65.
[4] 安昱瑾.玉米微量元素(鐵肥)肥料試驗報告[J].甘肅農業,2016(12):25-26.
[5] 勞家檉.土壤農化分析手冊[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88:336-337.
[6] 鮑士旦.土壤農化分析實驗[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33-86.
[7] 宋志偉,王陽.土壤肥料[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2:101-102.
[8] 強秦.土壤與植物營養[M].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004:108-109.
[9] 中國土壤學會農業化學專業委員會.土壤農業化學常規分析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4:67-115.
[10] 西北農業大學植物生理生化教研組.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導[M].西安:陜西科技出版社,1987:17-48.
[11] 唐啟義,馮明光.實用統計分析及其DPS數據處理系統[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