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禮友

摘要 通過對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農作物秸稈利用的現狀分析,結合該地實際,針對貴池區東邊318國道沿線、西邊烏沙圩區、南部丘陵山區等不同區域特點,探索解決農作物秸稈大量、還田相對單一模式,逐步建立起以能源化利用為主,以飼料化、基料化利用為輔的綜合利用新模式,從源頭上解決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難問題。
關鍵詞 農作物秸稈;禁燒;能源化;綜合利用
中圖分類號 S210.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8)06-0062-04
Crop Straw Forbidden Burning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in Guichi Area,Chizhou City
WU Liyou (Rural Energy Office of Guichi District, Chizhou, Anhui 247000)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rop straw utilization in Guichi District,Chi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combined with local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st West Road 318, usha polder hills and southern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to explore the solution of crop straw returning amount relative to a single mode, and gradually set up a new model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mainly using energy utilization supplemented by fodder and base material utilization”, from the source to solve the difficult problems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prohibiting straw burning.
Key words Crop straw;Forbidden burning;Energy;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貴池區是安徽省池州市的政治文化中心,位于長江下游南岸,地勢南高北低,自南向北由低山、丘陵逐漸過渡到洲圩平原區,國土呈“七山二水一分田”格局。區內交通便捷,九華山機場、池州高鐵站、池州港口均位于貴池區境內。全區總面積2 516 km2[1],轄9個鎮11個街道,總人口66.7萬人[2],其中,農業人口52.1萬人,人均耕地面積0.06 hm2,糧食作物總產量31.1萬t。其中,谷類產量30.50萬t、豆類產量0.36萬t、薯類產量0.20萬t。該研究綜述了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現狀,分析了綜合利用的困境,提出了農作物秸稈的利用途徑,以期為該區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提供科學參考。
1 貴池區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現狀
1.1 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情況 近年來,貴池區全面啟動了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在各級各部門的高度重視下,各部門協同合作,強化措施,明確職責,嚴格監管,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程序和方法不斷創新完善,秸稈焚燒現象有效控制,環境保護不斷加強,秸稈綜合利用程度逐年提高。
據統計,貴池區主要農作物播種面積6.85萬hm2[3],其中水稻播種面積4.26萬hm2,油菜1.37萬hm2,棉花0.66萬hm2,小麥0.23萬hm2,玉米0.34萬hm2,茶園0.27萬hm2,果園0.02萬hm2,蔬菜0.51萬hm2。農作物秸稈量47.52萬t,可收集量38.44萬t。全區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量34.9萬t,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90.8%。其中農業領域綜合利用率64.3%,工業領域綜合利用率18.3%,能源化綜合利用率17.4%[4](表1)。
1.2 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途徑
1.2.1 秸稈機械化還田利用。隨著機械收獲面積不斷擴大,農作物秸稈機械化還田量也逐年增加,全區秸稈農業領域綜合利用量為22.45萬t,其中機械化還田總量達18.54萬t,占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量的82.6%。全區農作物秸稈機械化還田面積3.93萬hm2,其中,水稻秸稈機械化還田面積2.59萬hm2,油菜秸稈機械化還田面積0.67萬hm2,小麥等其他農作物秸稈機械化還田總面積0.67萬hm2。
1.2.2 325生物質發電廠秸稈發電。池州市325發電有限公司(簡稱325電廠)坐落在貴池區墩上街道辦事處,電廠生物質發電鍋爐改造項目已于2015年底竣工并順利并網發電,根據項目設計要求,鍋爐燃料主要以農林業廢棄物、林業加工剩余物為主,農作物秸稈為輔。全區用于生物質發電的秸稈綜合利用量為6.39萬t,是貴池區農作物秸稈工業化利用的新途徑。
2017年5月,325電廠已分別在全區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建立了秸稈收購點。如墩上、馬衙、涓橋、秋江、牛頭山、江口均已設立秸稈收購點,電廠與各相關鎮、街道簽訂農作物秸稈收購合同,有的以村為單位組織秸稈收購堆儲,有的村設立農作物秸稈收購經紀人。本著“方便農戶”的原則,形式多樣,方式靈活,保證及時全量收購。
1.2.3 秸稈沼氣初級能源化利用。貴池區現有沼氣池3.2萬余口,由于農村養豬戶越來越少,生豬飼養量逐年下降,沼氣池使用量也呈遞減趨勢。為扭轉這一現象,盡可能讓現有戶用沼氣池發揮作用,從2016年開始,貴池區農委組織相關人員到阜陽市太和縣考察學習,試點利用農作物秸稈充分腐熟發酵產生沼氣技術,更新改造已有沼氣池,提升戶用沼氣池的利用率。2017年,貴池區繼續利用秸稈漚制沼氣,發展農村新能源,全區戶用沼氣池更新改造利用農作物秸稈1.3萬t。
農作物秸稈也是一種傳統燃料,村民有以農作物秸稈做燃料的習慣,特別是烏沙洲圩區,燒火做飯薪柴短缺,用農作物秸稈燒飯是傳統習慣,數據顯示,全區全年用做燃料的秸稈量4.75萬t。
1.2.4 秸稈養畜初見成效。貴池區積極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秸稈養畜初見成效。池州市漢東農業有限公司、池州市優洋湖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和池州畜源牧業發展有限公司3家規?;竽翗I公司均在貴池區境內,年消耗利用農作物秸稈約1.5萬t。
池州市漢東農業有限公司位于風景優美的升金湖畔(貴池區牛頭山鎮),公司總占地面積333.33 hm2,總投資達1.1億元,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產養殖和畜牧養殖。目前已建成湖羊養殖場13.33 hm2、集山羊飼養、供種、成羊銷售、飼料加工、養殖技術推廣于一體的池州市最大的湖羊養殖示范場(小區)。生產區現已建設標準化羊舍5 500 m2;獸醫室、飼料間、消毒池、隔離舍共700 m2,青貯池、氨化池500 m3、貯糞場600 m2;還建設了配套的糞污處理設施,購置了青貯收割機、鍘草機、飼料加工機等設備。2015年底,存欄羊3 700只,年消耗秸稈0.7萬t,全年出欄肉羊2 500只,年銷售額達450余萬元。
池州市優洋湖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坐落于池州市貴池區涓橋鎮桂畈村,年養殖1 000頭的優質肉牛,年消耗秸稈0.75萬t。
池州畜源牧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8月,注冊資金1 000萬元,位于池州市貴池區里山街道辦事處楊街村,具有種牛繁育、犢牛飼養、疫病防治、飼料配方加工等方面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2016年公司皖南小黃牛的存欄量已達到175頭,其中母牛165頭,公牛10頭,年消耗秸稈約0.05萬t。
2 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困境和問題
針對貴池區農作物秸稈利用現狀,結合表1的數據分析,當下貴池區農作物秸稈利用尚處在初級階段,主要以秸稈還田為主,占農業綜合利用量的82.6%??此菩问蕉鄻?,既有生物質發電及秸稈制沼氣的能源化利用,又有畜牧業養殖的飼料化利用等,實際上依舊單一,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產業滯后。
2.1 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困境 較為單一的農作物秸稈利用方式與層層傳導的秸稈禁燒壓力,使農作物秸稈利用陷入困境。如何處理農作物秸稈,是擺在各級各部門面前必須要解決的現實問題。如何引導老百姓改變焚燒秸稈的傳統行為,靠全量單一還田技術難以使老百姓信服。如何有效治理環境污染,改善生活環境,更好地建設生態池州就必須要破解這一困局。
2.1.1 連續多年秸稈還田效果呈遞減趨勢。貴池區秸稈以傳統的機械化還田為主,還田技術相對單一,還田效益不高,秸稈直接還田后在土壤中被土壤微生物分解轉化的周期較長,不能作為當季作物的肥源,而且1年只能還田1次。其次,還田秸稈數量、土壤水分、秸稈被粉碎的程度等都不同程度地影響秸稈還田效果。
已有研究表明,短時間內的秸稈還田可以改善土壤的團粒結構,疏松土壤,增強肥力。但連續多年還田,會使土壤容量呈下降趨勢,也會降低土壤的pH,影響土壤微生物及酶的活性[5]。
2.1.2 傳統的秸稈焚燒嚴重影響生態環境。貴池區地處國家級生態經濟示范區,環境優美,境內擁有杏花村旅游、齊山風景區、九華漂流景區、大王洞風景區等豐富的旅游資源。貴池區生態環境優越,森林覆蓋率高,發展有機食品、綠色食品有著明顯的優勢和潛力。優美的環境,便捷的交通,增強了人們的環保意識,不得不更加重視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
傳統思維中,燒火糞成為一種習慣。但秸稈集中焚燒不僅會助推霧霾天氣的發生,也會影響通行和安全,因此嚴禁秸稈焚燒,減輕大氣污染,引導發展多種秸稈綜合利用產業,是保護生態環境的必然要求。
2.2 存在的主要問題
2.2.1 秸稈綜合利用認識不高,意識不強。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各地秸稈禁燒宣傳力度大,措施有力。片面重視零火點,高壓重罰下禁止農民焚燒秸稈。基層干部采取堅決措施,不允許當地農民焚燒秸稈,但對如何處理農作物秸稈缺乏行之有效的辦法。片面強調秸稈禁燒導致基層干部和群眾對綜合利用的認識不足,意識淡漠,認為農作物秸稈量很大,收購程序復雜,時間緊,費工費錢,難以奏效。
2.2.2 農作物秸稈的多樣性,加大了收儲難度。
2.2.2.1 相對短促的收集時間帶來了秸稈的收儲難度。農作物秸稈品種多樣,具有生產時間的季節性和生產區域的分散性,夏收時從收割小麥到播種玉米或水稻,一般只有20余天的時間,相對短促的收集時間帶來了秸稈的收儲難度。
2.2.2.2 收儲設備不配套增加了收儲難度。農作物秸稈的收割、撿拾、打捆設備不配套,造成秸稈的收集貯運難度大、成本高,同時在選擇堆放點時,既要考慮方便農民搬運,又要相對集中、便于運輸,由于農村道路條件較差,在選點堆放上難以做到雙方都滿意。
2.2.2.3 勞動力不足加大了秸稈收儲難度。由于農村青壯年勞力大量外出,留守的多是中老年群體,勞動力緊張及勞動力成本的提高也給秸稈收儲帶來一定難度。
2.2.3 秸稈綜合利用收益低,社會化服務不健全。秸稈還田方法簡單,成本低廉,農民易于接受。但用于收儲加工,僅從田地搬運到路邊就入不敷出。據調查,農民準備收集利用麥秸,需將麥茬高度留在10 cm以下,則機收時需多支付農機手225元/hm2,收集秸稈的工價為750元/hm2,秸稈收入1 200元/hm2,則收益僅為225元/hm2。由于收購價格低,1 hm2秸稈全部收購也只有幾百元左右的收入,且送到堆放點不僅需要一筆運輸費用,還要花費一定勞力,而近郊農民在城里打工的收入為120~150元/d,相比之下秸稈回收效益不高。這一現象導致農民寧愿將秸稈焚燒或者任其腐爛,也不愿將其回收。現階段,貴池區積極探索社會化服務組織參與秸稈收儲,但體系尚不健全,專門進行秸稈收儲的組織機構只有325電廠組織的少數幾家,使得每年回收利用的秸稈總量極其有限。
2.2.4 秸稈綜合利用產業發展滯后,亟待提高。全區秸稈綜合利用企業停留在幾家生產木炭的小規模公司,主要耗材是農林廢棄物,以林業廢棄物為主,農作物秸稈用量不大,輔助摻和少量使用,仍處于起步階段,缺乏龍頭型、骨干型企業。
現階段,在沒有項目支持的情況下,秸稈綜合利用投資較大,獲利較少,單一依靠企業或個人等社會資本投入,沒有戰略前瞻性的業主意愿不強。社會投資秸稈開發利用的積極性不高,企業收購秸稈成本為350元/t,實際銷售價格是400元/t,獲利有限,且項目融資難,制約了秸稈綜合利用企業的發展,秸稈沼氣集中供氣工程等在農村推廣存在一定難度。
3 綜合利用的原則及策略分析
3.1 原則
3.1.1 整體規劃,合理布局,分步實施。根據貴池區實情,按照東邊318國道(高速)沿線、西邊烏沙圩區、南部丘陵山區等不同區域的特點,在東邊318國道(高速)沿線、西邊烏沙圩區兩大區域重點推廣秸稈能源化利用模式,分步建設秸稈沼氣集中供氣工程,多點建設小型固化成型燃料生產點,依托325電廠優勢,全力發展生物質燃料。在南部丘陵山區重點培育秸稈基料化種養香菇技術和秸稈飼料化養畜技術,依靠現有成熟的生產基地,加大秸稈為原料的技術融合,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在戶用沼氣池建設相對集中的村組,重點更新改造以秸稈為原料漚制沼氣,提升戶用沼氣池的利用率。
3.1.2 措施得力,依托項目,逐年落實。全區規劃做好后,必須采取強有力措施,把握國家及省政府政策走向,積極爭取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縣等項目扶持,結合民生工程建設,分年度逐步落實到位。
3.2 策略
3.2.1 分片建設秸稈能源化利用工程。
3.2.1.1 統籌建設農作物秸稈沼氣工程。區政府加大扶持秸稈沼氣集中供氣項目,鼓勵社會資本投入秸稈沼氣工程,爭取項目資金支持,加大政策傾斜,引導快速發展。根據貴池區情,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全區東邊318國道(高速)沿線及西邊洲圩區分別建設一處規模不低于年消納農作物秸稈3 000 t、日產氣1 000 m3以上的大中型秸稈沼氣集中供氣工程[6]。全區至少建3處以上大中型秸稈沼氣集中供氣工程,殷匯片、梅龍片、烏沙片各建1處。秸稈沼氣不但為農戶帶了較大的經濟效益,而且能有效保護生態環境,減輕環境污染。秸稈經發酵后殘留的沼液、沼渣是一種無公害的有機肥,使用沼液沼渣的土壤不但酶活性增強,而且土壤理化性質明顯改善,保水保肥能力增強。
3.2.1.2 扶持秸稈固化成型燃料企業。貴池區秸稈固化成型燃料生產企業近乎空白,亟待加強。既要新建幾處,又可以更新改造幾家現有的有條件的小規模炭廠。要加快發展建設秸稈固化成型燃料企業,全區至少建設5處以上小型秸稈固化成型燃料生產點,每處配套推廣生物質爐具,力爭2~3年內全區各片區都能見到秸稈小型固化成型燃料生產企業,極大提高農作物秸稈消化能力,提高綜合利用率。
3.2.2 鞏固秸稈飼料化、基料化利用成果。
3.2.2.1 繼續支持秸稈飼料化利用龍頭企業。貴池區相對規?;B殖企業發展較快,秸稈飼料化應用已初見成效,但農作物秸稈飼料主要依靠對外購買,當地秸稈飼料用量很少。下一步要重點鼓勵相關企業加大投入,發展秸稈飼料化技術應用。
一是推廣秸稈窖(池)青貯技術。鼓勵在大中型養殖場、養殖小區建立種植基地或與農戶建立訂單生產關系,促進全株青貯專業化種植。二是大力推進打包青貯。鼓勵在中小養殖場(戶)開展打包青貯、拉伸膜青貯建設。三是開展商品化飼料加工銷售一體化試點建設。鼓勵吸引社會資本,組建青貯公司或青貯聯合體,推進秸稈飼料商品化、產業化發展。四是加大秸稈養畜技術指導。大力推廣秸稈青貯、玉米全株青貯和全混合日糧飼喂等技術,提高秸稈利用效率[7]。力爭2年內全區實現過腹還田秸稈利用總量達到1.2萬t,占全區可收集秸稈總量的2.66%;飼料化利用后避免了直接焚燒,可減少排放3.94萬t二氧化碳;有機肥施用后可較大提升土地肥力,耕地質量,保障農民增收。
3.2.2.2 培育秸稈基料食用菌栽培技術。貴池區南部山區香菇種植技術成熟,歷史悠久。扶持食用菌生產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或糧菜種植大戶,充分利用當地麥秸、稻草、玉米秸和玉米芯、油菜秸、棉柴秸,采用設施栽培、露地大田、樹林下、房屋前后等多種栽培方式,周年示范種植。實施以食用菌栽培為重點的秸稈基料化利用,重點推廣平菇、雙孢蘑菇、草菇、秀珍菇、大球蓋菇等貴池區自主研發、能夠充分消耗農作物秸稈的種植模式。同時,鼓勵有機肥廠收購食用菌廢料,生產有機肥實現循環利用。
積極開展以食用菌栽培為主的秸稈基料化利用工程,優先扶持年生產規模達到10萬瓶(袋)以上的食用菌菌種場或年商品化食用菌生產規模達到3萬m2(袋、棒、包)以上的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專業種植大戶。力爭2年內全區農作物秸稈基料化利用3 000 t,占全區可收集秸稈總量的0.66%。形成“秸稈—蘑菇—飼料—糞便—回田”的能量多級利用、物質鏈式循環生態農業模式[8]。利用秸稈種植食用菌,使農業資源多級增值,既可大量利用作物秸稈,減少環境污染,又能增加農民收益。
3.2.3 健全社會化服務組織,全方位服務綜合利用。
3.2.3.1 建立一體化秸稈綜合利用服務體系。依托325電廠現有的服務隊伍,逐步建立從“收割—打捆—運儲—利用”一體化秸稈綜合利用體系。通過培育、引進農業全程社會化服務公司,鼓勵發展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壯大農民經紀人隊伍,提供秸稈收集貯運綜合服務,鼓勵有條件的鄉鎮和秸稈利用企業建設秸稈收貯中心,支持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民經紀人和企業建立秸稈收儲站點,扶持建設完備的收儲站點網絡體系。
加強秸稈收集單位與秸稈資源化利用單位對接,促進秸稈機械化收集工作開展,解決秸稈收集后去路問題。向農戶發放秸稈利用“明白紙”,鼓勵社會化服務組織與農戶簽訂秸稈綜合利用協議書,讓農戶明確秸稈利用意義、政策和秸稈去路。
3.2.3.2 建立秸稈綜合利用長效機制。加大農機補貼政策扶持力度,將打捆機、秸稈破碎機、深耕機納入農機補貼范圍,但如何更好、更快、更長時間地服務于農作物秸稈收儲體系,還有探索空間。如出臺扶持政策,鼓勵和支持種糧大戶、秸稈資源化利用主體及其他社會化服務組織開展農作物秸稈機械化收集工作。政府可一次性集中采購秸稈打捆、運輸等農機具,采取租賃的方式供收集主體使用,并按秸稈收集量進行一定的資金補助,年收購量達500 t以上的,秸稈補助標準50元/t;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民經紀人等參與秸稈收集和貯運,建立完善秸稈收集和貯運服務體系。對社會化服務組織的適度規模經營、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扶持措施與秸稈綜合利用有機結合,形成政策合力,做大做強秸稈綜合利用的基礎平臺。
3.2.3.3 加大技術培訓與技術指導服務。大力宣傳秸稈綜合利用知識,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媒體,結合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程、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素質提升計劃,加強新型經營主體培訓力度,采取專題講授、現場考察培訓、經驗座談會等形式舉辦培訓班,送科技下鄉,印發技術資料,加強宣傳教育,每年培訓1 000人次以上,2~3年時間基本實現輪訓。
通過對貴池區農作物秸稈利用的現狀分析,要解決農作物秸稈大量還田相對單一模式,必須要盡快建立以能源化利用為主,以基料化、飼料化利用為輔的綜合利用新模式,從源頭上解決秸稈禁燒難問題,把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 貴池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貴池縣志:卷二[M].合肥:黃山書社,1994:140.
[2] 貴池區地方志辦公室.貴池年鑒2013-2014[M].合肥:黃山書社,2015:37.
[3] 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農業委員會農業資料[Z].2016.
[4]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農業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農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規劃終期評估的通知:發改辦環資〔2015〕3264號[A].2015.
[5] 王川,施六林,宣云.低碳農業與機械化秸稈還田技術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3):1211-1212.
[6] 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安徽省農業委員會.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安徽省農委關于申報2015年農村沼氣工程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的通知[A].2015.
[7] 申愛華,李保全,周蔚,等.帶穗玉米秸稈青貯過程中pH和營養物質的變化規律[J].安徽農業科學,2017,45(32):105-107,211.
[8] 梁枝榮,張青文,周志強.玉米秸稈栽培雙孢蘑菇高新技術研究[J].中國食用菌,2002,21(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