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為華


[摘 要] 目的:通過對羅伊適應模式在我國護理應用中的文獻進行系統分析,提出討論及建議,為今后的研究學習提供參考依據。方法:采用內容分析法,依據Goh以及Gu研究確定分析種類及項目,對1997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國9種護理學期刊上發表的55篇羅伊適應模式在我國應用發表的文獻進行系統性分析。其類目包括文獻發表的時間、對象、研究方法、內容。結果:1997年~2016年發表的符合研究要求的文獻共55篇,1997年~2001年國內無相應文獻發表。其中,量性研究28篇(50.91%)、質性研究11篇(20.00%)、理論具體應用37篇(67.27%);研究對象以住院患者為主(60.00%),其次為在校護生(16.36%),再次為在職護士(5.45%);文獻研究對象只針對個體,未檢索到關于群體及社區護理研究的文獻。結論:今后可擴大羅伊適應模式的研究范圍,進行關于老年及社區護理的研究,涉及更多特殊人群及團體。
[關 鍵 詞] 羅伊;適應模式;護理應用;文獻分析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5-0040-03
美國著名護理理論家羅伊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適應模式,隨著護理模式和整體護理理念的發展,其得到廣泛傳播并指導護理研究與實踐,該理論體系也在應用過程中不斷地完善[1]。現對1997年~2016年在我國9種護理期刊上發表的關于羅伊適應模式的文獻進行系統性分析,提出討論及建議,為今后羅伊適應模式的研究學習提供參考依據。
一、資料與方法
(一)文獻來源及檢索方法
本研究選擇2015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中護理學類期刊影響因子在學科排名前12位,排除管理、教育類期刊3種,對9種護理期刊進行分析。通過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維普數據庫、萬方醫學網(鏡像)數據庫檢索了1997年1月~2016年12月發表的關于羅伊適應模式護理及應用的文獻,檢索策略為“主題詞或題名加文獻來源”即“Roy或羅伊適應模式加護理”。
(二)文獻入選及排除標準
1.入選標準。文獻必須為羅伊適應模式在我國護理及應用的研究文章,內容重復的文獻只選擇一篇。
2.排除標準。提及適應模式,但未對其進行具體闡述;適應模式非護理研究類文獻。檢索文獻共65篇,排除10篇,共55篇。
3.分析方法。采用內容分析法。依據Roh(2008)[2]以及Gu(2005)[3]確定研究分析種類及條目,其包括文獻發表的時間、對象、研究方法、內容,對結果進行量化描述。
二、結果(下表)
三、討論及建議
(一)研究對象以住院患者為主
適應模式廣泛應用于臨床護理[4],本文研究結果顯示以住院病人為研究對象的文獻33篇(60.00%)。唐敏[5]選取80例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瘤病人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應用適應模式護理。結果顯示,適應模式護理能有效改善病人的焦慮、抑郁情緒,提高病人的心理及社會適應性,進而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李丹丹[6]研究發現適應模式能有效改善子宮肌瘤剔除術后病人的負性情緒,提高術后治療依從率,改善膀胱功能,從而降低術后尿潴留的發生率,提高滿意度。但由于國內醫療條件、家庭照護、經濟等原因,病人在醫院內接受治療時間及資源有限,除了在醫院進行醫療救治外,大部分的延續治療及康復在出院后進行。在今后理論的研究與應用中,有必要進一步擴展研究對象的范圍,應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到出院進行延續治療或康復的病人。
(二)缺少關于社區護理的應用與研究
本文檢索結果顯示符合條件的關于社區護理研究與應用的文獻為0篇。社區護理工作范圍廣泛,愈來愈被居民認可和接受,社區護理隨著居民對健康及衛生服務的需求而不斷發展。戴明輝等人[7]關于患者延續護理服務需求調查顯示,大部分病人、照顧者和社區老年人等的延續護理服務需求主要包括專業的社區護理需求和居家照護需求。Kim SH[8]將羅伊適應模式應用于社區護理實踐,但未見適應模式在我國社區護理的應用,在今后的研究中,還應驗證在我國不同的社區環境中的適用性。
(三)老年人的護理應用與研究較少
本文結果顯示檢索符合條件的研究對象為老年護理的文獻為2篇(3.63%)。陳素琴[9]等選取100例平均年齡62歲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采用適應模式聯合抗阻訓練。干預3個月后,觀察組患者心功能各指標均優于對照組、6min步行距離多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適應模式聯合抗阻訓練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質量。魏葳[10]對1例老年心肌梗死病人利用適應模式進行護理分析,在調整護理模式2天后,病人日間病情平穩,情緒良好,能夠與臨床病友及醫護人員之間進行正常的溝通,對探視制度及相關的住院規定能夠自覺遵守。夜間患者可安靜休息,保持正常的生理睡眠時間,對周圍的定向力逐步恢復。老年人是一個特殊人群,因年齡、生理、心理特征及社會角色的轉變,社會適應能力降低,健康問題突出,對護理需求大大增加[11]。在今后的學習中,應增加針對老年護理的研究,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存年限及質量,拓展老年護理范疇。
(四)研究對象只針對個體
本研究的文獻中研究對象皆針對個體,并未檢索到關于群體的研究。羅伊適應模式最初提出是針對個人,而集體適應性反應系統的具體內容還有待進一步完善[12]。趙光輝[13]等人表示羅伊適應模式理論在群體中是否適用,還有待進一步研究。2001年Hanna等[14]首次提出將個體的應對系統向群體擴展,如社區、家庭等,并提出了群體應對系統的適應方式。2011年,羅伊[15]發文進一步表達了對社會群體健康需求的重視。護理研究者今后應在各自的專科領域歸納和演繹經驗性的護理成果,借鑒羅伊適應模式現有的成果,進行關于群體應用的研究,拓展羅伊適應模式在各個領域針對不同人群的指導作用。
(五)特殊人群的研究應用較少,如,男護士、護理研究生、孕期護士等
本研究在檢索中針對特殊人群只有關于孕期護士1篇(1.81%)。長期以來,護理事業女性居多,隨著社會的進步和護理事業的發展,護理隊伍中出現了男性的身影,但是由于傳統觀念及輿論的影響使人們不能對男護正確地認識和評價,導致了男護缺乏職業認同感及人員流失;我國對護理研究生的培養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但是由于我國高等護理教育起步比較晚,護理人員儲備及隊伍建設和整體發展水平相對滯后,但由于社會對護理高學歷人才的需求及適應國際社會競爭的需要,需要我國加大對護理高學歷人員的培養;在國家二孩政策的背景下,育齡期護士所占比例較大,由于護理工作的特殊性,孕期護士在這一非常時期承受較大壓力。所以,幫助孕期護士緩解工作壓力有重要的研究意義。目前,國內已經開始關注孕期護理的工作壓力問題,但是對如何應對及幫助孕期護士緩解職業壓力,從而提高護理質量,提高護理工作滿意度并未有相關研究。在今后對羅伊適應模式的研究及應用中,應增加對此特殊人群的研究,促進適應模式的應用范圍和護理事業的發展。
四、小結
近年來,羅伊適應模式在我國應用領域不斷擴大,理論體系也在不斷深入研究、驗證和補充的過程中,其作為理論基礎及框架,為臨床護理實踐提供了系統的指導并取得顯著成果。羅伊適應模式作為一個較為成熟的理論有其優勢,但仍然有其缺點和尚可繼續完善之處。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研究對象,增加對老年及社區護理的研究,擴展驗證對群體的應用。作為護理研究者,應采取批判性的思維方式,揚長避短,將其與我國國情及現代整體護理觀相結合,以更好地運用于我國護理領域,指導護理實踐,促進我國護理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蔡偉萍.Roy適應模式理論體系及其應用現狀[J].護理研究,2016,30(7):2577-2579.
[2]Roh KH.A Review of the trends of journal research on dementia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s for demented elders[J].Journal of Korean an Academy of Community Health Nursing,2008,19(2):300-309.
[3]Gu MO,Jeon MY,Kim HJ,等. A review of exercise interventions for fall prevention in the elderly[J].Journal of Krean Academy of Nursing,2005,35(6):1101-1112.
[4]周玥,黃葉莉,蔡偉萍,等.Roy適應模式理論體系及其應用現狀[J].護理研究,2016,30(7):2577-2579.
[5]唐敏.Roy適應模式在主動脈夾層瘤病人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5,7(29):2664-2666.
[6]李丹丹.羅伊適應模式對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尿潴留發生率及負性情緒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5(13):80-81.
[7]戴明輝,么莉,萬巧琴,等.出院患者延續護理服務需求調查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10):27-30.
[8]趙玉香.淺析社區護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J].現代護理,2012,10(1):140-141.
[9]Kim SH.Development of a breast feeding adaptation scale (BFAS)[J].J Korean Acad Nurs,2009,39(2):259-269.
[10]陳素芹,賴蔥蔥,廖麗霞,等.Roy適應模式聯合抗阻訓練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2015,14(8):35-38.
[11]魏葳.ROY適應模式用于1例ICU譫妄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20):155-156.
[12]趙光輝,白曉平.Roy適應模式對肝硬化合并抑郁癥患者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20):4847-4848.
[13]李彩福,張海蓮.我國老年護理發展現狀與思考[J].護理教育,2016,34(22):80-81.
[14]Sato MK,Senesac PM.Imagining nursing practice:the Roy adaptation model in 2050[J].Nursing Science Quarterly,2007,20(1):47-49.
[15]Hanna DR,Roy C.Roy adaptation model and perspectives on the family[J].Nursing Science Quaterly,2001,14(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