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摘 要] 口語交際是在一定的語境中相互傳遞信息、分享信息的過程,是人與人之間交流和溝通的一種手段。從口語交際教學與口頭表達能力切入,聯系學生生活和社會實際,將語文教學內容與學生專業知識及技能加以整合,進行教學內容的融通。
[關 鍵 詞] 口語訓練;職業能力;中職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5-0068-02
一、相關概念界定
(一)職業能力
職業能力,是指從業者根據自身對職業工作的信念,運用所獲得的知識,完成一定具有目的性的職業活動及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特性的總和。職業能力分為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專業能力是指勞動者所具有的從事該項職業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際操作能力,是屬于外在的顯性能力。而方法能力是職業者對學習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掌握和理解。社會能力是指如何為人,如何處世,特別是如何與他人共事的能力。
(二)滲透
教育者在一定教育目的的指引下,借助一定的載體,引導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潛移默化地感受或體會到教育者傳遞的思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二、不同專業學生特點與教學目標
(一)文科專業學生特點與教學目標
1.性別結構:商貿旅游專業的中職學生,女生較多,男女比例嚴重失衡。
2.思維特點:文科類學生畢業后會在營銷、銷售、會計等行業求職。文科學生更擅長感性思考,想象力豐富,做事較靈活。
3.知識結構特點:文科類的學生偏重于學科知識點的學習,對歷史、地理、文化類的知識點了解知道的較多。本身偏好于文科專業,相對閱讀的書籍也更多一點。
4.人格特質特點:文科專業主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形成相關專業的職業能力。文科專業的學生在口語交際方面有一定的基礎,但是他們往往不知道該怎么說,更不清楚如何正確地表述。
5.教學目標:在教學中關注習慣性原則(良好的聽說習慣)、注意性原則(學生口語交際過程中的注意力)、示范性原則(教師應注重在示范中指導,在指導中示范,讓學生有章可循,有例可仿)、互動性原則(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群體互動)。
(二)理科類專業學生特點與教學目標
1.性別結構:男、女生比例差異很大。總體來看,男生占絕大多數。
2.思維特點:工科專業學生與文科專業學生相比,擅長抽象思維,善于事實性閱讀,所學課程也在訓練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所以他們思維縝密,活躍性和創造性不足。
3.知識結構特點:語文基礎不扎實,口語交際能力普遍不足。缺乏文學和哲學修養,藝術感受能力和鑒賞力也較差,這必然制約他們口語交際的范圍和質量,也阻礙他們自身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4.人格特質特點:工科專業主要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發展學生的專業技術特長,形成以書本與實訓相結合的課程設置。學生認為掌握熟練的技能是最重要的,所以平時在學習中也比較重視專業課。而這種認識上的偏頗也容易使學生在價值觀念上受到影響,這就更有必要加強學生口語方面的訓練,培養人文精神,來平衡工科學生的功利實用傾向。
5.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注重情趣性原則(生動有趣,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動機)、規范性原則(語言規范化、標準化)、互動性原則(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群體互動)。工科專業學生的感受能力、鑒賞能力、思辨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較弱,所以在教學中更應該注意引導學生把客觀世界融入生活、融入思維中。
三、口語交際教學對策
(一)提升職業能力,注重口語交際訓練基礎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他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是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要使學生對價值有所理解并產生強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須在美和道德上具有鮮明的辨別力。”提高學生的口語基礎,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心國內外的重要事件,在平時多讀、多聽、多記,在積累知識的同時增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加強自身的文明素養和綜合修養。
(二)提升職業能力,拓展口語交際訓練途徑
1.課前十分鐘訓練體系
訓練形式:采用小組競賽的訓練形式。首先將全班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4~5人。采取分組競賽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可以培養學生團結互助、團隊合作的意識。
訓練體系:課前讓學生進行10分鐘的講故事訓練,學生可以講自己感興趣的新聞事件,可以推薦介紹一本好書、一部好電影,也可以總結、歸納最近的學習、生活狀態,也可以圍繞一個話題展開,每次一至二人,輪流進行,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在班級中展現自我的機會,進而逐步加大口語表達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對平時思維活躍、口語交際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即時對學生進行體態、發音、語調、語速等方面指導,進一步提高口語訓練的質量。
2.口語教學與專業相結合
(1)模擬場景交流
口語交際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而且根據教學目標,這種能力是一種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實用的綜合實踐能力。對專業技能方面而言,工廠對工人的要求也不再僅僅是可以繞一個線圈、裝一個零部件,而是要有能掌握設備系統性能的能力,工人所需的專業技能就是在勞動過程中逐漸培養形成的。因此,口語交際教學要同學生的專業教學相結合,分配給學生具體的學習任務,在具體任務中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
模擬場景是設置與專業相關的教學場景,如商場管理專業可以設置“顧客購買”、旅游會展專業可設置“與旅行團顧客的一次對話”、電子專業可設置“模擬招聘”、航空維修專業可設置“維修飛機”等場景。學生分組、分角色練習。要求每個學生都要體驗其中的每個角色。活動開始時,教師先對整個場景進行介紹,對需要體驗角色的定位和要求要講清楚,必要時教師還可以做示范。然后再交由學生自由發揮,教師指導。
(2)工廠實習
中職校的學生畢業前都會到校企合作的工廠、公司進行實習。在工作一線學生更能從就業者的角度去觀察工廠、公司的運作,學到課本以外更多的知識。這是讓學生全面接觸社會,將實踐與所學理論相結合的最好機會,對每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也是一個考驗和提高。所以學生實習回校后,一定要及時組織學生進行陳述實習經歷和實習心得體會的交流。
(3)社會實踐
培養和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是為了學生進入社會后能與他人進行成功溝通。其實,社會是個大課堂,適當的社會交往能為學生提供無數的實用性很強的口語交際機會。語文教師和家長搭建學生與社會交往的平臺,讓學生在社會交往中訓練口語交際能力。除了以上的訓練途徑外,教師還可利用其他一些活動進行訓練。如志愿者服務活動、每周的班會課,在這些活動中提升和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四、口語教學案例
【專業分析】商管專業的學生大部分是女生,男女生比例失衡。學生對口語交際認識較強,交流溝通能力較強。但缺乏語境、語體意識,將“得體”片面理解為使用文明用語,將“委婉含蓄”片面理解為“不能得罪顧客”。
【職業能力】引導學生對自己所說的和如何去說保持敏銳的感知能力,使學生獲得發展語言能力的機會和資源,提升商管專業的學生對口頭、書面以及視覺語言習慣與他人進行有效交流的能力。
【實踐探索】引導學生學會將語文能力遷移至未來商務活動中必須具備的策劃和溝通能力,即引導學生諳熟服務心理,提供高品位、高質量的服務產品。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傾聽、探討,歸納聆聽勸說在商場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基本原則。
2.通過模擬演練,了解現代服務和管理工作中規勸語言的常見形式與表達效果,嘗試根據具體語境選擇、運用恰當的語言形式,優化規勸效果。
3.了解商場管理工作的語境要求,懂得在勸說時尊重、理解別人,體現良好的服務意識。
教學重點:了解商場管理工作中勸說語言的常見形式及一般特點。
教學難點:在實踐中遵循基本原則,嘗試根據語境選擇、運用恰當的語言形式,優化規勸效果。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播放視頻“商場里的風波”——顧客在沙發賣場拍照,營業員指出,這里不能拍照,直言嚴重后果,不僅沒有達到勸說的目的,反而激怒了顧客,雙方大打出手,最后報警,被帶到了派出所。
二、教學互動
1.觀看視頻:傾聽、觀察,對視頻中的勸說語言(包括態勢語)進行評價。
2.逐句分析:哪些態勢不佳、用語不妥?商場服務中有哪些句式要慎用?
例如:
(1)您這樣做違反了商場的規章制度,會受到處罰的。(指責意味明顯的否定句)
(2)難道您認為我們商場對你這種行為會置之不理嗎?(表強烈不滿的反問句)
(3)有錢掙,沒命花那豈不是更悲哀?(有諷刺意味的反問句)
(4)請您刪除照片,配合我們的工作,否則后果自負!(語氣強硬的祈使句)
歸納商場管理工作中的勸說原則與語言要求:
原則:以禮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語言:文明有禮、委婉含蓄、簡明得體。
3.比較、辨析:從語氣、句式、措辭等方面對不同的語言表達進行比較,體會其不同的表達效果。歸納現代商場管理專業中勸說語言的一般形式及特點。
例(1):您這樣做違反了商場的規章制度,會受到處罰的。(評判指責,語氣生硬)
我們商場不允許顧客拍照,所以還請你見諒。(客觀陳述,婉轉提醒)
4.思考:商場管理專業中規勸語言的重要特點。
5.情境模擬:遵循賣場工作中的勸說原則,運用恰當的語言(包括態勢語)對顧客進行勸說。
模擬情境:化了濃妝的顧客要試穿衣服。
三、歸納小結
1.交際內容相同,但表達方式不同,產生的表達效果也不同。
2.要強化交際目的、交際對象、語境要求等意識。
參考文獻:
[1]孫潔.口才改變命運[M].海潮出版社,2002.
[2]王榮生.口語交際教例剖析與教案研制[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
[3]岑運強.言語交際語言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