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喜愛程度也在不斷增加,民族音樂文化與學校音樂教學的融合策略也得到了教學工作者們的普遍關注。
【關鍵詞】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學校教育
【中圖分類號】J60 【文獻標識碼】A
民族音樂作為民族文化的精華,其不但是民族情感與靈魂的融合,更是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與民族特征。為了進一步分析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在學校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就必須先來認識其間的內在關系。
一、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學校音樂教學的關系
(一)音樂教育將民族音樂文化作為教學基礎
音樂教育無法脫離基本的教材,而民族音樂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其不但具有較為濃厚的歷史底蘊,同時也具有較強的藝術價值以及教育價值。通過將民族音樂文化作為教學的基礎素材,不但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與感悟,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與美學理解,更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家國情懷,提升對于民族文化的認同感,這對于將我們的民族文化傳送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具有現實意義。
(二)民族音樂文化傳承離不開學校音樂教育的幫助
近些年來,我們一直在強調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但是傳承與發展并不會獨立存在,必須要具有一定的載體,而學校音樂教育就是重要的載體之一。主要體現在學生是我國未來的建設者與發展的見證者,其同樣是社會主義的接班人,通過音樂教育來感染和影響這些孩子,不但可以促進我國的民族文化事業的傳播,可以陶冶他們的情操,提升綜合素質,從而為更好地建設祖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民族音樂文化傳承應用于學校音樂教學的策略
(一)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結合當前民族音樂文化在學校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現狀來看。大多數的學生對于民族音樂文化都具有可接納的態度,但是對其具有濃厚興趣的情況依然比較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教材設置上過于過時,不符合學生的發展階段與心理預期,而另外一個方面就是教學的引導工作不到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應該加強課堂的引導,通過創設課堂教學情境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來提升學習效果。
比如在一次民族音樂課堂教學中,筆者就帶來了幾件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飾與裝飾品,首先讓學生們辨認了每一種物品都是屬于哪個民族,然后分別邀請幾位同學上臺配合音樂來演出的方式參與到課堂教學環節中,最后通過總結不同民族的風格來完成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課堂參與程度,加深學習印象,提升教學效果。
(二)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
民族音樂文化雖然不如流行文化那么具有張力,也不如一些時下潮流的音樂那么吸引人,但是其歷久彌新、獨特的文化底蘊卻是其他音樂文化所不具備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端正教學態度,認識到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性,從而在教學活動中盡可能有所傾向和重點地開展教學講解活動,從而讓學生認識到民族音樂的價值與特點,從而提升音樂教學效果。教學理念轉變還體現在教師自我學習方面,提升教師對于民族音樂文化的認同與學習,提升民族音樂文化在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三)提升師資隊伍的建設水平
隨著我國學生對于音樂文化教學質量要求的不斷提升,當前教師隊伍建設水平不足的問題也變得越來越普遍。為了進一步強化師資隊伍的建設水平,除了完善崗前培訓與準入制度建設之外,還應該定期加強內部培訓,邀請外校優秀教師來學校進行示范課教學以及安排組織本校老師去其他學校學習等方式都可以實現此目的。
(四)運用多媒體開展文化教學工作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當前多媒體技術在民族音樂文化教學中的優勢也變得越來越明晰。通過多媒體教學,可以更加直觀地將民族的服飾、生活方式以及表達特點展現給學生,更容易將學生導入到音樂的情景當中,從而“觸景生情”,提升多媒體在文化教學中的價值,從而為促進民族音樂文化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與傳承創設條件。
三、總結
綜上所述,民族音樂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繼承與發展的水平不但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展現綜合國力,提升民族凝聚力的核心環節。本文也試著從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樹立正確教學理念以及提升師資隊伍的建設水平和運用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工作等角度進行了闡述,也希望能夠為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學校音樂教學的融合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張鴿.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學校音樂教育[J].戲劇之家,2017(03):253.
作者簡介:馬騁(1980—),女,漢,研究生,研究方向:高中音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