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娟
摘 要 大自然折射到紫砂藝人的心里,產生的美感無法言語,但是可以物化到藝術作品中。以大自然為題材的紫砂壺不僅將自然之美反映到了作品中,還將這種美感傳遞給了觀眾,并陶冶其性情。
關鍵詞 秋碩壺;紫砂;自然美感
紫砂壺藝是一種源于傳統而立足創新的藝術,而藝術永無止境,當代紫砂藝人不應該固步自封,而應該在發揚前輩們技藝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地依托大自然,大膽創新、力求突破,使現代的紫砂壺作品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追溯紫砂壺藝的歷史,大批作品均以花、竹、木、果為壺體,工藝精巧;還用葉、花等裝飾壺鈕、壺嘴、壺把等細節之處,更顯逼真,而且比例恰當,真令人稱奇。還有一些紫砂作品形象地運用一些動植物形體做成壺體及其部件的形狀,生動自然,美不勝收[1]。大自然萬物各有其美,而紫砂壺的從業者通過認真觀察與尋找自然之美,于是有了藝術創作的靈感,將其融入紫砂壺的創作中,作品必將達到更高的藝術境地[2]。這款紫砂“秋碩壺”(見圖1)的造型正是以大自然的秋景為依托,表現了獨特的造型之自然美感。
1 紫砂“秋碩壺”的造型
此壺名為“秋碩”,意為碩果累累的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紫砂“秋碩壺”的壺身扁圓謙和,圓平蓋設計,好似一個熟透的瓜果,靈動而有生機。紫砂“秋碩壺”的整體色澤古樸,器型之簡單、線條之收斂無不體現出一種淡然之態,即便是整個壺體之中的壺鈕、壺嘴,處處都是自然呈現,毫不張揚,如同自然之美。壺身之上除了四條筋紋外,還有抽象的秋色點綴,情趣盎然。蓋面平而圓整,其上有瓜蒂造型的壺鈕。而方條形的壺流、壺把與之呼應,視覺上十分和諧。
2 紫砂“秋碩壺”的自然美感
紫砂“秋碩壺”的自然美感源于壺器與造型的巧妙結合。自紫砂壺誕生以來,作品的造型千姿百態,融入了自然界中的菱花、蓮花、菊花、梅花等等形態,而自然界中的飛禽走獸、山水石泉、花卉蔬果、樹木竹林等等也深得藝人的“賞識”,他們用紫砂泥料調配成多種泥色,制作成各式各樣的紫砂壺,風格各異,有的壺器古樸典雅,有的清靜飄逸,觀之、玩之,皆能夠令人賞心悅目。其實,早在清代的時候,紫砂壺藝術已經有了較高的發展水平,作品除了追求制作技法,還講究藝術性。紫砂界的藝人為了提高紫砂壺的觀賞效果和藝術品位,使作品不僅古雅宜人,而且賞用共存,藝人們游走于山川地頭,觀察大自然,流連于鄉間田園,潛心研究自然界,皆有所感悟,并設計制作出了一大批造型獨特、形態逼真、構思豐富、風格別具的紫砂壺佳作。而這款紫砂“秋碩壺”以秋色為主題,秋天的天空很高、很藍。陽光沒有夏天那么酷熱,沒有冬天那么寒冷。望著秋天的天,寬闊舒暢,滿是自然,滿是美麗,秋天的天空就像是廣闊的胸懷,讓人暫時忘記平日的忙碌,忘記日常的瑣事。或是天空的胸懷,可以感動你,讓人的心胸變得更寬廣。
3 結 論
紫砂壺藝術在我國傳統工藝中一枝獨秀,隨著茶文化的蓬勃興起,紫砂壺藝術市場更為活躍,紫砂文化迎來了再一次的繁榮。我們應該更深層地認識紫砂壺藝術與自然美巧妙融合的重要性和深刻含義,在充分理解大自然內涵的基礎上再來欣賞紫砂壺,自然而然會獲得更高的享受。正如這款紫砂“秋碩壺”,壺器就像是秋季里圓圓的蘋果,在秋陽下展現著青紅相間的臉蛋。秋在枝頭,她嫣然一笑間帶著成熟的秋香向田野迷漫。我們在享受紫砂“秋碩壺”美感的同時,其實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動人神韻。紫砂壺藝術珍品吸引五湖四海喜壺、迷壺、愛壺者把玩、雅賞、收藏,這也是紫砂壺價值的重要體現。
參 考 文 獻
[1]劉小君.半坡彩陶紋樣的裝飾語素及特點[D].西安美術學院.2007.
[2]莊玉珍.簡析傳統紫砂經典造型歷久彌新的價值取向[J].江蘇陶瓷,2009(0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