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萍
摘 要 每一把壺,壺中都有一個斑斕豐沛的完整世界。當人們手執一壺,把玩品茗、沉醉其中時,不單是被品茗的曼妙過程所牽引,更是被紫砂壺的創造力和充沛氣場所牽引。一把好壺,讓人驚嘆的不單是其造型工藝的精美,還有背后所蘊含的藝人的情感精神以及深厚的文化力量。本文以作品“富貴平安套壺”淺談紫砂壺的魅力和文化價值。
關鍵詞 宜興紫砂;竹文化;富貴平安
紫砂壺起源于北宋、興于明清,在浩瀚的歷史中,從傳統實用器發展為如今實用觀賞價值兼具的藝術品,在各大拍賣場大放異彩,與中國人的創造熱情和智慧密不可分。正如一位文史作家所言,中國人十分傾情地創造著壺,仿佛在創造著自己。中國人對壺的感覺,一直是很深情和入微的,紫砂壺承載著中國人的熱情,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的傳統文化,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壺。
1 紫砂“富貴平安套壺”的造型設計
“溫潤如君子,豪邁如丈夫,風流如詞客,麗嫻如佳人……”這是奧玄寶于著作《茗壺圖錄》中對紫砂壺的感性描述。人有千面,壺有百相,在很多愛壺人士眼中,不同的紫砂壺能帶來不同的視覺感官享受,每把壺都有不同的氣質靈魂。外貌是一個人留給別人的最基本印象,同樣,造型也是一把壺精、氣、神的基礎。紫砂壺造型大致可分為光器、花器和筋紋器,發展至今,已逐漸形成完善的造型體系。紫砂不止有壺,還有茶杯、茶盤、水洗等多種多樣的實用器皿。紫砂作品“富貴平安套壺”(見圖1),便是一組由紫砂壺、品茗杯、茶托組成的套組,整套紫砂作品選用原礦紫泥制成,紫泥沉郁靜穆的色調營造出古色古香之感,三者造型協調搭配,既方便實用,又增加了美觀性,打造出優雅簡約的茶室空間,悅目清心。整個套組以竹為主打元素,進行靈感創作,采用了貼花、描金等裝飾工藝,將竹的形態表現得形象生動,是典型的花器。紫砂壺以圓器為基本形制打造身筒,弧線圓潤流暢,富有生機和張力;壺流蓄勢而出,微微上翹,靈動可愛,壺流處貼塑而出幾片竹葉貼于壺身,竹枝由壺流上的竹節伸展而出,竹枝柔而有勁,竹葉紋理清晰,細節表現精致、立體生動。壺把與壺流相呼應,三道竹節線清晰有力,表現出竹子的勁拔之勢。壺蓋微鼓,壓蓋通轉靈活,蓋面弧線與壺身渾然一體,鼓力十足。一段小竹節從壺蓋上橫生而出,為橋梁鈕狀,營造出虛實相交之感,又使壺流、壺把過渡協調。壺身及壺蓋上以描金工藝繪制樹輪的形狀,一圈又一圈,表現出竹子年代久遠、蒼勁茂盛,又給人吉祥富貴之感。品茗杯造型簡約,托于掌中大小適中,杯身描金樹輪,與紫砂壺相協調。茶托造型十分別致,宛如一塊年代久遠竹板,其上以原泥繪畫竹葉并飾以描金樹輪,一邊竹節線清晰分明,另一邊是疏密有致的細齒狀,無不體現著竹子的遒勁挺拔。
2 紫砂“富貴平安套壺”的文化內涵
宜興盛產竹,有“竹的海洋”之稱。竹作為“花中四君子”之一,有堅貞剛毅、不屈不撓、謙虛謹慎、無私奉獻等品格,發展至今,已成為中國特有的竹文化。紫砂壺產于宜興,與宜興的風土文化、傳統文化同宗同源,以竹入壺,是鄉土情感的表達,又無形中傳播了竹文化。竹子種類繁多,有觀音竹、鳳尾竹、富貴竹、青皮竹、佛杜竹等,不同種類的竹子有時又代表著不同的象征意義。古人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其中體現的不單是人們對竹子的喜愛、對品格的追求,還有一定的風水寓意。中國人講究五行和風水,在園林建筑和房屋建設中,對于布局和物品的擺放都有著一定的講究。民間有這樣一種說法,竹子茂盛則鳳凰至。我們的祖先把鳳凰稱為“吉祥之鳥”。竹子郁郁蔥蔥,生長茂盛,節節高升,有富貴之意,鳳凰飛來,吉祥臨門。雖然以竹子為創作題材的作品數不勝數,但“富貴平安套壺”又別開生面,表現出不同的寓意。作品以竹入壺,通過圓融的器身表現出飽滿的生機,通過有力的竹節表現出勁拔之意,描金樹輪是一大亮點,紫砂工藝中的描金圖案通常代表著吉祥的寓意,描繪樹輪與整壺題材相符,又表現出竹子的古拙蒼勁,最終升華了富貴平安的寓意和祝福,難能可貴。
3 結 語
徐風說:“紫砂的歷史,就是熱愛紫砂的文化人和有文化追求的紫砂人共同創造的。”由此可見,文化是紫砂壺得以傳承發展的重要因素。紫砂壺作為實用觀賞價值兼備的藝術品,它需要文化精神的注入,需要文化人對紫砂的推廣,亦需要紫砂人修煉自身,為作品注入風土文化和時代價值,如此紫砂壺才能枝繁葉茂,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