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紅軍 黃軻
【摘要】在世界鋼琴音樂史上,肖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作曲家。其中敘事鋼琴曲是肖邦充分打破傳統創新而來,敘事曲不僅僅是音樂更像是宏偉的史詩。本文分析了肖邦敘事曲的浪漫主義思想以及其自由個性的曲式結構,這也是其敘事曲的重要藝術特征。最后分析了肖邦敘事曲,對鋼琴音樂表現的拓展。敘事曲獨特的藝術特征使其成為浪漫主義時期最為典型的作品。
【關鍵詞】肖邦;敘事曲;浪漫主義
【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識碼】A
一、非常鮮明的浪漫主義
肖邦敘事曲源于浪漫主義文學,之前雖然也有許多藝術家創作出一些敘事曲作品,但并未擺脫聲樂體裁范疇,肖邦第一次在器樂中使用這一體裁,作品性質與以前相比也全然不同。肖邦創作的敘事曲不僅結構宏大,同時還具有史詩般的色彩,作品的情節十分豐富。以《F大調敘事曲》為例,這首曲子可以說是肖邦最為出色的作品。肖邦在閱讀波蘭詩人密茨凱維支所創作的《斯維臺茨湖》之后,內心深受感染,進而創作出這一敘事曲。該曲的第一段落仿佛是一曲牧歌,采用細致的旋律描繪出一幅優美的自然景象,婉轉的音樂似乎是在向我們講訴關于立陶宛的歷史,之后的音樂卻描繪了立陶宛遭受異族侵略的情形,運用急速快板和充滿了矛盾沖突的音響破壞之前的安靜與和諧,盡管人們奮起抗爭,并且真誠地向上帝祈禱,城池最后還是被洪水吞沒。當輕柔的旋律再一次響起時,故事的時間已經是多年以后,立陶宛民族的后裔們找到了當年遺留的痕跡,從仙人們口中獲知了先輩們的傳說,音樂充分體現了人們面對死亡時發自內心的恐懼,以及對于命運的茫然。這首作品充分體現了肖邦高超的技巧,以及對于浪漫主義的準確理解。是作曲家在創作作品時運用敘事曲的典范之作。肖邦所創作的此類作品充分地體現了深刻的思想,在世界音樂史上也屬于獨樹一幟。
二、曲式給構非常自由個性
首先,肖邦創作的敘事曲與其他敘事曲最大的不同在于融合了古典奏鳴曲的曲式結構,并且對該曲式結構的不同部分進行壓縮,使之成為一個整體。就結構形式而言,肖邦敘事曲的結構明顯更加集中。但就性質方面而言,各個部分卻相互獨立。以《F大調敘事曲》為例,作品當中包含兩種旋律,且這兩種旋律相互獨立而存在。并且兩種旋律之間存在著十分強烈的對比,從而可以讓人感受到兩種旋律不同的音樂形象。但是作曲家在作品的后半部分,對音樂結構進行了調整,將第一種旋律作為作品的主要旋律進行處理,使該旋律具有了回旋曲式的特征,同時采用這一特征進一步擴大作品中的矛盾沖突,使得作品的音樂性格更加鮮明。肖邦對作品的處理方式不僅融合了古典主義音樂的結構特征,同時也使得作品的敘事化特征更加鮮明,極大地增強了作品當中音樂形象的表現力。
其次,在同一作品當中使用多種不同的結構因素,也就是在一首作品當中,把不同的音樂結構結合起來,從而使敘事曲的風格更加豐富。最大的不同在于需要根據作品內容選擇恰當的結構。以《降A大調敘事曲》為例,第二主題在作品當中多次出現,具有十分鮮明的回旋式結構特征。此外,在肖邦的很多作品當中,都充分體現出這一特征。根據上述分析可知,肖邦所創作的四首大型敘事曲均大量采用了傳統曲式結構,但是因為作者高明的處理手法,使不同的音樂曲式十分和諧地存在同一作品當中,更加充分地表現了音樂內容,進而塑造出完美的音樂形象。就整體而言,肖邦鋼琴敘事曲主要采用的節奏為四六拍或者八六拍,其作品結構雖然較為宏大復雜,但仍然十分完整,曲式布局嚴謹。根據肖邦敘事曲的結構來看,他已經成功地融合了不同的曲式結構,使之成為一種富有戲劇性的新體裁。
三、拓展鋼琴藝術表現力
綜合上述觀點可知,肖邦所創作的鋼琴音樂作品充分反映了作曲家在音樂方面的天賦與造詣。他在創作時既結合了浪漫主義創作的原則,同時也發掘了許多新的創作手法。比如在《g小調敘事曲》當中,肖邦運用作品副主題旋律作為伴奏織體,各個聲部最初是獨立的,通過之后的發展,旋律的型態慢慢發生變化,原本的輪廓漸漸變得模糊,最后完全演變成一種音型。在作品當中,這一特征明顯十分鮮明,在一些獨立聲部之中,時常可以見到類似的織體,充分體現了音樂的個性及共性。肖邦鋼琴敘事曲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尤其是作品的內容,可以說十分豐富,既不乏對現實生活的描述,也不缺少對人物心理的刻畫。通過音樂作品,創作者不僅宣泄了內心深處的情感,還透露出一種細膩的情思,就鋼琴音樂作品的形式而言,這些作品一方面繼承了古典音樂的風格,又有所創新。不僅形式外貌十分規范,也不乏大膽的探索。
參考文獻
[1]張倩.論肖邦g小調第一鋼琴敘事曲[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2(02).
作者簡介:任紅軍(1969—),男,漢族 ,吉林人,吉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鋼琴演奏;黃軻 (1994—),女,漢族,山西省忻州市人,吉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2017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鋼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