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營
[摘 要] 職業素養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項目通過標準體系建設、校企一體平臺建設、實訓基地建設、環境文化建設、專業教學指導方案開發、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師資隊伍建設、監督與評價機制建設等,構建了一套以產教融合為主線,實現全過程育人、全員育人、環境育人和管理育人的職業素養培養體系。
[關 鍵 詞] 職業素養;培養體系;產教融合;職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2-0054-01
高職生的職業素養水平越來越受到行業企業等用人單位的重視,職業院校也逐步由傳統的只重視職業知識、職業技能等顯性素質培養向職業精神、職業意識、職業習慣等隱形素質培養轉變,但是由于職業素養培養的系統性要求,目前還沒有形成切實有效的職業素養培養體系。本項目旨在通過從職業素養標準體系建設、校企一體合作平臺建設、實訓基地建設、環境文化建設、專業教學指導方案開發、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師資隊伍建設、監督與評價機制建設等八個方面入手,試著探索一條可供借鑒的職業素養培養體系構建之路,以供大家共同研究。
一、確定職業素養標準體系
制定符合專業群和企業崗位群需求的職業素養標準體系。選擇高職汽車類專業所對應的汽車后市場專業領域,通過開展大量的企業調研,收集、整理、提煉成該專業領域對員工職業素養的基本要求和核心理念要求,歸納出崗位職業活動要求的作風、行為習慣、心態、理念、態度等職業素養要素,形成該專業群和崗位群的職業素養標準體系。
同時,通過實踐以上過程,總結出獲取職業素養標準的多種有效途徑,歸納出將崗位群職業素養轉化為可培養的、能夠在高職院校實施的職業素養標準體系的方式方法。
二、校企一體的合作平臺建設
建立校企一體的合作平臺是深入開展職業素養培養的關鍵。可以在合作企業中選擇專業對口、合作長久、人員需求穩定的企業,充分利用企業和學校的資源,與學校共同組建理事會,制定相應的合作章程和相關文件,校企雙方共同開展人才職業素質標準制定、教學指導方案開發、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學實訓條件共享,雙方實現共同招生、共同育人、共同管理、共同安排在崗實習與就業。
三、基于專業群的校內生產型實訓基地建設
按照“實訓室校企共建,教學環境、生產現場與校園文化融合”的思路,建成以專業群重點專業為核心,涵蓋專業群全部專業涵蓋領域,將虛擬仿真與實物相結合、創業培訓與教學相結合,滿足學生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的培養要求,集教學、生產、科研、培訓、技能鑒定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新型綜合性實訓基地。
四、環境文化體系建設
把企業文化引入學生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建設校企對接、實景滲透的校園環境,發揮環境文化建設在職業素養培養過程中的熏陶作用。
將企業文化融入校園文化,校園文化、宿舍文化、實訓室文化、教室文化、汽車主題文化館、創新與創業館文化、圖書館閱覽室文化對學生公寓、教室、實訓室、圖書館、餐廳、校園主干道等學生活動的主要場所進行企業化環境的改造。通過企業化、職場化的環境氛圍熏陶,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得到職業素養的提升。
五、基于產教融合的專業教學指導方案開發
對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進行項目化改造,確保職業素養在項目實施過程訓練養成。課程教學過程是職業素養養成的重要途徑,按照產教融合的理念,課題通過對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整體設計和單元設計等重新進行修訂,按照項目化課程建設思路,把生產項目作為基本的教學單元和教學內容,職業素養通過項目和任務的實施過程得到體驗、訓練和養成,以提高學生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精神和職業態度。
職業素養貫穿專業教學與實踐,將職業素養教育落實到校企共同設計、共同實施、共同評價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在課程教學、項目實訓中精心設計職業素養的培養內容,尤其是職業規范教育的全程滲透、技術要素的有機融合。把隱性教育嵌入學習過程,通過“職業性”活動來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
六、基于現代學徒制的“產教融合、階梯發展”人才培養模式試點
基于專業核心崗位,校企全面完善“認識實習→跟崗實習→頂崗實習”的崗位能力遞進式培養進程,融合職業資格標準、行業標準或企業標準,選擇企業典型生產任務作為課程項目載體,科學設計教學情境,開展“產教融合、階梯式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推進教學組織形式改革,實現了“流水線式”通用技能培養、“工廠化學校”核心能力培養、“引企建校、頂崗實習”專業方向能力培養。實現學生崗位基礎技能、崗位核心技能、崗位綜合技能、崗位拓展技能的全面提升。
七、“12345教學團隊建設模式”
“12345教學團隊建設模式”是指:一個教師發展中心、兩個專業帶頭人、“三能”教師素質、青年教師“四經歷”培養、開展“五大工程”。聘請企業技術骨干到校兼職任教,探索通過互兼互聘合作機制,促進校企雙方專業技術人員的相互補充。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專業教師。
八、建立職業素養培養實施的監督和評價機制
監督和評價機制是職業素養培養工作開展的基本保證,該機制包括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綜合評價、職業素養專項訓練評價、專業課程教學職業素養提升形成性考核方案、校外實習職業素養提升考核方案等。
參考文獻:
[1]王紅巖.高職生職業素養培養策略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30(2).
[2]韓學芹.現代學徒制模式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育探賾[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