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習習
[摘 要] “打包教學”能較好地把基本知識、操作技能及實際應用進行整合,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以“旅游文化創意產品設計”課為例,論述了“技能打包教學”的內容、教學方法,以及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等,強調了教學打包著眼于學生的技能培養,而不拘泥于課程系統教學的設計思想。
[關 鍵 詞] 技能打包教學;文化創意產品;旅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5-0052-02
旅游文化創意產品是以旅游文化為背景,可以承載紀念意義或者人們之間互相饋贈的物品,這個物品集文化、設計和創意于一身,強調的是文化藝術的創新,突出體現創造力,以創新設計、文化的傳承創新設計為核心,具有獨特的創新性。
旅游文化創意產品設計涵蓋的知識點較多,不僅要掌握基本的美術基礎知識(素描、色彩、美術史論),還要學習大量的設計理論,如中外設計史、設計概論、商業廣告設計、包裝設計、標志設計等;軟件操作方面,如Photoshop、illustrator、dream weaver等設計軟件,而要設計出一幅優秀的旅游文化創意產品還要對旅游業有深入的了解,知識量較大,而每門科目的學習一般時間跨度較長,日久學生容易忘記已經學習過的內容;教材的編寫也跟不上日新月異的設計內容的更新,技能打包教學的實踐研究是把旅游文化創意設計課中涉及的每門課知識點羅列出來,再研究如何串聯在一起,注意學科之間的滲透性,有效地避免知識點的重復,對學生的設計專業發展有促進作用。
一、技能打包教學的含義
技能打包教學就是我們要明確把學生培養成為哪種實用型人才,圍繞這種實用型人才去考慮課程的設置、教材的選擇和處理、課時的分配、教學模式的采用、教師特長的發揮等問題,統籌安排,打成一個“教學包”來實施、檢查。強調了教學打包著眼于學生的技能培養,而不拘泥于課程系統教學的設計思想。
對“包”中的課程設置,將多門課程打入“包”中時,既要考慮它們的難易程度,還要避免知識的重復講授,將每門課的知識點羅列出來,再研究如何串聯在一起。
二、技能打包教學的應用
對“包”中的課程設置,要依據培養實用型人才所需的知識和技能選擇課程,整體考慮教學進度、大綱、難易程度、最終的效果等。
(一)合理地、科學地“打包”
旅游文化創意產品設計涉及的專業操作課程有包裝設計、字體設計、UI設計和Photoshop等,理論課程有設計概論、圖案和旅游紀念品設計等,我和學生一起將每門課程的知識點羅列出來,再研究如何串聯在一起。不少教材有知識點重復的章節,主要是有關設計基礎知識的重復,如包裝設計中包裝盒的設計要求、編排設計中的排版設計要求、字體設計等。“打包教學”從整體教學目的出發而對其教材大刀闊斧砍去重復章節及知識點,增加每門課程重點、難點的講授與知識分析。經過打包后的課程設置,縮短了課時數,增強了教學效果。因為我們要培養出社會歡迎的掌握現代設計知識和技能的職業專業人才,所以在課程的設置上還要考慮最新知識、最新技能的補充,我打算在計劃中安排講座類型課程來實現這些教學目標。這種打包的課程安排其顯著特點是,它不僅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知識的融會貫通,更強調總目標的實現,是從“包”的總體出發,不是從課程出發。我們的目標就是讓學生熟練掌握各種設計應用知識,提高產品設計和制作技能,使之成為學生一項過硬的求職技術。
(二)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
1.案例教學的運用
教學采用的方法要根據課程的不同而異。如,后期的包裝設計課程可以不按書本上諸個對象講解,因為每個對象有許多方法和風格,這樣講下去難度大,學生容易失去學習信心。如果按“案例”教授,效果則會很好。例如,包裝設計的圖形要素、包裝設計的文字要素、包裝設計的色彩表達和包裝設計要素組織的形式法則,每節的內容逐個講,內容繁多,浪費時間,教學效果不明顯。但是我運用多個優秀旅游產品包裝設計的案例去綜合講解設計的文字要素、色彩表達和形式法則的具體內容,學習的內容由繁入簡、由分散到系統化,同時結合學生自主探索思考,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內容、方法和特點記得牢,且運用自如,還能啟發自己的設計思想。所以針對不同課程采用不同教學方法是很重要的。
2.理論和實踐綜合的運用
(1)理論課督促學生做好筆記
在多媒體教室講課的效果非常好,基本上每個學生都能看懂。但是一到上機課,很多學生就會忘記知識點,理論和實踐不能綜合運用。主要是不記得這項操作要用到哪些內容,不記得一系列操作的步驟和順序。針對這種情況,在上理論課時我把要求學生做筆記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每當講完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后,我會讓學生把內容記下來,留待上機時查看。這種方法很有效,大部分學生在遺忘時都可以通過翻看筆記的形式來自己解決設計操作過程中的難題。這樣極大地提高了上機操作的效率,也減輕了教師輔導的難度。
(2)加強學生自主學習
本學期學生畢業設計一周只有四節課,學習的時間相當少,所以需要學生自己找時間和機會練習,為此我向學生提出兩個建議:一是在家自主學習,教師提前布置好自主學習的內容,教師可以將課程內容做成課件提供學生自主學習,并可在網上開設講座課程,介紹新知識,開拓學生的知識面,提供更廣泛的學習內容。二是可以自己配置電腦在教室或者寢室練習。由于學生自主找時間練習,教師很難到場輔導和督促,所以我會要求學生把做好的題目發到我的郵箱,通過網絡檢查作業的方式來督促學生多多練習。
(3)實戰訓練,在動手中提高設計制作技能
根據企業的崗位要求,進行設計工作的實戰訓練。設計工作由多個部門不同的人員合作完成,每個部門的人員負責不同的內容,設計員、設計師、設計總監分工不同,前期還需要做大量的市場調研。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分成不同的角色,例如項目負責人、專業設計人員分工、校審人和出圖人等。教師講解,學生邊動手,教師隨時指導,教、學、做一體化。這種模式非常適合那些合作性和操作性強的課程。避免在教室講一遍,學生泛泛地聽,到機房做時又忘記大部分,這樣既浪費時間,又難以發現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多形式的教學模式要根據“打包教學”總體設計考慮,教學目的、效果要很明確,要細化每門課程的哪些部分需要哪種模式。
三、“技能打包教學”中對教師的要求及作用
(一)課程的深度了解和融會中貫通
進行打包教學,對教師的要求提高了,他們不僅只對一門課程進行備課,而要對所有涉及課程,做到了解、熟悉、融會貫通,清楚地知道包中所有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在講某一門課程時,要清楚學生已學過的內容,以及以后還要學的課程,既不再重復講授,又為后續課程做鋪墊。并且老師要非常清楚旅游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的重要內容,技能打包教學是對學生在學習設計技能時將設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實際應用技能進行綜合訓練和培養,它要求教師要有較高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它涉及對教材的處理,特別是知識和技能的分包訓練與銜接,能對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錯誤及時加以糾正和說明原因,將理論和實踐進行有機結合,這就要求老師平時除了完成教學任務外還必須到企業進行實戰操作,增強設計訓練教學的實踐性。
(二)師生有效互動
互動不僅是課堂上的交流互動,還包括課后線上線下互動。教師采用作業盒子APP、QQ郵箱和E-mial等在線交流工具,學生可以采用留言、提問、聊天等形式與老師交流。利用網絡“發送文件”學生可隨時將自己的作品交給老師,有疑問隨時向老師提問,老師要仔細欣賞學生的作品、解疑,給學生提供中肯的意見。
四、“技能打包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如何解決相關專業課程的整合問題
由于產品設計與制作技術發展很快,應用軟件不斷推出,與之相應的課程設置和教材的編寫更新換代較慢,而新興的創意產品設計理念又層出不窮,各類教材有許多知識點重復章節,這些內容又必不可少,如現代設計史和廣告策劃等基礎理論知識,平面設計和POP商業設計專業知識等。如何把相關的課程進行合理的整合,教材如何選擇和處理,課時如何分配,如何發揮教師的特長把所有的知識統籌安排,打成一個“包”來實施以適用學生專業發展的需要都是本次課研究的難題。
(二)如何解決學生的旅游文化創意設計更具有創新性問題
現階段中國大眾化的紀念品沒有太多的特點,一部分質量也不高;在校學生閱歷有限,相關設計知識儲備不足,設計作品創新能力不夠。借助本課題技能打包教學的研究,我們把大量的新的設計理念、新的制作方法融入教學中,讓學生接觸時尚前沿的設計知識,使學生設計和制作的旅游文化創意產品更具有美觀性、創意性和實用性。
總之,在旅游文化產品設計技能訓練中采用技能打包的辦法來進行教學,可以對學生同時進行多項技能的綜合訓練,比以往采用單一的訓練方法更加節約時間,更加貼近實際工作。技能打包教學打破了原來的專業設置;打破了原有的教學管理模式;打破了實踐教學的課時安排,縮短了教師課上授課時間,加長了業余的輔導時間與學生交互的時間,所以,技能打包教學的實施以及“包”的設置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密切配合。以培養崗位能力和設計應用人才為主線來改革和構建教學和管理體系,操作起來困難必然很大,相應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需要我們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蔣乃平.課程模式選擇的重要性[J].職業技術教育,2001(3).
[2]張道順.旅游產品設計與操作手冊[M].3版.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08:1.
[3]李薇華.“打包教學”初探[J].天津電大學報,200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