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詩濤
[摘 要] 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數學在諸多領域有著廣泛而深刻的應用。在職高教學體系中,數學占據著重要地位,學生數學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專業課程的學習。針對教學實踐中很多學生反映數學課程枯燥、乏味的現狀,依托現代信息技術,讓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關 鍵 詞] 職業院校;數學教育;信息技術;創新;變革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5-0142-01
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扶持力度的不斷增加,職高受到了越來越多學生的青睞。與普通高中相比,職高學生的學習基礎較為薄弱。數學是一門對學生基礎知識和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的學科,如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成為廣大職高數學教師所探究的重要課題[1]。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當代學生對傳統的“黑板+粉筆”的教學方式并不“感冒”,為了改變當前現狀,我們要積極更新教學觀念,革新教學方法。筆者以數學教學大綱為基礎,依托信息技術,助力職高數學教學的創新與變革。
一、活用多媒體設備,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
近些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的教學手段也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多媒體設備已走入校園并廣泛地應用在日常教學中,其集影音于一體,能夠極大地拓展課堂的寬度,成為許多教師教學的好幫手[2]。
進入職高的學生普遍學習基礎較為薄弱,尤其是數學方面。在數學教學中,常常會出現“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學生在下面鴉雀無聲”的場面,課堂教學效果很不理想。通過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問題主要反映在兩方面:一方面是高中數學更加強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對學生的數學基礎具有較高的要求,而學生基礎薄弱,聽起課來很吃力,久而久之干脆就“破罐子破摔”——不聽課了;另一方面是學生認為自己來到職高就是為了學門技術,覺得教師講的三角函數、拋物線等知識與自己所學專業不相關,索性就放棄了。
了解到問題癥結所在后,筆者便嘗試著運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數學教學,考慮到學生的基礎較為薄弱,在制作PPT的過程中我會將本節課程所運用到的基礎知識單獨作為一個小結,與學生一起溫習回顧,同時,廣泛地搜集教學素材,將那些抽象的知識通過Flash、PPT等形式形象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看得更明白,學得更透徹。例如,在學習立體圖形時,部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不夠,于是我制作出三維模型,借助多媒體設備投射在熒幕上,從而使學生更加直觀地認識立體圖形。另外,為了使學生認識到數學課程與專業課程之間的聯系,我在課程導入或者知識講解過程中融合一些專業課程的元素,例如,在講解空間坐標一節知識時,我以數控機床工件加工為背景進行課堂導入,這樣學生就能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與時俱進,建立微課堂
近些年來,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人們溝通交流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3]。
在精神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也越發多樣化[4]。在與學生溝通交流的過程中,筆者發現“微視頻”很流行,例如,有的學生喜歡吉他,但條件上又不允許正常報班學習,那么他就會在網上搜索一些關于吉他教學的短視頻進行學習。我們在數學教學中也可以借鑒這種方法,圍繞數學課堂中的重難點知識發布“微課程”,一方面“微課程”便于下載和存儲,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地進行學習,課后遇到不懂的地方也可以直接打開視頻進行溫習和回顧;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及時查漏補缺,針對自己的薄弱點有選擇地觀看,從而也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除此之外,筆者還在校內論壇中申請開辟了一個“有問有答”板塊,學生可以將自己在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發布到這個板塊中,其他學生和教師可以在下面進行解答。這種“微論壇”的形式豐富了師生間的交流互動方式,一方面通過板塊內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明確教學重點,哪些地方學生掌握得比較好,哪些地方還需要加強;另一方面通過板塊內學生提問與回答的質量,老師能更加直觀地了解學生的成長,從而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現代信息技術為當前高職數學教學帶來了更多的可能,作為數學教師,我們要從數學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將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張明淼.新課程理念下信息技術與職高數學課程的整合創新[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12):123.
[2]李婉莉.創新背景下的職業高中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J].華章,2012(32).
[3]江建國.依托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實踐與研究[J].素質教育論壇,2011(1):114.
[4]馮小紅.淺談信息技術在職高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1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