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燁煒,牟雅韜

[摘 要] 英語專業的翻譯課程形成評價標準,具體體現在英語教學課程的作業及內容上,不斷增加翻譯項目,并且通過該項目建立獎勵機制,從而逐漸培養學生的思維應變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不斷翻譯科研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通過英語專業翻譯課程形成性評價體系,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翻譯能力和科研創新意識。
[關 鍵 詞] 英語專業;翻譯課程;形成性評價體系;改革研究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5-0058-01
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觀察、訪談等多種形式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及態度和合作精神等進行持續性評價。這一評價方式可以為教學提供一定的反饋內容,使教師能夠有計劃地調整學生的教學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成績。英語專業翻譯類課程的實踐性非常強,能構成合理的形成性評價體系,能把教學活動的即時性和相關性內容都向學生提出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技能,不斷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辯論能力和英語專業翻譯能力。
一、現狀及問題
(一)面臨的新情況和新形勢
現階段,學生所面臨的學業問題是十分巨大的,而且英語專業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面臨英語專業能力的挑戰,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生活中,英語專業的翻譯問題制約著英語專業學生的發展。在不斷進行的教育改革下,英語專業的翻譯課程已經成為必須整改的內容和項目之一,隨著形成性評價的不斷深入,英語專業的學生面對英語翻譯問題大多表現出很大的弊端。在進行英語專業形成性評價的過程中,也會使一些學生的學習成績無法表現出一定的特點,讓教師沒有辦法針對學生的問題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
(二)研究現狀
我國對英語專業翻譯課程的改革和研究已經提出很長時間了,但是全國教育領域所出現的教學情況具有很大的不同。教育部頒布的新標準要求教師以促進學習為目的,并且根據學生的培養方案做出具體的內容和標準,選擇最適合的科學教育學方法,然后得出具體的科學評價,提供反饋的信息,使形成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解決一系列的問題,對合理的形成性評價體系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存在的現實問題
新形勢下,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了在這一專業領域中的研究還顯得不夠成熟,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英語專業翻譯課程形成性評價體系,是從多個角度出發的,并且是在個人感悟和實踐的具體過程中形成的,但是并沒有形成相對合理和完整的科學評價體系。大多翻譯課程考核方式都是以終結性評價的方式為主,而且具有強大的決策性,缺乏翻譯的實質內容和一些細節性的問題。現在有關的研究成果對指導教師開展形成性評估的作用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但是最新研究策略的內容是非常有限的。
二、英語專業翻譯課程評價體系的具體實施方案
(一)評價體系的內容以及標準
改變期末考試總成績的評分標準,使總成績由期末考試的紙質答卷加上平時成績、翻譯項目、科研獎勵構成。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20%、翻譯項目占期末總成績的40%、期末紙質試卷占總成績的40%,形成性評價機制總評分的構成如下圖所示:
(二)應用范圍
在進行翻譯的過程中,要讓學生成立不同的小組,分別進行翻譯。所產生的翻譯團隊要有嚴格的人數限制。對占40%的翻譯項目分數,要以各小組的翻譯變為具體的得分點,小組文本翻譯后,要通過初稿以及最終的審稿過程,再確定最終的翻譯項目得分;對占20%的平時成績分數,需要在課上教師對學生提問,看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給分;對40%的紙質考試分數,就是學生最終的紙上分數與40%相乘得出來的。
三、結語
英語翻譯類課程的形成性評價體系是由學生通過具體表達的,并且根據學生的課上表現和作業完成情況以及翻譯項目等科研創新獎勵而組成翻譯項目,內容主要有口頭陳述和翻譯等。形成性評價英語專業翻譯體系主要是通過翻譯項目,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而且通過對科目的獎勵機制,可以有效地鼓勵學生參與科研項目,不斷從相關競賽中總結一些英語專業翻譯的經驗,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的信心,提高學生對英語翻譯的積極性,而且進行英語專業翻譯課程形成評價體系,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使學生能夠有效地參與到團隊協作中,提高學生的翻譯水平。
參考文獻:
[1]曹榮平,張文霞,周燕.形成性評估在中國大學非英語專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外語教學,2004(5):82-87.
[2]金艷菊,洪麗.中國大學英語形成性評價10年應用研究[J].中國冶金教育,2015(2):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