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情艷
[摘 要] 新的歷史時期,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對護理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職院校作為培養技能型人才的主陣地,應以現代護理觀為指導,不斷改革教學方法,優化課程體系,努力培養具有較強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高級護理人才,以滿足21世紀人們對健康的需求。
[關 鍵 詞] 實踐教學;基礎護理;高職教育;方法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5-0121-01
21世紀重在以知識經濟為主導,為了加大對人才的培養力度,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與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和需求相適應,為此,高職院校亟待構建一個以職業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體系,以更好地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基礎護理學具有極強的應用性和實踐性,而在整個教學體系中,實踐教學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為了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護理人才,高職院校亟待改革教學體系,真正落實注重實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一、完善教學內容,突出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
高職院校基礎護理學教學應優化整合教學內容,依據專業教學思路,對課程體系的改革要求進行確定。走校企合作道路,通過問卷調查,了解社會對人才的能力、素質和知識等多方面的需要。由組織基礎護理學的教師和臨床護理專家結合臨床所需,對教學的內容及知識進行確定。突出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以必需為原則,以應用為能力,通過實驗,對理論部分進行驗證,以有機地結合理論與實踐。從基礎到前沿設計課程內容,形成三級實踐模塊課程體系,從低到高,逐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注重收集一些護理操作差錯事故、護患糾紛等比較突出的病例,在授課的過程中,結合病例進行分析。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討論,在促進學生深入理解專業知識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團結互助精神和溝通能力。教師還應給予適當的評價和引導,對學生良好的醫德和品質進行培養。
二、改革教學方法與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基礎護理學教學中,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實施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注重師生間的交流,以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一)情境教學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融入相應的病例情境,立足于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和病例的實際情況,對執行的護理過程進行排練。通過這樣的實訓教學方法,將學生學習的熱情激發出來,在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的同時,啟發學生深層次思考。由于身臨其境,學生能對不同病患的身心變化有切身的體會,能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為將來在工作中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夯實基礎。通過開展一些實訓項目,如為臥床患者更換床單,應用保護具、各種臥位等,讓學生分別扮演護士和患者的角色,拉近課堂與臨床間的距離。通過表演的過程完成教學,提升學生的主動性和動手能力。
(二)病例教學法
老師在每個學期結束實訓課之前,應結合臨床實踐,對10到20個病例進行設計,具體涵蓋心理護理問題和多項護理操作項目。讓學生討論、分析病例,提出相應的護理問題,并制定出相應的護理計劃。學生模擬患者的情況,在實訓時學生進行整體護理。利用實訓課環節,培養護理專業學生運用人文知識和護理專業知識的能力。
(三)演示教學法
作為《基礎護理學》一種直觀的、經常采用的教學方法,演示教學具體是指借助于實驗、直觀教具或實物展示,向學生傳授一定的技能和知識。憑借著真實和直接的優勢,演示教學法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興趣,在加深學生對所知識的感性認知的同時,能較好地鞏固專業知識,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四)小組討論法
在高職基礎護理學教學中,為了對學生協作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教師可以在“護理職業防護”“護理學發展史”及“成長發展理論”多個知識點中,利用小組討論法。老師可以先給出學生相應的思考題和要求學習的重點內容,要求學生在業余時間對相關文獻進行查詢。通過交流和討論,分組匯報,共同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然后再由老師與學生共同討論、分析和評價。采用這樣的方法,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學生的創新意識進行了培養。
三、完善考核方法,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隨著逐漸完善的醫學模式,傳統的見病不見人的機械性功能制護理模式漸漸被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整體制護理模式所取代。在這樣全新的整體護理觀念下,對護理專業的教學要求也是越來越高。為此,教學中應建立科學的“護生+教師+服務對象”三位一體的評價體系,既要求學生依據嚴格的操作程序進行,同時也要綜合評定學生的文明用語、溝通能力和應對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并在此基礎上,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
加強基礎護理學課程的實踐教學改革,成效非常顯著,能充分發揮教師的個性化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既可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還能顯著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動手能力,為社會輸送更多優秀的護理人才,使護理人才質量得到患者的廣泛認可。
參考文獻:
[1]孫勤.病例討論教學在外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3(2).
[2]楊朔眉.護理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華護理雜志,2002(3).
[3]胡靜宇.注重學生能力培養改革基礎護理實驗課教學方式[J].中華護理雜志,1998(8).
[4]熊蕊,李玉榮.高職護理專業護理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