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
[摘 要] 當今社會,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高等職業技術院校進行法制教育是作為大學生提升法律素質最有效的途徑。但目前,高等院校特別是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法制教育卻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使其不能滿足學生未來發展的需求,針對這一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若干改善意見,以供全體教職工人員參考。
[關 鍵 詞] 法制教育;改革措施;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法律素質;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5-0137-01
當前社會犯罪趨向年輕化,青少年犯罪率逐年攀升,作為青少年走向社會的最后環節,高校理應承擔教育職責,但現狀卻不容樂觀。許多高職院校一味重視就業率、學術成績,而法制教育只是走過場式的照本宣科,與實際社會發展相去甚遠。本文針對目前高等院校法制教育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問題,以此尋求合適的解決辦法和改革舉措。希望借此來促進和推動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法制建設和改革,以此來適應新形勢下的社會主義改革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一、大學生學習法律的意義和重要性
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之一,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人才儲備,在校大學生必須以具備全面的法律知識為自身的準繩,發揮自己的職業技能,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
大學生的發展直接關系著國家未來的命脈,其法律素質直接關系著國家是否能夠長治久安。要提高其法律素質,除了自主學習外,更需要法治教育來進行后天的培養,因此高校的法律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法制教育的問題和現狀
第一,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往往側重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來提高就業率,對學生的理論教學、心理輔導、道德教育相對忽視,使學生一味追求實操技能和就業,許多學生甚至成為法盲。第二,高職院校的法制教育還停留在照本宣科的原始階段,與社會實際嚴重脫節,學生的法制教育不能滿足社會要求。第三,法治教育課程沒有根據學生的年齡層次和學科特點進行分析,區別化設置。另外,法律法規教育不應紙上談兵,應該與實際相結合,多從實際案例入手學習。第四,高等職業院校法制教育的師資力量不足,許多老師法律意識淡薄。
以上只是諸多問題中的一部分,高等職業院校無論是在對法治教育的重視程度、設置,還是在師資力量的培養上都存在著缺失。法治教育課時少、內容脫離實際、教師法律素質低下,直接導致了問題的嚴重性。當務之急是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必須馬上改變法制教育的態度和觀點,豐富法制教育課程,提高老師的法律素質。
三、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法制教育的改革措施
(一)重視法律教育,提高法律教育的比重與質量
對法制教育課程的內容,不能只是簡單的照本宣科。課程教材的選擇普遍為《法律基礎》或者《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1],這樣的課程枯燥無味,老師照著念,學生玩手機。因此,需引入新的教學模式和補充教材。另外,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由于其定位的特殊性,法制教育往往只在低年級學生中開展。高年級學生一旦畢業就脫離了學校的保護,直面復雜的社會和更多的違法誘因。因此越是高年級,法制教育就越應該深化。
(二)法制教育應該理論聯系實際
不僅要教授法律理論知識,還應該讓學生學習實際案例,例如組織學生關注普法節目。除此以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法律辯論,邀請法律專家到校進行講座,設立學校法律宣傳周等活動。學校還可以給各班級訂閱法律法規類報紙、期刊。用這些方式讓學生了解最新的法律動態,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法制教育質量和法制觀念。
(三)法制教育應該因材施教,區別對待
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應該針對學生的不同學科、年齡層次,對法律知識的內容進行合理安排。在統一學習法律理論基礎的前提下,有的放矢。以護理學院為例,如果沒有事先做好相關法律法規的教育和宣導,一旦面臨護患問題,就不知道合理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權益,或者是在不自覺中就觸碰了法律的底線,侵犯患者的合法權益。
(四)提升教職人員法律素質,落實法制教育工作
高職院校對教職人員也要進行法制教育,可以通過宣傳推廣的形式進行發展教育觀念的宣傳,促進法制教育在全校的普及。招聘教職人員時,綜合素質和非業務能力并重。同時也應該強化法制教育師資力量[2],定期舉辦法制培訓班,對教師進行法制教育鞏固。
綜上所述,一些人為因素與社會因素共同造成了高職院校法制教育普及與推進的障礙。因此,高職院校無論是從管理者還是教師,都應該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并針對自身院校和學科的特點,找到癥結所在,迅速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蔡衛忠.公民意識養成視閾下的大學生法律教育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4.
[2]鄧映婕.依法治國背景下高校大學生法治教育的現實困境與路徑構建[D].華東政法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