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曉霞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對育人、樹人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學生人生階段不可缺少的內容。實踐思想政治教育要明確育人目標,采用公平、公正,具有針對性、實效性的方法,從基本理論出發,結合新思想,去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開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標的創新路徑,能有效地使其更具有感染力、吸引力和特定時效性等優勢。
[關 鍵 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創新途徑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5-0158-01
中央多次下文強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越來越具體。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明確提出:高校要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其中在提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時指出,實踐育人是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舉措,也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一種重要方法。因此,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的特質,領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的價值,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創新育人的途徑,能真正做到實踐育人,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一、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的特質
思想政治教育是與人類社會生存發展密切相關的實踐活動,它普遍存在,通過客觀的內涵伴隨著生產過程、社會生產關系、社會群體組織方式和人類認知發展過程逐漸形成。其具體特質有如下幾點。
(一)目標明確
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真正追求的目標是人類在追求自由的基礎上,在社會生活中實現人人平等、自由且全面發展的愿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的特質目標非常明確,是教育者運用所學知識或言傳身教去感悟、去引導學生接受教育,從而學生在思想、生活、學習等各個方面受到巨大的影響。學生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個人品德修養,通過實踐也讓學生學會社會生存技能,學以致用回報社會。只有目標明確才能不斷進步,學生的社會活動都是在相對應的目標中,不斷去追求,從而達到目的的實踐過程。
(二)貼近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與學生生活更貼近。其教育實踐活動必然是要結合社會實踐、經歷經驗、日常生活等,才能更好地應用到學生成長中去。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活動,有利于給學生的精神生活帶來積極的影響,逐步滲透到生活和思想中。拉近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實踐育人有助于培養互幫互助、注重自我情感、團結協作共贏、以人為根本的育人觀念,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枯燥單一、單方面的教育形式。組織參加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將會有助于提高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三)教育理念針對性強
思想政治教育是運用思想理念、政治道德觀念、行為法律規范來對社會以及社會群體進行有規劃、有組織、有目的的教育方式,其理論針對性強。思想政治教育重點是培養學生適應當下時代需要的高素質的認知能力、創造能力。其教育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根本,其他特征由它延伸而來;其教育目標是跟隨時代的腳步而變化的,其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的內容是以學生為本,運用新型的教育實踐方式來感染學生,從而達到從思想上教育學生的目的。
二、實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創新的主要途徑
(一)創新思想政治教育觀念
思想觀念的創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目標的前提,教育者要樹立新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為教育主體,去培養其自身思想政治修養。從學生的個體作為出發點,與社會整體需求相互協調,滿足個體個性化自由發展和提高自身實踐技能。應用小組化、團體化的合作方式,更有利于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的目標。
(二)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內容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極強的時效性,跟隨時代的腳步不斷豐富內容。增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世界價值觀的主體內容,倡導民主富強、自由平等、愛國敬業的價值觀。實踐內容豐富,可以使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更積極主動地探究學習,多普及一些正能量的文化內容,創造廉潔公正的育人環境。
(三)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途徑
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以延伸范圍廣、傳播效應明顯和路徑涉及范圍大的特點,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方式發展。例如,小組實踐、參與討論、演講、情景體驗專題等形式,這些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的形式,充分激發了大家的學習熱情。充分利用多媒體比如微信、微博、QQ等方式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可以加強交流,具有適應面廣的優勢。開展校外實踐教育,讓學生走到生活中去,貼近生活將社會理念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相結合,做到方法多樣、方法靈活、全方位地理解思想政治觀念,積極主動去學習從而提高實踐能力。
(四)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制度
構建實踐基地,以人為本反饋信息。有利的信息反饋,可以不斷地修正缺點,逐漸完善實踐內容、方法。可以加強各個高校之間的實踐交流,互換環境利于探討,互助互利共同創新學習。
以往的賞罰制度都是小懲大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賞罰制度,更貼近生活與育人的目標。以賞為主,以罰育人。例如,高校學生的處罰可以選擇去社區、養老院做志愿者,由其受益單位反饋信息,加強監督自律性。
高校中實踐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就要在各個方面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針對性。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實踐,不斷地創新,完善教育體制,開辟出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參考文獻:
[1]薛群彬.新媒體視閾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新路徑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7(3).
[2]李明錫.新媒體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理念創新路徑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