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摘 要] 我國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在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之上,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譯技能,尤其側重聽說能力的培養,以滿足學生適應社會工作之需。探究了高職英語聽說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且對癥下藥,探討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 鍵 詞] 高職英語;聽說技能;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5-0162-01
當前,英語成為全球通用語言,是一個國家走向國際化的重要交際工具,整個社會急需懂英語的應用性人才。而高職教育的特殊性就在于注重培養實用性人才,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語言交流能力。這就要求高職英語教學必須注重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包括聽、說、讀、寫、譯等基本技能。其中,聽說技能的培養尤為重要。事實上,大部分高職學生英語基礎薄弱,聽說能力較差,且當前英語聽說教學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導致高職學生英語聽說水平止步不前。
一、高職英語聽說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高職英語聽說教學課時短缺
當前高職英語聽說教學課時量嚴重不足。以西安汽車科技職業學院為例,英語聽力課分為單雙周上課,周課時為2,也就是說聽力課每兩周上一次課。且口語課程并未單獨開設,包含在聽力課程之中,聽說訓練的強度遠遠不夠,很難提升學生的聽說水平,教學質量也打了折扣。
(二)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聽力課堂教學模式落后,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氣氛嚴肅緊張,教學內容枯燥乏味。遵循守舊的聽說教學程序,聽前講解生詞、短語以及聽力技巧,聽后核對答案,講解答案。這種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講單詞、放錄音、對答案,都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講解,很少涉及學生的口語表達,枯燥無味,導致學生失去興趣,甚至出現抵觸心理。
(三)學生語音基礎薄弱,缺乏自信心
聽說存在的意義在于能根據對方發音聽懂單詞,且能發音正確讓對方聽懂自己的表述,從而傳遞信息。總之,準確無誤地傳遞或接收語音是正常交流的必要前提。然而,高職學生語音基礎較差,發音不標準,口語不地道,甚至部分學生在中學階段沒有學習過音標,更別談連讀、略讀等多種變音形式,這導致學生不敢開口說,不愿去聽,怕丟面子,自我封閉,畏難情緒嚴重。
(四)學生對英語學習認識不足
多年來的應試教學模式,使學生養成了被動性、依賴性的學習習慣,主動學習意識淡薄。經過高考洗禮后,絕大多數學生茫然若失,不知所措,學習目標不明確,對未來一片迷茫。這種現象在高職院校尤顯突出。對英語的學習更是“破罐子破摔”、置之不理。在調查中發現,85%的學生不明白英語學習的重要性,認為英語學習是一種負擔,沒有實際操作的任何意義。這種錯誤的認知使學生失去英語學習的動機,由于英語聽說難度大,學生常常在英語聽說課堂上出現抵抗心理,頻頻出現逃課、開小差等現象。
二、解決策略
(一)多樣化教學模式,激發學習興趣
1.多媒體教學,活躍課堂氣氛。傳統式聽說教學法,已經無法適應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在多媒體網絡化的大背景下,教學必須跟上腳步,多樣化課堂教學形式。聽說課堂不同于讀寫課堂,其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自由,而多媒體的出現恰好迎合了聽說教學的特點,使教師可發揮空間更大,教學效果更佳。教師可以借助圖片、幻燈片、視頻、音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播放英語電影、紀錄片、演講等視頻刺激學生的視覺與聽覺,通過積累詞匯、表達方式增加跨文化交際知識的輸入,以節選視頻中有趣的片段,鼓勵學生角色扮演。播放簡單的英語歌曲、詩歌、童謠等,組織學生以跟唱、跟讀的方式來模仿語音、語調和節奏。高效利用多媒體,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參與度,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以“學生為中心”,豐富課堂語言活動。教師可以通過各種語言活動來激勵學生大膽說。比如,要求學生課下通過網絡、雜志、報紙等途徑搜集最新信息或是興趣話題,進行演講。或以小組為單位,對英語話劇進行情景表演。或是給定話題,要求學生編簡短對話。同時,要求聽眾學生對表演學生的表現做出評價。總之,整個聽說教學過程都應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多聽、多說。
3.搭建第二課堂,培養自主學習。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無法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升學生的聽說能力,因而,教師應積極為學生創建第二課堂,組織各式各樣的活動,營造英語語言環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而且能夠提升其交際能力。比如,英語演講比賽、英文歌曲大賽、英文話劇表演、英文朗誦、英文翻譯大賽等各項活動,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獨立學習的精神。此外,還可以組織學生在校外參觀英漢標語以及參加西方節慶日活動,既可以讓學生理解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也可以拓展跨文化交際知識。
(二)加強基礎知識
從學生的音標、語音語調抓起,通過播放有趣的視頻、音頻,要求學生模仿發音、語調,增強語感。鼓勵學生朗誦或背誦英文美文,積累詞匯量。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全英授課,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能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語音。課下,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渠道學會自主學習,比如慢速BBC、VOA新聞聽力,以及通過各大學習網站了解英語國家文化。
(三)完善英語聽說評價系統
我校英語聽說采用終結性評價方式,成績并入閱讀課程,且占30%,無法引起學生對聽說的重視。教師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以自評、互評、小組評價、教師評價等多種方式綜合評價,注重考查學生對英語聽說教學過程的參與程度以及第二課堂參與情況。以終結性評價為輔,注重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綜合運用能力,從技能和素質等多角度對學生進行綜合測評。突出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允許個性發揮,多給予鍛煉的機會。
三、結語
英語聽說技能是英語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其實際操作意義對高職學生尤為突出,能更好地培養其交際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可見,英語聽說教學意義重大,改革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曹璐.高職英語聽說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考試周刊,2010(14):115-116.
[2]胡凌.高職英語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J].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