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東,吳剛,王鳳娜
[摘 要] 大師工作站是弘揚工匠精神,培養高技術技能“金藍領”的主要形式和平臺,其工作任務主要由站內大師和高職院校專職教師組成一個教學與研發團隊,在站內來完成。高職院校應借助于這個平臺,從提升本專業專職教師的職業能力入手,增強其實踐指導和創新能力。通過遼陽職院省級品牌專業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及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市級大師工作站的實踐來探索高職院校專職教師實踐能力提升的途徑。
[關 鍵 詞] 大師工作站;實踐能力;以師帶徒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5-0195-01
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轉型升級對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對高職院校專業教師的實踐指導和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職院校大師工作站是傳統意義上“以師帶徒”形式的升級版,而借助于大師工作站這個平臺開展中青年專業教師技術技能培養是實現專業教師實踐指導和創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之一。遼陽職業技術學院分別于2015年和2016年獲得遼陽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批準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和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兩個市級大師工作站。我們分別聘請了省級汽車維修技術大師肖景遠和國家級民族服裝服飾大師張忠祥組成兩個技能大師工作團隊。兩個大師工作站以專業為依托,以本專業中青年教師和學生為培養對象,用企業生產任務引領教學與培訓,以實現教學內容與技術創新、工藝流程再造的全面對接,培養汽車維修業和服裝業的“金藍領”和中青年專業教師。
一、創新工作模式,真正實現研發、培訓、服務于一體
大師工作站的工作模式采用團隊項目開發和“以師帶徒”培養制度。團隊項目開發是以技能大師為核心,副高級以上專職教師為主體,站內中青年教師為輔助的隊伍結構,采用在站內“研、產、學、做一體”模式,開展企業項目研發和教學項目編制;以校企合作為平臺,開展校企項目合作。(1)技術攻關。和企業簽訂合約,發揮技能大師及其團隊的專業實力,與企業兼職教師一起攻關技術難題。(2)開展面向企業的高技能人才培訓及鑒定工作。大師工作站承擔遼陽地區企業高級工及以上鑒定考評工作。(3)校企共建師資隊伍。以大師工作站牽頭,分批次組織站內中青年教師到企業進行生產實踐鍛煉,聘請企業兼職教師到站內對中青年教師進行技術技能培訓等。(4)在對中青年教師培訓過程中,采取“以師帶徒”的方式進行,按照師徒雙方簽署的《師徒協議書》規定,師傅一對一對徒弟進行指導,而且80%的時間在真實的生產環境中學習。每個階段(半年)或項目內容培訓結束后,要求徒弟把學完的項目內容按照專業教學要求在師傅的指導下做成真實的企業教學項目,拿到學校課堂上進行教學。
二、完善站內教師的考核評價機制
在依托大師工作站培養中青年專業教師的過程中,對站內的專業教師,要打破以往教師的考核評價僅僅以理論教學為主的模式,而應將專業教師參加站內工作過程中的表現和實踐能力提升作為主要考核內容,把教師的考核評價與職業能力發展緊密結合起來。為了更好地處理“師徒關系”和管理站內專職教師,大師工作站要制定和簽訂考核管理制度和《師徒協議書》,明確學校與大師工作站、師傅與徒弟各方的責任與義務,以及培養過程中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與獎懲等。師帶徒形成性考核主要考核評價師徒協議履行情況、學習態度和工作完成情況,按照每個階段或項目結束時由師傅對徒弟考核一次;終結性考核是在師帶徒項目進行過程中和完成后,師傅對徒弟進行技術技能考試或參加國家中高級職業資格考試并合格,再由大師工作站成立考核評價組對徒弟進行綜合評價,對優秀徒弟在后續晉職晉級時可優先考慮。除此之外,在研究項目申報、外出進修、考察等方面同樣給予相應的支持與傾斜,這樣能夠激勵教師積極參與企業實踐,對提升“雙師素質”教師隊伍起到積極作用。同時,對高級工或技師考試不合格或綜合評價不合格的站內專業教師視情節進行處分或調崗、降職降級。
三、大師工作站實踐過程中的一些思考
據了解,從全國總體情況看,高職院校大師工作站絕大多數地區運行效果較好。對我院大師工作站和其他地區的具體情況有一些思考:
1.成立以高職院校為主體的大師工作站,要建立長效機制。中央和省市政府下發的相關文件和政策能否得到認真的貫徹落實必須要對實施該項目的有關部門和參與的企業、學校進行有針對性的績效考核,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及退出機制。同時,也要得到實施該項目的有關部門和參與的企業、高職院校的積極響應和參與,避免虎頭蛇尾,實現可持續發展。
2.大師工作站基于大師團隊和師徒在站內或企業工作崗位中研究、學習和培養,在國內現實環境下,技能大師工作積極性如何調動,企業和高職院校專業教師能否積極參與是關鍵因素,而要真正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除了給予參加大師工作站的利益攸關方相應的政策和自身提高認識之外,更要發揮大師工作站對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作用。
3.高職院校大師工作站對實施的院校要求比較高,既要擁有或聘請到技能大師,又要有過硬的師資和優質的辦學條件及緊密的校企合作資源。要堅持“以項目為引領,以實踐能力提升為核心,實現校企共建共贏”的原則,同時,學校也要為進站的專業教師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只有這樣,大師工作站工作才能常態化、可持續并得到有效貫徹落實,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夠得到企業的認可,培養出的專業教師才是真正的“雙師素質”教師。
參考文獻:
[1]段宜杉.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問題對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6.
[2]劉云.淺談職業院校“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J].課程教育研究,2012(26):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