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健鶯,李小勇
[摘 要] 隨著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職業教育形勢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適應新的形勢,面對新的挑戰,集團改革勢在必行,借鑒商鞅變法的經驗,推進集團改革,深化學校管理,堅持制度治校戰略,實現自強、民主、可持續的發展目標。
[關 鍵 詞] 商鞅變法;教育改革;啟示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5-0220-01
一、集團提出商鞅變法的啟示
商鞅變法推動秦國政治、經濟與軍事迅速發展,使秦國變得更加強大,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鐵腕維護變法權威造就而成。雖然商鞅后期被處死,但秦國繼續推行他的變法,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說明秦王對商鞅變法是非常認同的。如今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集團改革勢在必行,借鑒商鞅變法的經驗,推進集團改革,深化學校管理,堅持制度治校戰略,實現自強、民主、可持續的發展目標。
二、何為改革
“改革”最早出自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在作戰時,下令族人把華夏傳統長裙長袖服裝改為胡人緊湊的短衣長褲,那時胡人服飾多為動物毛發皮革所制,對作戰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就有了“改革”這一詞,意思是變革、革新。
改革就是廢除舊制度使用新制度的過程。改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改則進。不難理解,改革從有人類到現在,就在自身矛盾的推動下逐步向前發展,為此改革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時期所必然出現的一種特殊形式。我集團的改革關系著集團從2009年成立至今的生死存亡,要想長久發展,必然要經受一次又一次改革的考驗。集團改革是為了適應發展需要,所以它的作用更不容忽視。集團改革的好壞都將影響到以后的長遠發展,教育集團改革就是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提升其競爭力和加強教育教學改革的力度,把原來沒有健全機制加以完善,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教育集團能夠持續健康的發展。
三、如何執行
通過商鞅變法的歷史經驗教訓,著重強調改革過程中執行力的實現方法。為教育集團在新教育改革轉型期能夠得以貫徹執行。有人說世界上最困難的事之一,就是改變別人的思想。但是商鞅做到了,他通過制度變法,徹底改變了秦國幾代人的思想觀念,讓秦國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改革不能脫離實際,不能脫離群眾。為此,借鑒商鞅變法的經驗,我校也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以具體文件的形式來深化學校管理,堅持制度治校戰略,改革方案制度實施逐步到位,按文件執行。
四、創新改革制度,鼓勵員工砥礪前行
對于教職員工獎懲制度是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獎懲制度運用的恰當與否直接關系到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云南理騰教育集團在這方面出臺了相應的文件,司字〔2017〕34號《關于發放2017年三節慰問金的決定》、司字〔2017〕36號關于各校區罰款金的管理規定、司字〔2017〕39號文件《關于云南理騰教育集團工資改革修訂附則》等文件都做出了相關規定。
獎勵作為報酬性的手段,對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作用很大。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往往有一種心理暗示作用,從某個角度說,最需要刺激,包括了物質刺激和精神刺激,這種物質或精神刺激的方式便是獎勵。
合理化改革是教育集團發展必然的趨勢,也符合發展之要求,獎懲制度是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中的一條重要制度,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集團相關獎懲及改革制度的革新,為廣大員工帶來家一般溫暖的同時,也鼓勵大家能夠繼續努力,打開集團化共贏的新篇章。
五、提高教職員工的歸屬感和凝聚力
為加強集團文化建設,規范集團教職員工慰問工作程序,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和凝聚力,激發廣大教職員工的集體榮譽感,強化教職員工積極投身教育事業的工作熱情,讓廣大教職員工切實體會到教育集團大家庭的溫暖和關心,結合集團實際情況,還設立了《員工慰問管理辦法》,生日慰問、生病慰問、工傷慰問、產假慰問、員工喪葬慰問、重大事項慰問等政策的出臺,無疑讓廣大新老員工在這里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就教師職業的特殊性而言,教師的需要有其自身的獨特性。諸如物質需要的必要性、精神需要的優先性、成就需要的強烈性、自尊需要的關切性等。教師最大的特點就是自己的工作成績得到學校和社會的承認和肯定。
因此,教師在受到物質獎勵時更重視精神獎勵,集團針對這一教師特性,設立了指導(輔導)教師獎和論文發表獎、教育科研課題獎和業務競賽獎、個人榮譽獎、優秀教師獎、班級管理獎、部門管理獎、特殊貢獻獎等多個獎項,肯定教師的工作成績的同時給予一定物質獎勵!學校工作中,教學作為最主要的工作之一,教師和學生是其中最活躍的因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蘊藏著很大的積極因素,他們是最需要領導對其成敗進行肯定和鞭策的,只有合理地運用獎勵和懲罰手段,才能調動師生的積極性,提高教育質量,取得好的成績,為云南乃至全國的職教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康瑞鋒.中國史一本通[M].當代世界出版社,2010: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