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敬妙
摘要:高校的內部審計信息化管理體系的建設是一個迫切的工程,業務復雜、范圍頗廣、成本較高等因素,為高校建立內部審計信息系統增加了一定的難度。本文將詳細解析高校內部審計信息化管理體系建設的各個方面。
關鍵詞:高校內部審計;審計信息化管理體系;建設
一、高校內部審計信息化體系構建的不足和完整內容
近年來,高校信息技術的運用越來越廣泛,但在內部審計方面的運用卻并未取得較大成績,內部審計信息化水平普遍較低,經查閱近年來有關高校內部審計信息化系統方面的資料,總結了以下幾點不足之處:首先是對于問題的分析,表面問題分析得比較多,而本質問題分析得較少;其次是信息化對高校內部審計系統影響的分析,缺少對高校自身情況的關注;再次是對于高校內部審計信息化系統發展及可采取的措施,可實施的較少;最后是缺乏從發展管理方面對高校內部審計信息化管理體系的研究。綜上所述不難發現,完整的高校內部審計信息化管理體系應該包含:高校內部審計的保障體系、項目管理系統、業務管理系統和資源管理系統。
二、高校內部審計信息化保障體系的建立
高校內部審計保障系統應該從內部審計信息化的思想層面、部門設置、人員結構和素質培養等方面進行考慮。因此,高校內部審計信息化保障系統的建立主要分為組織保障、經費保障、制度保障以及隊伍保障。
1.組織保障
在高校內部審計部門建立組織保障系統,可以保證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因此,對于高校內部組織機構的設計應由黨委和校務委員會來領導,再由校長、副校長、總會計師、審計委員會、紀律委員會對財務處、審計處和紀檢監察部門進行領導。
2.經費保障
經費保障由年度審計計劃和人力資源計劃編寫制作經費預算,內部審計部門要結合內部審計信息化的總體規劃以及實際實施情況進行預算編制,審計工作經費、培訓經費、信息化建設所需的硬件系統、軟件系統等應列入年度預算,以此來保證高校內部審計信息化系統的建立。
3.制度保障
高校內部審計信息化系統的制度保障應該要以《審計法》《中國內部審計準則》所制定的方法、內容為基礎,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完善高校內部審計工作的相關制度,確保高校內審的監督、控制、評價等職能得以實現,同時,以制度為各種數據的鏈接點,加快進入審計系統的速度,除此之外還應確保審計信息化的安全性。
4.隊伍保障
人才是整個系統的核心,應加強高校內審隊伍的人才建設,要做到不斷提高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業務素質,強化職業道德的宣傳教育力度,通過層層篩選、定期培訓,建立一支高質量的內部審計隊伍。
三、高校內部審計項目管理系統的建立
高校內部審計項目管理系統的建立,應該考慮審計項目的立項、分工、成本分析、風險管理等各個方面,審計人員在進行日常事務處理、審計檔案管理等工作時,在高校內部審計系統上相互交換業務管理信息,相互對項目的全程進行監督,同時還可以進行績效考核,因此,高校內部審計項目管理系統的建立主要有日常事務、項目管理、檔案管理、審計公開、監控預警和系統設置。
(1)系統設置。高校內部審計項目管理系統的系統設置應該包括系統用戶管理、權限設置等操作。
(2)日常事務。日常事務可以記錄高校內部審計人員的日常工作及各種待辦事項的提醒、計劃制定和實施執行等。
(3)項目管理。項目管理是進行項目立項和分工的,它可對所進行的項目進行成本分析以及風險管理,與業務管理進行信息溝通傳遞,確保監控項目的進行,同時,還能統計分析已進行或未進行的項目。
(4)檔案管理。檔案管理顧名思義就是對內部審計所需要的資料進行管理,例如相關的法律法規、及具有保存意義的文字、圖像等。通過內部審計系統對這些資料及文字進行歸檔,同時還可以設置權限。
(5)審計公開。審計公開是對高校內部審計進行監督的一個重要方法,在審計公開系統中可以發布一些審計要聞和部門動態等,使公眾能夠及時了解內部審計的工作情況和最新法律法規,還能促使公眾對審計工作進行監督。
(6)監控預警。監控預警是高校不同預警系統間的聯合,根據不同的預警指標,制定出一個聯合預警方案,保證高校自動預警的實現。
四、高校內部審計業務管理系統的建立
高校內部審計業務管理系統的設立應該從審計計劃、準備、實施、終結、結論執行等階段進行,業務管理體系應涉及系統管理、數據管理、查詢分析、審計作業和資源管理。而今市場上存在很多相對成熟的審計工作管理軟件,高校在進行選購的同時,也可以利用其資源進行再次開發利用,以便適應高校的發展。在進行再次開發時應該注意高校規模擴大過程中科研經費投入和來源的多樣化,實現高校審計軟件與基建、國資等系統管理的鏈接,促進系統的實時監督。
(1)系統管理。高校內部審計業務管理系統可以進行增減項目,導入數據等功能,幫助管理用戶進行分工,并對接高校內部審計的不同業務,實現在同一個平臺上的同步運行。
(2)數據管理。數據管理可以幫助審計信息系統進行賬套更新、數據初始化、數據維護等,例如可以將原有賬套設定為預審賬套,將作業系統中完成更新的定義為終審賬套。在數據管理系統中,可對數據進行初步真實性和完整性的驗證。當前高校的業務系統并沒有建立統一的平臺,在各個系統中的數據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對于內部審計系統的數據管理可基于大數據技術,加強對數據的采集、識別和整理,促進數據的有效利用。
(3)查詢分析。查詢分析可以幫助審計部門進行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的分析,并保存為審計底稿,分析功能可運用多種分析工具,如趨勢分析、抽樣分析等。
(4)審計作業。審計作業是運用程序的導向功能進行項目的計劃、控制測試、實質性測試等各項審計程序,并可進行管理問題匯總、審計調整等作業,在審計歸檔和審計項目管理系統中傳遞信息。
(5)資源管理。資源管理則是高校內部審計管理系統的鏈接板塊,可進行各項審計資源的查詢。
五、高校內部審計資源管理系統的建立
高校內部審計資源管理系統的設立要從共享內部審計經驗、方法、政策等方面進行設定,以便系統對內審工作所需要的各種資源進行匯總,系統主要由審計人才庫、中介機構庫、審計方法庫、審計模板庫、審計法規庫以及審計案例庫組成。
(1)系統管理。系統管理主要進行高校內部審計資源管理系統的維護以及用戶管理。
(2)審計人才庫。審計人才庫負責管理高?,F有的內部審計人員資料,以及存檔外部審計專家的信息,促進內部審計人員績效評價和考核工作的進行,有利于內部審計人員定期進行后續教育。
(3)中介機構庫。中介機構庫是指高校外包給會計師事務所等一些中介機構進行管理,主要涵蓋的內容有高校外包的內部審計業務以及中介機構的基本信息,并對中介機構的規模、資質等進行審核和追蹤,保證所選擇的中介機構可以勝任高校所外包的業務。
(4)審計方法庫。審計方法庫是提供各種審計方法給審計人員學習,例如計算機輔助審計方法等。
(5)審計模板庫。審計模板庫則是提供各類審計工作中所運用到的文書模板,模板庫可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的改變進行相應的修改。
(6)審計案例庫。審計案例庫可以收集審計專家已有的典型案例,并對他們的案例進行整合,結合本校審計項目的經驗分享給高校內部審計人員學習,從而提高審計人員的工作效率,審計人員也可以把自己在工作中的經驗進行反饋。
參考文獻
1.金俊榮.高校內部審計信息化的構建研究.會計師,2016(12).
2.夏午寧,陳麗.信息化環境下高校內部審計質量提升策略研究.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0).
3.馮杰.高?;üこ虒徲嬓畔⒒到y的構建研究.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5(24).
(責任編輯:何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