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笑玲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治療需要綜合的方法、個體化的方案。也就是說,是否有生育要求、性生活的要求、本身職業的需求、本人的身體狀況等的不同需要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和手術方法。最常見的手術有幾類:子宮脫垂、陰道脫垂的手術,會陰的修復手術,尿失禁的手術。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性生活的質量要求被提出,陰道的整形手術的需求也在增加。
一、子宮脫垂的手術治療
子宮脫垂(uterine prolapse)指子宮從正常位置沿著陰道下降,宮頸外口達到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宮全部脫出陰道口以外。
1.子宮脫垂的癥狀。
輕癥患者一般無不適癥狀。嚴重者出現腰骶部酸痛、下墜感,站立過久或勞累后明顯,臥床休息癥狀減輕。外陰腫物脫出后,有些能自行回縮,有些即使經手也不能還納。壓迫膀胱或直腸引起的相應癥狀:排便排尿困難,易并發尿路感染;宮頸和陰道壁暴露在外引起的癥狀:長期與褲子摩擦,發生潰瘍出血,感染有膿性分泌物。隨著年齡的增大,盆底肌肉萎縮,子宮陰道脫垂會越來越嚴重,甚至會影響行走。
2.嚴重程度如何判斷?何時需手術?
醫生婦科檢查根據脫垂的程度,將子宮脫垂與陰道脫垂分為I度、II度、III度、IV度。同時檢查有無溢尿等癥狀,若脫垂程度重、癥狀明顯時則需要手術治療。
3.子宮脫垂的手術治療方法有哪些?分別適用于何種人群?
根據子宮脫垂的病因、病情嚴重程度、有無其他周圍臟器膨出、有無生育要求等各方面條件,選擇適當的手術方式,子宮脫垂手術也可以保留子宮。
(1)曼氏手術:包括陰道前后壁修補、主韌帶縮短及宮頸部分切除術,適用于年齡較輕、宮頸延長的脫垂患者。
(2)經陰道子宮全切除及陰道前后壁修補術:適用于年齡較大、無生育需求的患者。
(3)陰道封閉術:術后失去性交功能,只適用于年老體弱不適宜大手術的患者。
(4)盆底重建術:通過使用吊帶、縫線、網片將子宮穹窿部或宮骶韌帶固定在盆腔的可承力部位,適用于非宮頸延長的重度子宮脫垂患者,可以保留子宮也可以不保留子宮。
4.手術治療子宮脫垂有什么風險?
(1)患者因素:患者年齡較大、基礎疾病較多可能無法耐受麻醉、手術的風險,如有高血壓、糖尿病等需要進行手術前的評估和相應的手術前治療,以減少手術時的風險。
(2) 手術時的風險:與其他手術一樣,可能有損傷周圍器官(如膀胱、輸尿管、直腸等)的風險,需要手術醫生精密手術外,與患者本身的具體情況的特異也有關。
(3) 手術后的風險:感染、尿潴留等,因為手術部位的特殊,手術區域容易污染,感染風險相對較高。手術后尿潴留有本身手術的原因或術后的水腫引起,一段時間后會恢復。
(4)復發的風險:目前暫無一種手術可以保證完全不復發。各種手術方式的個體化選擇及術后的康復等可以減小復發率。患者應選擇正規醫院進行手術治療,以減少風險。
5.術后須知
(1)術后應注意傷口的護理,保持外陰和留置尿管的清潔,便后需清洗。
(2)應避免各種可能長期增加腹壓的疾病,如慢性咳嗽、便秘、小便不暢等。(3)平時應避免長時間站立、下蹲、屏氣和重體力勞動等。
(4)適當進行身體鍛煉和盆底肌肉鍛煉。
二、尿失禁的手術治療
1.尿失禁的分類
尿失禁分為壓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真性尿失禁。
可以通過手術治療的是壓力性尿失禁,典型的壓力性尿失禁癥狀,即大笑、咳嗽、打噴嚏或行走等各種程度腹壓增加時尿液溢出,停止加壓動作時尿流隨即終止。
根據臨床癥狀,可將壓力性尿失禁分為三度:
輕度:一般活動及夜間無尿失禁,腹壓增加時偶發尿失禁,不需要佩戴尿墊。
中度:腹壓增加及起立活動時,有頻繁的尿失禁,需要佩戴尿墊生活。
重度:起立活動或臥位體位變化時即有尿失禁,嚴重地影響患者的生活及社交活動。
2.手術治療的適用范圍
(1)非手術治療效果不佳或不能堅持,不能耐受,預期效果不佳的患者。
(2)中、重度壓力性尿失禁,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患者。
(3)生活質量要求較高的患者。
(4)伴有盆腔臟器脫垂等盆底功能病變需行盆底重建者,應同時行抗壓力性尿失禁手術。
目前經陰道尿道中段吊帶術,治愈率可達90%,具有損傷小、恢復快、療效好等優點,主要的方式有TVT、TVT-O、TOT等。合并癥主要有尿潴留、膀胱損傷、吊帶侵蝕等,但發生率很低。
3.術后注意事項
(1)術后1周內,可能出現大腿根部酸痛、皮下瘀血,有時陰道或皮膚切口處可有少量滲血,需保持傷口清潔。如出血較多,需及時隨診。
(2)術后2周需要回院復診,檢查傷口恢復情況、尿控情況、有無排尿障礙。部分患者可能還會有輕微尿失禁,可以繼續觀察,等待2~3個月時再評估最終療效。
(3)術后1個月內,勤排尿,忌憋尿,出現排尿困難,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