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前程
最近,家住信河街的阿惠過得很糾結。阿惠今年48歲,因為平時很注重保養,所以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小了十多歲。但是最近幾個月,阿惠發現一向準時的大姨媽開始不正常了,來了十天半個月了依然是滴滴答答,淋漓不盡,還伴有心煩氣躁,總覺得事事不如意,看誰都不順眼,不得已只好去醫院看看。
經過一番驗血B超,醫生告訴她,她的卵巢功能開始衰退,開始步入更年期,體內激素不夠了,解決的辦法是用激素藥調理一下,一個月后再來復診,必要的話需要長期使用激素藥調理。
聽了醫生的話,阿惠開始糾結了:在她眼里,激素無疑和毒藥差不多,她有個表妹前年得了腎病,醫生也給她開了激素藥,兩年下來,整個人都變形得厲害,還得了骨質疏松,更要命的是這激素吃上后還不能停,一停就犯病。如今自己也需要服用激素,是不是自己也會和表妹變得一個樣呢?
其實阿惠對激素的理解完全錯誤,醫生給阿惠建議的絕經激素補充治療問世已經達85年歷史。經過多年的實踐和研究,現在國際絕經協會及全球內分泌專家們已經達成共識,在絕經10年以內或60歲之前,規范合理地使用性激素補充治療,不僅可以緩解更年期癥狀,還可以明顯降低老年性疾病的發生及發展,如心血管疾病、骨質疏松、老年性癡呆等,大大提升老年期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那么,阿惠的擔心有沒有必要呢?不妨讓我們來重新正確認識下激素。
首先,此激素非彼激素。目前人體內被發現的激素有200多種,都是維持人體正常機能必不可少的。生活中普遍被大家所知曉的也就是阿麗說的那種激素,指的就是腎上腺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強的松等,在臨床上運用廣泛且療效顯著,同時長期使用也會帶來一些副作用,比如發胖、機體抵抗力下降、骨質疏松、股骨頭壞死等,導致大家談激素色變!這里要告訴大家的是,緩解絕經相關不適使用的是性激素,即此激素非彼激素也!
那性激素又是什么呢?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是女性的三大激素。雌激素,是絕經期婦女補充激素的主要激素,作用于全身400多個部位,不僅僅維持著女性的性別特征,維持女性的外觀和女性魅力,還可以保護心血管、減少骨丟失、改善機體代謝、預防老年癡呆等。孕激素,主要是對抗雌激素對子宮內膜的增殖作用,用于保護子宮內膜,預防內膜惡變。
而我們的機體一旦缺乏雌激素,會有哪些癥狀?絕經的本質是卵巢功能的衰退,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大幅度波動或急劇下降會引發一系列生理機能的改變,據研究報道約有50%~70%的婦女有絕經相關癥狀,如月經異常、血管舒縮功能障礙、神經精神癥狀、當雌激素長期缺乏還將引發泌尿生殖道萎縮、骨質疏松、心血管硬化,老年性癡呆等老年性疾病。
絕經激素治療(MHT)有哪些好處?
①有效改善更年期癥狀,乏力、潮熱、失眠、骨頭酸痛等。
②有效改善泌尿生殖道萎縮相關癥狀,尿失禁、性生活困難、反復陰道炎等。
③有效防治骨質疏松。
④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和全因死亡率。
⑤有效降低老年癡呆風險,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糖尿病風險。
絕經激素治療會發胖嗎?我們可以觀察到,年輕有月經的婦女脂肪主要堆積在臀部和大腿,形成S型體態,往往曲線優美。而絕經后的婦女往往呈現蘋果型的體態。有數據表明,絕經后女性的體重平均會比絕經前重3~5斤。其實這是由于絕經后雌激素的缺乏,脂肪發生了二次分布,脂肪堆積于腰間導致婦女形體發生改變。眾多研究發現這種腹型肥胖與心血管疾病及代謝性疾病息息相關。所以我們會發現,雌激素缺乏反而會引起女性發福,故雌激素治療會導致發胖是不成立的。
絕經激素治療副作用很大嗎?絕經激素治療最大的問題是血栓和乳腺癌風險。已有研究表明亞洲人絕經激素治療發生血栓的風險遠低于歐美國家血栓風險,可能與人種、遺傳相關。2016年IMS(國際絕經協會)指出口服激素治療(MHT)會增加靜脈血栓栓塞事件風險,但其在60歲以下女性中絕對風險極低,在臨床上對于有血栓風險的女性可以通過使用經皮制劑避免。另外,研究發現激素治療中雌激素不增加乳腺癌風險,如果使用合成孕激素可能會增加乳腺癌的風險,所以我們可以選擇天然的孕激素使乳腺癌的風險更低。此外,由于激素補充治療需要定期檢查乳腺及子宮,反而會更容易發現早期的乳腺癌,讓其得到早治療,從而臨床上發現一個現象,激素補充治療者因乳腺癌的死亡率反而低于普通人群,這就得益于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