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聲貍
當美國高等教育學費上漲,遇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上漲,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美國高等教育學費昂貴這一現象,向來存在已久。
根據《泰晤士報》的2017年全球留學費用排行榜,美國以年均35705美元的留學開支位列第二。回顧過去10年的數據,美國學費一直處于上漲中,速度保持在通貨膨脹率的一半左右,現在美國大學一年的費用已經在5萬美元上下。根據U.S.News的數據美國大學前50名的私立大學2017—2018學費平均上漲3.6%,有些學校漲幅甚至超過了4%。
然而這樣的趨勢,在人民幣升值的大趨勢下,或許將要出現轉機。
人民幣升值,將會帶來哪些影響?
由于市場對于貿易摩擦的擔憂情緒令美元指數繼續承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繼續上漲。
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4月2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2764,較前一交易日漲117個基點。近一年來,人民幣匯率顯著走強。市場人士預計,若美聯儲后續加息步伐無法超越市場預期,美元走勢將重返下行通道。
近一年來,人民幣匯率顯著走強。2018年3月28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2785,創下2015年8月11日匯改以來新高。
人民幣升值通俗來講就是人民幣購買力增強,對老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影響呢?
換美元等外幣更劃算
簡單算一筆賬,2017年3月底,兌換1萬美元需要6.88萬元人民幣(匯率6.88)。而如果在2018年3月底,兌換1萬美元只需要6.28萬元人民幣,能少花6000元。這意味著匯率的變化會在留學、旅游、購物等各方面影響老百姓的生活。
海淘族感覺錢包“鼓”了
等價人民幣在購買境外以美元計價的商品時可以買得更多。或者說,購買進口化妝品、手表、提包、奶粉等商品時,數量不變,實際花的錢少了。
一位從事日本化妝品代購業務的女士告訴記者,日本某高端化妝品牌的一款護膚品,換算成人民幣,一年前約為2000元,現在只要1900元左右。由于價格便宜了,買的人也多了。
去海外旅游性價比有所提升
攜程根據截至2018年1月31日的一年內人民幣匯率對各國貨幣匯率漲跌幅度計算顯示,人民幣對菲律賓比索、斯里蘭卡盧比、港元以12.5%、11.4%、9.6%的升值幅度,排名前三,人民幣對美元以升值約9%位居第五。
菲律賓、斯里蘭卡、越南、美國、日本、加拿大、俄羅斯,以及中國香港、澳門、臺灣地區成為出境游的“匯率旅游十大目的地”。
留學美國成本降低
一是留學生的留學保證金數額下降,降低了門檻;二是在國外的學費、生活費也便宜了。
從事進口生意的人海外購買原材料更便宜
對于從事進口生意的人來說,在海外購買原材料將更便宜了。但是因我國出口到國外的商品價格相對上漲,競爭力或會有所下降,做出口生意的人可能要面臨利潤變小的壓力。
人民幣持續升值,這些背后的原因你get了嗎?
除美元走弱、非美貨幣走強等外因外,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分析了幾點內因。
一是中國經濟從2016年第四季度復蘇以來,經濟基本面展現出強勁的韌性,高新、前沿技術進步也非常快。
二是中國老百姓收入增加,購買力增強,也讓人民幣有了升值動力。
三是,貨幣不僅有支付手段,還有儲藏手段,如果人民幣內含的財富多,那么人們愿意把它作為儲藏手段來使用,人民幣自然面臨升值壓力。
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向如何?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表示,預計人民幣的匯率會保持相對穩定,可能會有短期波動,但幅度不會太大。
他說,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美國經濟也在明顯復蘇,在這種情況下,匯率會保持在一個相對均衡的水平。
在市場看來,中美貿易談判也是影響人民幣上漲的原因之一。4月1日凌晨,中國宣布對自美進口的128項產品加征15%或25%關稅。這是針對美國此前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的回擊正式落地,此次回擊只是中國對美國232措施的反擊,中美貿易摩擦或許將成為常態。
長期來看,人民幣匯率是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的有機博弈的結果,相較之前一邊倒的情況,在沒有明顯外部事件沖擊下長期來看,會趨向穩定。
對于此輪人民幣上漲,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近期也表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上漲,匯率表現已經展現出了雙向波動的特點,匯率的彈性有很大的提升。
(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與本刊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