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全球已邁進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作為培養社會主義人才的高等學校,必須緊跟時代步伐,深刻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的大趨勢,利用大數據技術優勢實施精準管理,牢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動權。
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入,國家大力推進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使我國在某些技術領域走在世界最前沿,極大的推動了網絡信息技術實現了質的飛躍。因此,近年來,大數據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突飛猛進,在改變這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在推動各行各業發生革命性的變革。高等學校作為國家培養社會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國家最重要的“行業”,當代大學生是伴隨著我國互聯網從快速發展到興盛起來的“原住民”一代,他們思想積極活躍,生活、學習、工作都十分依賴于網絡。因此,探索使用大數據,實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精準化管理,既是大勢所趨,也是現實需要。
1 用大數據解決輔導員工作短板,實現精準管理
傳統的管理模式當中,輔導員采取的一般是道德說教方式,很少將量化工具運用到學生管理中,對數據的挖掘程度不夠。輔導員是學生管理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線的工作人員,傳統辦法通過召開主題班會、班委會、寢室走訪等形式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通過與學生交流,再加上對平常表現的觀察分析,綜合其他因素實現掌握學生思想動態的目的。這些方法或缺乏針對性,或流于形式,輔導員獲得的信息粗放導致工作效率不高。這種工作管理模式顯然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無法滿足教育發展的需求,其中以信息資源獲取途徑、數量較少,并且難以全面掌握學生的思想意識為主要的缺陷。
傳統方法在網絡信息化時代越來越難以奏效的原因在于:獲取的信息基本是“看得見”的,然而信息化時代,學生產生的大量信息,往往是“看不見”的,他們更喜歡在各種自媒體,甚至是網絡游戲平臺去發布他們的“信息”,這些信息才是真正反映學生思想狀況的最有價值的。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使用大數據手段及時收集掌握這些信息,工作將更加具有針對性和時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將因為掌握主動權而更加精準。
2 用大數據手段化解心理危機,實現精準干預
當代大學生都是90后,甚至是00后,優越的生活條件使有的學生嬌生慣養,承受壓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比較差,面對大學集體生活很容易產生一些心理問題,甚至發展成為心理疾病。傳統模式下學校建立三級心理防護網是有缺陷的: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獲取的數據所反映的學生心理健康的真實有效性非常有限;心理委員盡管接受了一定的專業培訓,但專業性和實踐經驗不足以有效開展心理疏導;心理健康中心確實能解決一部分學生的心理問題,但工作比較被動滯后,“數據”是薄弱環節。
應用大數據全面分析大學生的思想情況,生活方式、社交范圍、消費情況等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因素都能反映出大學生一定時期內的思想波動情況和價值觀念。在心理健康工作中,在三級心理健康防護網的基礎上使用大數據技術,輔導員、心理健康中心可以通過對學生考勤、消費、自媒體關鍵字篩查等等日常行為產生的相關數據進行有效分析,提前掌握學生思想動態,主動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時有效的實施精準干預。
3 用大數據手段,實現精準評優、精準扶貧
學校每年都有獎學金、優秀學生等評優評獎和貧困生資助工作。傳統方法要用人工的方式對學生學習成績、考勤等大量數據進行搜集整理,分析比對來篩選后進行評比。這些工作不僅過程漫長,程序復雜,數據量大容易出錯,像考勤這些有可能受人為因素影響的數據往往還很受爭議,導致輔導員工作極難開展。再如評比助學金,貧困生的數據主要來自《家庭經濟情況調查表》,但該表數據因真實性存疑而并不權威,以此為依據評選的貧困生可能是假貧困,令學校資助工作部門的公信力遭受嚴重質疑,輔導員工作極其不利,更對學校風氣造成惡劣影響。
因此,在評優評獎和貧困生資助管理中,使用大數據手段,都能有效解決這些難題。學生的考勤、成績、消費數據公開透明,用數據綜合評選的結果保證了公平的基本原則,同時也具有權威性和說服力。使用大數據技術既大大縮短工作流程,減少工作任務,降低錯誤率,又能提高學校資源配置效率,提升工作效率,實施精準評選精準扶貧,推動學校良好學風的形成,推動學生管理工作健康發展。
受到教育制度改革的影響,深入探究大數據技術在學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有利于實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有利于增強學校學生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能力、有利于推進學校信息化創新管理改革的進程,對學生實施精準管理、精準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綜合水平十分關鍵。
(作者單位:貴州商學院)